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打點事
話說張冬拿着戶籍回到家,就看到家裏人沉默以對的樣子,很是納悶,就踏進屋裏,很自然地坐在康林歌身邊,望着張父和張母問:“爹、娘,這是怎麽了?剛才還好好的呢。”
張父和張母對看一眼,老臉一紅,齊聲說:“問老二家的吧。”
張冬皺着眉看了張山媳婦,張山媳婦也不怕,大聲說:“不就是想借大嫂的銀镯子戴戴嘛,大嫂不會這麽小氣的吧?就算借我一只,你還有玉镯子一只呢!”張山媳婦羨慕地說着,心裏更是妒忌得要命。人家大山裏來的都有成色都厲害的銀镯子、玉镯子,而她銀角都沒有!看起來更貴的玉镯子她不敢開口,趁着新媳婦面皮薄,就借銀镯子戴戴。到時候哄哄婆婆,再哄哄這個大山裏的姑娘,那一只銀镯子就屬于她的啦。可惜的是,有人不會做人!
“這兩只镯子我父母留給我的最後念想!我是要永遠帶在身邊的。”康林歌抿着嘴,瞧了一眼張冬,心中有點忐忑。方才張父張母看到她的兩只銀镯子也是吃了一驚,明知道那個女人是打着“老虎借豬,有借無還”的念頭的,還是讓她“借”一只給那個女人。他們家永遠幫助他們的人,偏心他們更喜歡的人。她害怕張冬也會這樣。
張冬拍拍康林歌緊緊交握的手,知道他的父母是站在弟弟家那邊的了,就沉着聲音跟張母說:“娘,我記得你曾經将咱家的祖傳的那只玉镯子已經給了弟妹了。”張冬知道怎麽回事,從小就知道父母偏心。往前他是無所謂,可以不計較,但是現在,不說對他夫婦多好或平等對待,但起碼是不要欺負阿林新到這裏。
張母一聽,讪讪不語,都不敢看張冬和康林歌。張父皺着眉,低聲斥道:“好了。你娘許是忘記了。怎麽對你娘說話呢!”
張山這時候忍不住了,說:“爹,這事情本來就是我媳婦不對。你罵大哥幹嘛?”說完就跟張冬道歉:“大哥、大嫂,對不起。我以後會管好我媳婦的。”他後悔剛才沒有弄明白自家媳婦和老娘的意思,就以為真的是媳婦貪美,借用一下大嫂的镯子。後來矛盾出來了,他才知道,可是已經晚了。這樣想着,就跟他媳婦道:“媳婦,你快點跟大嫂陪個不是!”
張山媳婦心裏不滿,可是還是怕她男人,就依言跟康林歌陪不是。
康林歌也接受了。可是她心裏明白,經過今天這事,家公家婆和那個女人怕是厭惡她了。可是她也沒辦法。沒理由任由別人欺負的。
而張冬只能心中怨自己不争氣,父母更偏心弟弟了。想到他曾經無意間聽到弟媳跟村裏的兩個長舌婦說的話,更是堅定自己的決定。不過,這個決定要在成親後再說。當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那就是處理那頭豬。不過,想到自己的積蓄不小,這頭豬就用來做人情,不賣也可以了。于是就起身跟張父說了他的想法。張父知道張冬心裏不舒服,且又已經下了決定,就沒反對,其餘的人縱然覺得可惜,可是也不敢反對了。
很快,張冬就将豬肉弄好,分了好幾份分量大的,給村裏輩分最高的叔太爺送去,還跟他老人家說了他準備娶媳婦了。将大致的事情跟老人家說了,算是讓老人家心裏有個數,又送上肉,到時候也有人思量着給他說話。再接着就是給裏正他們送去了。剩餘的就都便宜地賣給村裏的人,好賣個小小的人情。至于明天去縣衙托人辦事,那得另外置辦些東西拿去送禮才好。
因為殺豬,天沒黑,張家就已經吃了飯。眼看日頭快要落山了。張冬告訴張父張母一聲就帶着康林歌,拉着牛到叔太爺家去。送肉的時候就跟叔太爺說過,請求叔太爺和叔太婆讓康林歌住在他們家,直至出嫁。叔太爺和叔太婆夫婦向來喜歡張冬,愛屋及烏的,還沒見過康林歌就喜歡她了,滿心歡喜的打掃一間房子就等着康林歌過來了。
康林歌聽了沒所謂的,只是好奇兩位老人沒有兒孫嗎?
“叔太爺叔太婆的兒孫們都在縣上。老人家不喜歡人多,就将他們都趕去縣上了。說是讓他們磨練磨練好成才。所以,他們很孤單卻也喜歡這樣的生活。你去了,叔太婆只會是高興。”張冬說到叔太爺和叔太婆也是笑容滿面的。他也被兩位老人家罵過,說他不務正業。既然有機會出人頭地了,還回來。如今他是萬分慶幸自己回來,不然哪裏能遇到她呢?
“這樣啊。我都沒有禮物給老人家呢。”
“那你趁着還沒嫁給我就準備禮物吧。什麽時候做好了,就給他們。”
Advertisement
“哼!什麽‘嫁給’你?你不是說以後還要看我決定的嗎?”
“嗯?啊,這個……這個先不說。在那之前,你在人家眼裏,你就是嫁給我了!”
康林歌撇嘴,沒應聲。
張冬忐忑地看她一眼,識趣地引開話題,說到村裏的趣事。
不一會,他們就到了叔太爺家。叔太婆動作麻利的走出來,康林歌剛喊了一聲:“叔太婆、叔太爺。”叔太婆就拉着康林歌就是仔仔細細地瞧着,然後大笑着對張冬說:“你個冬子,老天好心,讓你得了!”老人家哈哈大笑兩聲對康林歌說:“你叫阿林,冬子都告訴我們了。他對你可真上心。你就在這裏安心待嫁吧!”
叔太爺背着手站在堂屋門口,笑着說:“你這個老太婆,讓他們進來吧。”
“對。我們進屋去。”叔太婆也是拉着康林歌快步走去。七十來歲的老人了,可是精神、身體都好得很。
幾人坐在堂屋裏說了一會話,叔太婆就拉着康林歌到她的房子去了。叔太婆拿出一套嶄新的衣裳給康林歌,說:“這是我大孫女的新衣服,放在家裏就備用的,現在就給你急用吧。不用還了。”
“不,叔太婆,這可不行。怎麽能貪圖您老人家的東西呢!我往後買一套衣裳給您吧。”
“真不用!哎呀。我們出去找他們爺孫倆吧!”不由分說就拉着康林歌出去了,不聽康林歌的話。
康林歌無奈,心中感激老人家,想着以後買一套送給老人家就好,也算不貪圖別人的東西。
張冬磨蹭了很久,天都黑透了才叮囑一番康林歌後,點着火燭回家。明日他還要到縣衙去将水牛記入縣衙耕牛冊裏,這才算妥當。康林歌也想去,可是張冬不許,因為帶着康林歌去會不大方便,更何況他也會給她買衣裳鞋襪之類的,她就在家呆着。康林歌也知道他是去辦事的,就答應在家了。
第二天,張冬就去買了禮物到縣衙找他的兩個好兄弟了。都是以前當兵丁的時候認識的。他不想當衙門差役,就回家耕田了。
他剛好到了縣衙的前街,就遇見了他的兩個好兄弟-----趙楊、陳福來。
趙楊最先看到張冬的,只見他“哎呀!”一聲就撲到張冬身上大喊大叫的:“哈哈,大哥,你來了!好久不見啊!”
張冬扯着嘴角,嫌棄地推開趙楊,還沒來得及說話,陳福來就到了跟前,平靜地問好:“大哥好。今天大哥怎麽來了?”
這話跟趙楊的話相比,給人的感覺可是剛好相反,似乎不怎麽歡迎他來似的。可是張冬了解兩人,就這德行。于是就平靜地說:“有好事跟你們說。不過要聽好事,得先給我将一頭成年母水牛記入冊子裏。”
“啊?大哥你買牛了?要去媳婦了嗎?”趙楊咋呼,随口就胡說。被旁邊的陳福來白了一眼。
“不是我買的牛,是我未過門妻子的牛。”
“啊!”兩人都大吃一驚,旁邊走過的人都看着他們仨。
張冬見此,就拉着他們到縣衙大門旁邊的牆根下蹲下,低聲地跟他們說了前因後果。當然,依舊是他接受山林老人的臨終托付,娶人家的孫女。
趙楊兩人聽了,都感嘆大哥的運氣太好了。對他們的嫂子更是好奇得不得了。至于将牛記入冊中,也是小事一樁,就答應了。心裏想着什麽時候去瞧瞧大嫂是怎樣的小美人,竟能迷住了他們一向心氣高的大哥!
兩人一人繼續去巡街去了,另外一個就帶着康林歌的戶籍去給張冬辦事了。而張冬就坐在牆根下思考着成親要置辦的東西。
很快,陳福來巡街回來了,跟另一個人換了班,就坐到張冬身邊,慢吞吞地說:“趙楊這麽拖拉,還沒辦好!”
張冬好笑地看了一眼陳福來,慢悠悠地說:“慢吞吞的人做事難道比風風火火的人要快嗎?”這句話可是誰都損了,張冬沒理會別扭的陳福來,又道:“等一下你們就都有空了吧?我們去哪裏吃頓飯吧!”
“大哥這次這麽舍得?”
“大哥我心裏美啊!”
陳福來沒答話,心裏卻罵道:“不就是撿了個媳婦嘛!有什麽好得意的!娶妻早不一定生子早。”他已經決定明天回去就早媒婆幫他牽線。他要争取成親生子!力拼比他們早生兒子!不管他心裏是怎麽的下決心,此時他卻是安靜地等着趙楊出來,更是等着今天快點過去,明日休沐日快些來!
就在兩人都差不多睡着的時候,趙楊喜氣洋洋地奔走出來,大聲嚷嚷道:“大哥、福來,我們去下館子吧!”
兩人都齊聲道:“好!”
張冬接過趙楊遞過來的冊子,擡眼問:“這是?”
“大哥,你先收好。我們去酒樓邊吃邊說。”
“好。”張冬随手一翻,看到上面寫着康林歌的名字,與“一頭成年母水牛”,知道事情辦妥了,就放心了。于是三人就去一小酒樓吃酒去了。張冬還有事情請他們幫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