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得失榮枯

第二天,馨兒沒有責怪張靈殺死晨煊。而是她派人探聽昊國太子的一切。

十天後,馨兒召見虛空道長。虛空進殿後,剛想行禮,而馨兒讓他無須多禮并賜座。然後說道:“道長,哀家有一事相求,還請道長成全。”

虛空行禮說道:“太後請講。”

馨兒說道:“哀家派人探聽昊國太子,可他并無不良嗜好,唯喜食豬蹄。哀家知道道長一向妙手救人,但這次還望道長指點,如何讓其死于非命。保我楚國幾年平安。”

虛空是看着馨兒長大的,明白她內心的苦楚,便點頭說道:“太後尋覓一位名廚,讓他在做豬蹄時,豬毛莫要去淨。貧道再寫個方子,讓其上瘾。一月之內,必亡。”

馨兒起身走到虛空面前。行禮說道:“多謝道長。”

虛空還禮說道:“太後,您的心疾已無藥可治。切莫操勞,趁着這幾年的太平光陰,需養好身子才是。”

馨兒點點頭。

雲中城內開了一家專做豬蹄的飯館,其烹饪的豬蹄味道鮮美肥而不膩,凡吃過的人無不拍手叫絕。

三天後,昊國太子穿着便裝帶着幾個護衛來到這家飯館。見過太子畫像的掌櫃的便向小二使了一個眼色。心領神會的小二立即走到後廚,将特地為這位太子準備的豬蹄端了上來。

太子雖吃過衆多名廚所做的豬蹄,但卻從未吃過如此美味的。便連連稱贊道:“好吃。”并賞了很多錢。

一連二十天,太子日日都來吃豬蹄。但第二十一天的時候,太子突然身染重病。但這病實在奇怪,衆多妙手回春的太醫皆束手無策。五日後,太子暴斃。急火攻心的皇後也病倒了。

這一天,阿日斯蘭剛看完皇後,正準備上朝時。年輕貌美的周嫔帶着九皇子走了過來。二人行禮過後,周嫔說道:“陛下,近日九皇子學業精進。來,給你父皇背誦一遍。”然後,年僅十歲的九皇子便滔滔不絕地背了起來。

阿日斯蘭滿意地說道:“不錯。”

周嫔立即笑着說道:“陛下,就連趙司業都誇九皇子有治國之才呢!”

阿日斯蘭看了她一眼,沒有說話便走了。留下了不明緣由的周嫔和九皇子。

Advertisement

阿日斯蘭邊走邊想道:“必須盡早冊立儲君,以免大亂。”

當他來到金殿後,提出議儲之事。群臣立即紛紛表态。有的說立二皇子,有的說立五皇子,更有人說立皇長孫。

阿日斯蘭看着吵吵嚷嚷的大殿,生地說道:“都別吵了。丞相,你說。”

吉日格拉是斯日古楞的師弟,雖才能不及斯日古楞,但為人極其狡猾。他行禮說道:“陛下,楚國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嗎?”

阿日斯蘭思索片刻後,說道:“朕意已決,立十三皇子蒙格為太子。”

衆臣一片嘩然。

阿日斯蘭說道:“蒙格雖只有七歲,但他是朕與皇後的次子。嫡庶有別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這時,一位大臣行禮說道:“陛下,楚國王尊就因年幼,致使多人欲争奪皇位,險些內亂。請陛下三思。”

但阿日斯蘭卻說道:“話雖如此,但王尊身邊只有一位年輕的母親。而蒙格有朕,有皇後,更有你們。”

大臣們見他心意已決,便不再多言。

阿日斯蘭起身說道:“三日後,舉行大典。退朝。”說完轉身走了。

可他邊走邊想道:“現在朕突然明白了王賢為什麽明知楚國實力不如昊國,身體更是弱不禁風時,卻執意要攻打昊國。朕必須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積攢昊國的實力,滅掉楚國。”

三年後,積勞成疾的唐翰玉病逝。馨兒讓孫立群鎮守臨州,再将他的屍首運到溏家鎮葬入皇陵。而她自己親手将其牌位放進英魂堂,點燃三炷香後插入香爐并拜了三拜,說道:“唐将軍,您這一輩子都在為我遮風擋雨。也許世人會說您貪財無度,但馨兒明白,您這麽做的原因。單憑忠貞護主,您就擔得起‘英雄’二字。”然後,她看着裝着滿滿牌位的英魂堂,默默地流下眼淚。

兩天後,正坐在金殿的馨兒接到線報,得知唐翰玉病逝的阿日斯蘭親率四十五萬大軍正朝臨州趕來。馨兒站起來,鎮定地說道:“終于來了!即刻集結四十萬精兵,雍王為帥。諸位将官随哀家前往臨州為先帝報仇雪恨!”

衆人跪地高呼:“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然後,馨兒對張靈說道:“尊兒年幼,望您助他做好監國一職。”

張靈行禮稱是。

其實,馨兒是沒有辦法。只有将王尊交給張靈,她才放心。但這兩年,張靈的身體大不如前。四月前,更是連續數日卧病在床。看着他消瘦的身體,馨兒暗自說道:“師傅,等此仗結束。馨兒就準您辭官歸鄉,頤養天年。勞煩您,再幫馨兒一次吧。”

昌陵城門大開,衆位将士頂盔掼甲身披戰袍,而其戰馬更是引人注目,放眼望去,盡是汗血寶馬。

因為這三年裏,楚國興起‘養汗血寶馬獲免稅’之風。一時之間,無論在城池還是在鄉村,人人以養馬為榮。因此,三年前連皇宮裏才只有幾匹的汗血寶馬,再到如今的寶馬四十萬。這不得不歸功于馨兒和魯盛。

正當大家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時,王尊手拿酒杯走到馨兒面前,說道:“母後,兒臣祝您此去馬到成功,剿滅昊國。”

馨兒看着只有九歲的王尊,卻已有幾分為君主的模樣,便由衷地笑了,将酒一飲而盡。

張靈行禮說道:“太後此去,盡管放心。”

馨兒向張靈行禮,然後轉身騎上戰馬率兵出城。

王尊看着馨兒離去的背影,恨自己還沒長大,不能為母後分憂。一旁看出他心思的張靈,行禮說道:“陛下,該批奏折了。”

王尊心想道:“我雖不能同母後一起上戰場,但卻可以做好監國,不讓她分憂。”于是,他堅定地說道:“好。”

張靈看着他,如同看到了當年的馨兒,便笑了。

三天後,馨兒率領大軍趕到臨州時,不禁有些驚慌。因為阿日斯蘭将臨州城圍個水洩不通,并且吸取上次經驗,存儲了大量的糧草。更讓人頭疼的是,他們在外圍建起一個鐵車陣。上萬輛的鐵車圍在一起,猶如鋼筋鐵甲一般保護着昊軍。任憑你如何攻打,卻無半點收獲。馨兒只好收兵。

中軍賬內,念憶不解地說道:“為何他們只為不攻呢?”

馨兒說道:“他們的目的是想困死臨州城裏所有的人。到那時,我們自會方寸大亂,他們便有機可乘。”

董建涵焦急地說道:“可那鐵車太堅固了。”

馨兒說道:“你們都出去吧,讓哀家好好想想。”

衆人行禮告退。

獨自一人的馨兒靜靜地坐在大帳之中,眼望前方,腦中飛速地想着破敵之策。

晌午十分,念憶端着飯菜走進大帳。見馨兒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既生氣又心疼地說道:“別想了,快過來吃飯。”

馨兒搖頭說道:“不餓。”

念憶将筷子放到她的手中,說道:“哪兒有像你這樣想辦法的。等你吃完後,我陪你出去走走。”

馨兒笑着拿起筷子吃飯。

吃完後,二人來到營外。念憶怕她身在曹營心在漢,便說道:“你看這裏的風景與中原相差甚遠。這一望無際的草原好像都連到天上了。對了,我還記得司業曾教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馨兒大笑說道:“你怎麽把江南美景與這北國草原混為一談了。”

念憶看着她久違的笑容,也開心地笑了。

這時,在遠處有幾頭牛叫了幾聲。念憶指着牛說道:“這兒的牛可真厲害,相隔怎麽遠,這叫聲卻還這麽清晰。跟昊國人一樣,身材健壯。”

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馨兒突然腦中靈光一閃地說道:“對啊,人不行,就用牛。”

念憶見她說着不着邊際的話,便說道:“你說什麽呢?”

馨兒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說道:“念憶,你好聰明啊!”

念憶一聽,就更糊塗了。

可馨兒拉起他的手,邊跑邊喊道:“我想到辦法了!“

二人回營後,馨兒将衆将召集在中軍大帳。大家見馨兒自信滿滿地樣子,便知道她想出破解之法了。

馨兒開口說道;“高将軍,上官将軍。你們即刻帶人搜集抓捕這兒附近的牛和鞭炮,多多益善。董将軍,你監督兵匠務必兩日之內打造出四萬把彎刀。”

衆人雖不明白她要做什麽,但都堅信她的話一定沒錯,便都分頭去做。

兩天後,近兩萬頭牛角上綁有彎刀的牛被趕到裏昊軍軍營不到半裏的地方。念憶下令說道:“點火!”

将士們紛紛用火石點燃了綁在牛尾上的鞭炮。随着鞭炮聲的響起,這些受到驚吓的牛就瘋狂地向前跑去。

雖然鐵車陣十分堅固,但面對這近兩萬頭的瘋牛便不堪一擊。不一會兒,鐵車陣便被沖散了。

念憶手舉雙錘,高喊道:“沖啊!”這時,臨州城裏的孫立群也帶兵沖出城。剎那間,八十多萬人攪在一起,喊殺聲震耳欲聾。而遠處的馨兒坐在馬上,靜靜地看着。

念憶一邊厮殺,一邊尋找阿日斯蘭。突然,他發現了身穿金盔金甲的阿日斯蘭,便催馬沖上去。但一旁的巴特也沖了過來,二人戰到一處。雖然巴特自诩力大無窮,功夫蓋世。但當遇到天生神力的念憶時,便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二十個回合過後,巴特便招架不住了。這時,一名楚軍用大刀要砍巴特,巴特一躲,刀雖躲過。但念憶也趁機揮起右錘向他砸去。這錘正好砸中巴特的前胸,便吐血身亡。

然後,念憶又催馬追趕阿日斯蘭。這時,阿日斯蘭也顧不得什麽帝王形象,狠抽戰馬拼命地往前跑。而念憶掄起右錘就向他的戰馬砸去。阿日斯蘭的戰馬被錘砸中後,便倒在了地上。正當阿日斯蘭從地上起來時,念憶便趕到了。他看見周圍沒有昊國大将,就只好硬着頭皮與念憶打到一處。

年過五十并養尊處優的阿日斯蘭,怎會是氣血方剛滿腹仇恨念憶的對手。沒過幾個回合,念憶的雙錘就向他的前胸砸去。因為速度太快,來不及躲閃的阿日斯蘭本能地用雙锏去抵擋。但因為力道懸殊太大,阿日斯蘭當場被砸死。然後,念憶将屍體放到馬上,沖進臨州城內,将屍體用幾根麻繩吊在城外。

所有的昊軍一見阿日斯蘭被殺後,便鬥志全無四處逃散。而被鼓舞士氣的楚軍則越戰越勇,手拿大刀,邊砍邊說道:“老子得多砍些人頭換些銀兩,不然等天下太平後,上哪兒賺錢去!”

這一戰,足足打了三個時辰。所有的昊軍或是被殺,或是被俘。在場的楚軍無不振臂高呼。

念憶用戰袍擦擦臉上的血跡,來到馨兒面前行禮說道:“請太後進城!”

馨兒見他臉上有好幾處傷痕,剛想問他疼不疼,但卻理智地打消了這個念頭,催馬進城。

一路上,因遍地屍體血流成河。因此,戰馬幾乎是從屍體上踏過去的。此時她的內心猶如波濤洶湧一般,久久不能平靜。這就是戰争。

馨兒讓人将阿日斯蘭的屍體從城下放下,并搬到當初王賢死去的地方。馨兒看着還睜着眼的阿日斯蘭,用手輕輕地将他雙眼合上,并說道:“拿些幹柴來。”

不一會兒,幾名士兵手拿幹柴回來。馨兒說道:“放在他身邊。”士兵們稱是照做。馨兒對屍體說道:“畢竟你是位有所作為的君主,哀家不會讓你暴屍荒野。”說着,将手中的火把放在幹柴之上。

看着越來越大的火,馨兒流淚地向天喊道:“哥,姐,俊馳,諸位死去的将士們。馨兒為你們報仇了!”

所有人都默默無語,靜靜地看着火一點點地将阿日斯蘭吞噬。過了好久,火滅了,馨兒的眼淚也哭幹了。念憶走到她的身邊,剛想說些什麽。而馨兒卻說道:“即刻滅掉昊國!”

念憶行禮稱是。

馨兒又看着地上阿日斯蘭的骨灰,說道:“找個地方埋了吧。”

因為臨州昊軍打敗,阿日斯蘭被殺的消息不胫而走。昊國上下都在忙着收拾東西準備逃跑。因此,念憶衆人十分順利地攻下雲中城。

馨兒手拿玉玺地走上金殿,衆人高呼:“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至此,原本被七國所分的天下終于被楚國所統一。

馨兒突然覺得這手中的玉玺無比沉重,這是用無數人的生命所換來的。她暗自說道:“哥,姐,俊馳,唐将軍,英魂堂裏的諸位英雄們,你們看到了嗎?天下統一了,再不會發生戰争了。百姓們終于可以過上安穩的日子了。”

這時,董建涵押着蒙格走上金殿,行禮說道:“太後,這是昊國太子,蒙格。”

馨兒看着他比尊兒大不了多少,雖有心将他放了,但他畢竟是昊國太子。因此,她将頭輕輕一轉,說道:“殺。”

董建涵行禮稱是,剛要将他押下去時。蒙格大喊道:“你們以多欺少,以大欺小,算什麽英雄好漢!”

馨兒立即說道:“且慢。”

董建涵停下,馨兒走到蒙格的面前說道:“那依你之見,怎樣才算公平?”

蒙格怒視道:“讓本太子與你的兒子一較高下!”

一旁的念憶立即說道:“不行!”

蒙格擡起頭,蔑視地說道:“我們昊國的孩子都是雪山上飛過的雄鷹,而你們中原的孩子只是廳內的小花,經不起風雨的洗禮。”

馨兒卻說道:“哀家答應你。來人,将他待下去,不可怠慢。”

可蒙格剛一走,衆人就都勸馨兒,應即刻殺了蒙格。但馨兒則說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更何況,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尊兒年幼,未曾經歷艱苦便坐擁天下。哀家要讓他明白,這皇位的背後是什麽。”

這時,一個将士走了進來,跪下行禮并将一封書信雙手交給馨兒。馨兒打開一看,臉色大變。這信是張靈所寫,大意是我已病重,恐命不久矣,望速歸。馨兒急忙下令道:“速回昌陵。”

一路上,馨兒幾乎沒怎麽休息。她心中暗自說道:“師傅,您一定要等着我啊。”

昌陵城內,王尊從問凝手中接過藥碗,拿起銀勺親自為張靈吃藥。吃完後,細心的王尊還有手帕為其擦擦嘴。

張靈一笑,虛弱地說道:“陛下,您不必日日如此照顧老臣。”

王尊立即搖頭說道:“您是母後的師傅,就是朕的長輩。等您病好了。朕還想向您請教治國之道呢。”

張靈苦澀地笑道:“好。”然後便又吐了一口鮮血,氣息微弱地說道:“馨兒。”

大軍一入昌陵。馨兒便馬不停蹄地直奔張府。當她看到床上骨瘦淋漓面如死灰的張靈,大喊道:“師傅!”并沖到床前。

張靈輕輕一揮手,明白他的意思的馨兒就讓屋內所有的人都退下。張靈奄奄一息地說道:“找機會殺了雍王。”

馨兒睜大眼睛疑惑地說道:“為何?”

張靈卻說道:“一是他功高震主,二是他是皇子。若要穩住,穩住陛下的皇位,他,他必須得死。”張靈拼盡全力地抓住她的手,說道:“統一天下不易,切莫再起內亂。你,你答應為師。”

馨兒含淚地點點頭。

張靈釋然地說道:“這樣就可保楚國,楚國百年平安,也對得起先,先帝了。”說完便含笑地閉上雙眼。

馨兒伏在張靈身上,痛苦大喊道:“師傅!”

第二天,昌陵城內一片寂靜,唯能聽到人們向天撒的紙錢。馨兒和王尊身穿孝衣地坐在車內,一隊人馬從城東出發,去往溏家鎮。

一路上,馨兒幾乎沒有吃東西。她傷心難過不僅僅是因張靈的去世,而是她最愛的人們,最尊敬的人們都離她而去。她甚至有種沖動要拆了英魂堂,她實在不忍再将任何一個人的牌位在放進去。

懂事的王尊不時地給馨兒倒茶或是哄她開心,讓她吃些東西。他已經失去了那麽多的親人,不能再失去母後了。

當衆人來到溏家鎮,走到皇陵。馨兒看着越來越多的墳墓,心中五味雜陳。她親手将張靈的牌位放好,跪地說道:“師傅,勿念家中之事,馨兒會料理妥當的。安心去吧。”說完便磕了三個頭。

念憶怕她在這裏觸景生情,使本就身體虛弱的她再次吐血病倒,便走過來說道:“朝中事務繁忙,回去吧。”

馨兒點點頭,可沒走幾步,便暈了過去。

當她再次醒來時,已在床上。王尊高興地說道:“母後,您總算醒來,剛才吓壞尊兒了。”

念憶也說道:“休息幾日,在回去吧。”

馨兒搖頭說道:“後天啓程。”

念憶勸不住她,便吩咐下人,盡量将馨兒的馬車弄得舒服一些。

回到昌陵并休息幾日身體略有些好轉的馨兒,便在金殿上對董建涵說道:“将蒙格帶上來。”

但蒙格進殿之後,立而不跪。

王尊便有些不悅地說道:“為何不跪?”

蒙格卻一臉傲嬌地說道:“你我都是天子,因何要向你下跪?”

王尊生氣地說道:“已被俘虜,将還如此嚣張!”

蒙格則說道:“那是因為你母後的智慧和衆位将士的勇猛,本太子才會被俘。至于你嘛,你敢與本太子一較高下嗎?”

年少氣盛的王尊立即起身說道:“好!”

殿上群臣便散開,但武将們則站在最裏面,以保護王尊的安全。

只見這兩個孩子手拿拔劍,二話不說就打到一處。蒙格以為會穩超勝券地打敗王尊,但卻沒料想,比他小一歲的王尊雖沒他長得壯,便身手敏捷,猶如一只猿猴圍繞在他身邊。惱怒的蒙格就變本加厲地攻向王尊。

坐在鳳椅上的馨兒,地心吊膽目不轉睛地看着。她雖不忍心讓小小年紀的王尊就要獨立面對這樣的事情,但就像王賢當年說的‘寶劍必須要開刃’。

而此時的王尊心想道:“既然硬拼不能取勝,就只能智取了。再說,蒙格急于求勝,很容易上當。”想到這裏,他虛晃一招,假意要走。

蒙格心急地說道:“往哪兒跑?”說完就追。

王尊卻突然一轉身,用劍刺向他。蒙格沒想到王尊會出這招,根本沒有防備。王尊的劍正好指在蒙格的咽喉處。暴怒的蒙格大喊道:“來生我一定會殺了你!”說完身子向前一探,王尊的劍正好刺進了他的咽喉,然後倒地身亡。

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了,王尊吓得一松手,倒退幾步便坐在地上。旁邊的大臣們剛想去扶他時。馨兒卻大聲說道:“不許扶他!尊兒,你是皇帝。天下蒼生的生死存亡皆在你一念之間。自己起來!”

懂事的王尊立即走進站了起來,走到馨兒面前并用手拭去她臉上的淚水,說道:“母後,您別哭。尊兒贏了,笑一笑,好不好?”

馨一下子抱住王尊失聲痛哭,而王尊也抱着馨兒,安慰她說道:“母後放心,尊兒一定做個好皇帝,不讓母後操心。”

幾句話說得衆人心裏都不是滋味,王尊今年只有九歲,本應依偎在父母身邊撒嬌的他卻要擔負這麽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