第39章 ☆、天際歸舟

兩個月後,越國大旱。早已被石景胥揮霍一空的國庫根本拿不出錢來救濟災民,因此導致越國上下民怨沸騰,甚至竟出現了人吃人的慘象,并且盜匪猖獗。然而,當越國已處在水深火熱之時,但石景胥卻依舊與趙夢蕊吃喝玩樂不理朝政,使得越國所有人的心都涼透了。

這一天,王賢請張靈王忠和魯盛進宮議事。王賢對他們說道:“越國現在天災橫行,民不聊生。俛國也因連續三年的戰事疲憊不堪。朕認為是攻打越俛兩國的時候了。不知,三位愛卿意下如何?”

王忠行禮說道:“陛下,臣也認為如此。現在楚國的兵力已達三十萬了,另外還有五萬長虹軍。”

魯盛也說道:“現在國庫裏有二十萬兩黃金,一百五十萬兩白銀。并且,各地儲備的糧食足夠大軍吃上半年。”

張靈說道:“這三年,佚國的百姓定過得生不如死。”

王賢點頭說道:“所以越國下手。”然後對王忠說道:“你覺得高偉祺怎麽樣?”

王忠說道:“他功夫不錯治軍嚴謹且頗有謀略為人謙和,可他不但長得像個書生,連脾氣秉性都像。他酷愛書法,喜吟詩作對,總給人一種靠不住的感覺。”

王賢則一笑說道:“義父在世時,不也和他一樣嗎?”

王忠試問道:“您想重用他?”

王賢點頭說道:“這次出征,佚國是關鍵。他是佚國人,又了解那裏的情況。”

張靈說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王賢說道:“你我心中已有打算,不如将所想寫在手上,再一看究竟?”

然後,王賢和張靈分別拿起筆在手上寫了幾個字。而王忠和魯盛則好奇地看着他們。

當二人将手攤開放在桌上時,大家都笑了。原來,他們二人手上都寫着‘分三路’。

王忠說道:“子敏啊,你和陛下真是心有靈犀啊。”張靈微微一笑。

王賢說道:“第一路,讓唐翰玉為帥,杜辰宇和齊旭東為先鋒征讨俛國。”

Advertisement

王忠說道:“唐翰玉為人穩重精明強幹,是位帥才。但讓他帶這麽多的兵·····?”

王賢則搖頭說道:“單憑一個‘忠’字,就足以讓朕信任他。再說,自從齊景中去世後,原鄭國官員便無人能代替他的位置。”

張靈和魯盛笑而不言。但王忠卻一針見血地說道:“說到底,您就是寵着皇後娘娘。”然後,用手一指張靈和魯盛,說道:“還讓他們二人做其師傅。”

王賢也笑道:“丫頭還小,總得為她鋪好前面的路啊。”

王忠又說道:“那第二條呢?”

王賢回道:“讓高偉祺為帥,馬鴻志為軍師,董建涵和馬鴻貞為先鋒征讨佚國。這最後一路,李令屏和謝庭為先鋒,朕親自挂帥·····”

他還沒說完,張靈立即說道:“陛下,這次不同上次,您······”

王忠緊接着說道:“是啊,再說越國地大物博人才濟濟,萬一出來一個像衛祺紹那樣的人物該怎麽辦?”

王賢一笑說道:“你們這是怎麽了,朕又不是第一次上戰場。正因越國最難攻打,所以朕才要親自去。再說,根據越國的細作禀報,越國現在根本沒有良臣猛将。萬一真的冒出一個将才,朕可以先避而不戰。因為,第一,二路大軍會很快消滅俛國和佚國。等他們與朕彙合之後,再戰不遲。”

王忠恍然大悟道:“難怪您将精兵良将都放到佚國和俛國去了。原來是先用精銳快速剿滅弱敵之後,在集中力量攻打越國。”

張靈說道:“消唇去齒,一箭雙雕。這樣一來,越國便孤立無援了。”

魯盛心中暗自說道:“好計策.但張靈想出來不足為奇,但王賢居然也想出來了。可見,王賢的謀略不亞于張靈。”

這時,王賢對王忠說道:“王将軍,朕走之後,你來監國。”

王忠吃驚地說道:“臣?”

王賢點頭說道:“此次出征所遇之事均未可知,因此子敏同朕一起去。”

張靈行禮稱是。王賢說道:“三日後出發。”

張靈問道:“是否帶着娘娘?”

王賢說道:“以她的脾氣,若不帶她去,不知會哭成什麽樣?再說,她身體不好,只有留在朕的身邊,朕才放心。”

晚上,王賢告知馨兒要帶她去越國打仗時,她高興地撲進王賢的懷裏,笑着說道:“太好了,不像上次那樣将我留在宮中。”

王賢笑道:“臭丫頭,這可是打仗,不是游山玩水。上次咱們的勝算太小,才沒帶你去的。”

馨兒擡頭問道:“姐同我們一起去嗎?”

王賢搖頭說道:“她要留在這裏,照料後宮。”而後,他又說道:“夕雪,你陪娘娘一起去。”

夕雪行禮稱是。

三天後,昌陵城門大開,三路大軍分別從三個方向行進。

從未出過宮的馨兒,在馬車之中一直看着車窗外,不時地問與她同行的王賢和夕雪。二人含笑并一一解答。

對于馨兒來說,只是次游山玩水。而對楚軍來說,則是次發財的好機會。衆人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而坐在馬上的高偉祺明白,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如能在其他兩路大軍得勝之前取勝,不但自己會有一個好前程,而且對整個戰局來說,更起到了關鍵作用。因為佚國位于越國和俛國之間,如能先行拿下佚國,那麽就切斷了俛國和越國,就能使其首尾不能相連。

當他就将這個想法告知馬鴻志和馬鴻貞的時候,馬鴻志笑着說道:“此法甚妙。”

高偉祺還是有些疑惑地問道:“真的?”

馬鴻志點頭說道:“元帥,這個想法真的很好。”

高偉祺說道:“別怪我舉棋不定,只是這次出征事關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

馬鴻志則說道:“所以陛下才讓您為帥啊!”

高偉祺略有羞澀地說道:“馬兄,莫要取笑我。”

馬鴻貞笑道:“元帥,您真的很像武先生。雖不像帶兵打仗之人,但一出手便一鳴驚人。”

高偉祺一笑,然後下令加速行軍。

兩天後,高偉祺率大軍到達佚國邊境。馬鴻貞問道:“元帥,我們是從俛國這邊打還是從越國這邊打?”

高偉祺說道:“從越國的辰關打,因為辰關依仗有高山圍繞且建有高牆,守衛一定是最松懈的。”

當晚,借着夜色的掩護。大軍悄無聲息地爬過高山,來到距辰關半裏之處。高偉祺讓三千精兵爬上圍牆,為大軍開路。而把守辰關的守将□□碩是皇後的侄女婿,因為越國認為楚國不敢冒然進攻,因此将把守本就有天險的辰關認為是一件美差。

此時,正在床上作着黃粱美夢的□□碩忽聽屬下急促地敲門說道:“将軍,快醒醒,出大事了!”

□□碩立即起身開門說道:“出什麽事了?”

那人焦急地說道:“楚軍攻城了!”

□□碩疑惑地問道:“這怎麽可能呢?”

那人急得直跺腳,說道:“千真萬确,剛才有幾千名楚軍爬上城牆,将我城上的将士都殺了!将軍,快走吧!”

□□碩急忙回屋,穿上外衣帶上寶劍出了門。

本以為可以趁亂逃出的□□碩,卻不想被恨越國已入骨髓的佚國百姓們所包圍。如今有了主心骨的佚國百姓手拿棍棒湧向将軍府。不可一世的□□碩看着如潮水般的百姓,吓得不由倒退幾步。其中一個佚國百姓大喊道:“打死這狗官,為我們死去的親人報仇!”話音剛落,百姓們蜂擁而上,很快将□□碩淹沒在人群中。

當高偉祺帶兵來到将軍府時,□□碩早已被亂棍打死,倒在血泊之中。百姓們一見是高偉祺,馬鴻貞,馬鴻志和董建涵皆是佚國人時,他們便猶如見到親人一般,跪在地上喜極而泣道:“終于等到這一天了!我們盼得好苦啊!”

高偉祺等人見百姓們皆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心中十分酸楚。他們立即下馬将衆人扶起,說道:“這次不但讓辰關的諸位脫離苦海,更要将整個佚國的百姓都解救出來。”

百姓聽後,歡呼雀躍。

高偉祺轉過身對馬鴻貞和馬鴻志說道:“現在分兵兩路,你們帶人從泉州攻打,我和董将軍從蘇郡攻打,我們在會寧彙合,”

馬鴻志和馬鴻貞行禮稱是帶着一半的将士離開,從辰關的東城門出發。而高偉祺和董建華則帶兵從西城門離開。辰關的百姓們看着漸行漸遠的大軍,說道:“一定平安而歸啊。”

兩天之後,高偉祺就與馬鴻志他們在會寧城外彙合。之所以這麽快,原因和辰關是一樣的。守将平庸無能,百姓裏應外合。

會寧的守将見楚軍已在城外,吓得緊閉城門拒不出戰。因為,他早就聽說了,戰場上的楚軍就像瘋子一樣,手拿大刀見人就砍。

馬鴻貞說道:“元帥,不如我明天再叫陣吧?”

高偉祺一笑說道:“別急,自會有人為我們開城門。“

一個時辰之後,南城門開了。楚軍便沖了進去。

原來,會寧城內的百姓見楚軍已在城外,但守将卻拒不出戰。于是,他們來到守衛較弱的南城門。盡管他們不會功夫,更不懂帶兵打仗。但一顆想要脫離苦海要過好日子的心,使得他們毫無畏懼地與越軍打在一起并為楚軍打開城門。

半個時辰後,越軍被滅。衆人欣喜萬分,感激涕零。高偉祺大聲說道:“父老鄉親們,我們還有一半的親人在俛國手中。現在,本帥會留下不部分将士守在這裏,還請諸位同我們一起保護我們的家園!”

百姓們紛紛點頭稱是。

然後,高偉祺對馬氏兄弟說道:“二位,本帥會留下三萬人馬以防越國來襲,請二位駐守這裏。”

馬氏兄弟行禮說道:“遵命。”這是從他們內心處發出的聲音。因為一路走來,他們發現高偉祺不但是位難得的帥才,而且待人謙和,因此,他們由衷地敬佩高偉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