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誰的因
張冬從叔太爺家中出來,就直接回家了。也跟父母說了他的打算。畢竟這是家裏的大事,跟老人家說說,也是對他們的尊重。可是兩老可不是這麽想的,但總歸是大兒子已經決定了,且又中規中矩的,這樣的安排,最好不過了。未來兒媳婦的嫁妝大家可都看着呢。何況叔太爺也覺着好。他們自然更不能說不好了。于是,也只是有點悶着臉。張冬也不計較。老人又老人的打算,但是,他是要看遠點,做事也要地道些,不然以後他怎麽立足?坐着嫌棄悶得慌,他就起身,說:“我出去一趟。”見父母沒什麽,就轉身出去了。他想跟幾個兄弟聊聊天。說說他的開心與喪氣。
可他剛走出院門子呢,遇見了兩個小孩子。天都黑了,可是兩個小孩子還是點着燭火出來了【注:1】。看他們是向着村口出去的。走近了一看原來是鄰舍的孩子,還叫張冬“哥”的呢。他不放心,就喊住了兩個孩子:“小衍、小吉,你們去哪?這麽晚了。”
“哦,大冬哥,我爹還沒回來,不知道他到哪裏了。我想到村裏去等他。”小衍是哥哥,跟小吉叫過人後就乖巧地回答張冬的話了。
而聽到“大冬哥”這稱呼,張冬是很無奈的,因為他總覺得這三個字跟“大冬瓜”相似,可他不會跟小孩子計較的,就跟小哥倆說:“別去了,黑燈瞎火的,晚上要是有什麽厲害的東西你們這麽小怎麽辦?回家去!我去村口等等你爹。”
倆小孩看着月色朦胧的夜晚,還有那些蟲子的叫聲,也是害怕得緊,猶豫了一下子,也就乖乖回家去了。張冬看小哥倆進了他們的家之後,才轉身走向村口。他也是納悶,小哥倆的爹怎麽會這麽晚還沒回來?他可是知道,除了當爹的關心小哥倆,其他人誰管小哥倆?亂七八糟的想了許多,還沒到村口,就看到前面路上有人挑着一對籮筐大踏步走來。張冬不想吓人,就喊道:“喂,是魯明叔嗎?”
那人聽了,也不停腳步,應聲道:“是。冬子嗎?”
“是呀。你怎麽這麽晚才回來?”
“就是有點事,就耽誤這麽一會了。”說這話時,張魯明已經走到幾步遠的地方。
張冬聽了也沒說什麽,只是說:“剛才我在家門口看到小衍和小吉點着燭火想來找你了。”
“啊?這孩子。哎!”張魯明也是嘆氣而已。家裏的孩子懂事,他是又高興又心酸,而後就是後怕了。山村的夜裏總是不安全。得虧是張冬趕他們回去了,不然,都不知道有什麽事情發生了呢。何況臨近幾個村子都有孩子不見了,找不着了。恐怕已經被拐走了呢。于是更加感激張冬。
張冬也是沒在意,況且那拐子什麽的,也不是夜晚來的吧。他只是擔心有野獸而已。看着張魯明那麽辛苦挑着東西,就問:“魯明叔,我來幫你挑吧?”
“不用,也不是很重,就要到家了。能行的。”
不一會,就到家了。臨分別時,張魯明笑着對張冬說:“冬子什麽時候擺喜酒啊?到時候記得叫上我幫忙啊!”
“行!最好了。哈哈!”說到開心事,自然就愉悅。哈哈大笑地走進家門。哪裏還記得從家裏出來時的不快?
随即他就想念着康林歌就去洗漱了。
而此時的康林歌正着急地跟着叔太婆去學習針線呢。不求能秀出一朵花來,可至少,能隐藏好線頭,使得布面平整啊。叔太婆很是好奇康林歌父母是什麽人,竟然沒讓他們的女兒學習針線的?可是,她也聽了張冬講的事情,覺得康林歌這個姑娘已經夠可憐的了,就沒有問她,免得讓她傷心。只是更加用心地教導康林歌,還順便提點她如何跟婆家人打交道,如何抓住自己夫婿的心。而後者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作為女人也應該懂得收放自己的品性,不能當軟柿子,但是也要懂得暫時的故意顯漏自己的“弱處”,為自己謀得更好的便利。總而言之,就是尊夫,自重,自強。康林歌乍一聽叔太婆的話都大吃一驚,這簡直就是有點前世精明女人的影子咧。果然,自重、自強與尊重對方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哪裏怕自己的男人變心呢?因此,康林歌更加的敬重叔太婆。
Advertisement
這一天已經晚了,老人家要早睡,康林歌沒學多少就休息了。
一天裏,走了很多的路,來了村裏又有點糟心事,身累心累,想念着自己的父母妹妹和弟弟,迷迷糊糊地進入夢想。
夢裏,隐約有人在喊她的名字。那聲音飄逸虛無。她想睜開眼,可是眼睛猶如千斤重,睜不開。只聽得那聲音說她本來她是古今兩個年代都可以生活的,端看跟哪個更有緣。至于為什麽會給她這麽一個兩難的選擇,那個聲音卻沒有告訴她,在六月六的這一天,如果她家原來賣掉的牛會再出現在她身邊,那麽她就要去古代生活。一來,那牛就算了父母給她的除了兩只镯子之外唯一的嫁妝;二來,也好圓她總是夢見那頭牛的心願。女主聽了許久,聽出那聲音對她的愛護與無奈,就吞吞吐吐地問:“不知是哪位神仙,我是康林芝,我……我父母辛苦養育我多年,我就這麽的不見了,他們該多傷心啊。我能不能做點什麽讓他們過得更好些?”“可以,你說。”康林芝咬唇沉思了一會,猶豫地問:“我能不能祈求我的父母,妹妹與弟弟能夠福壽雙全?”她不奢求他們能夠都福祿壽俱全,她只希冀她的家人幸福康泰。那個聲音輕輕嘆息一聲:“好吧。就滿足你這個願望吧。就算是你為父母弟妹做的最後一份心,從此以後就不再相欠。”康林芝隐約聽出其中有含義,就聽到那溫和卻平淡的聲音再次響起:“這是你自己求來的,那麽就要你承擔因果。慢慢地體會這一世的五味吧。”他心裏默默加上一句:“你就多看看幾世的人生百态吧。”康林芝還模糊的很,想問一下什麽“因果”與“五味”呢,可是喊幾聲都不見回音,就知道那位神仙已經走了。
這時候在夢裏的她都感到一陣輕松。就像是以前見着自己的老師走開了那種心情。想起剛才所聽,更是欣喜。因為她知道自己為父母争取到了福緣。對于普通老百姓,福與壽長久就是他們最大的願望與追求,雖然不知道要她承擔什麽後果,但是想到那大神通對她的照拂,她就猜想不會壞到哪裏去。她可以對家人放心,也敢勇敢尋找、守候這裏的幸福。
這時候,康林歌才猛地睜開眼睛,夢太真實,醒來後卻忐忑不安。連她自己的思考都那麽的清晰。可是随即又想着自己以前做的夢,不管好壞,大多成真,就放心一些。不管如何,她總得走一步算一步,努力過好,那才是真的。要是,以後自己的夫婿敢做什麽對不起她的事情,就好好地修理他。想到這裏,心中的那個人竟是張冬。康林歌一怔,随即就笑了,算了,她也不是傻子,怎麽不知道張冬的意圖。姑且就跟他好生過日子吧。
可是情緒太過激動,她是怎麽都睡不着了。就摸着兩只镯子,想念着家人。想到以後永生不再見,淚水就慢慢地沾濕了枕巾。算起來只剩下那頭牛是最親近她的了。呵呵,想到前世裏的寵物也算家裏的一員,那麽從此以後,牛就是她的寵物吧。
因着康林歌的這個想法,奠定了往後日子裏有那頭快成精的牛的歡樂日子。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有點事,只能這麽多。抱歉了。
再有:
首先,感謝大家捧場,多謝啦!
再來,大家周末愉快。我明天還去接人啊。
【注:1】燭火:這裏的燭火不是蠟燭,而是鄉村裏,農人在水邊砍了那些拇指大小的竹子做成的點火的東西。過程:砍竹子-->錘扁竹子-->捆成一束綁上大石頭-->沉入水裏浸泡7天左右(沒有留意,到時候問問人,再告訴吧)-->撈起曬幹(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