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推廣
周耀宗對擺在這藥鋪後院裏頭的東西很是好奇,又一點不見分生,直接問了出來。他原是來配一點藥的,誰知道前邊沒瞧見人,又注意到後院的動靜,就徑自進來看了。藥鋪掌櫃的見是熟人,又曉得周耀宗的身份,卻不知他與喜兒亦是相識,便主動将話頭兜攬了過來。
“就是生火用的東西,不是什麽稀罕的。”藥鋪掌櫃的随意解釋了一句,又問,“是要配藥還是怎麽的?咱們外頭說。”便要将周耀宗給請出去,大約是覺着這樣的東西興許不那麽快叫官府的人瞧見好些。
顯然周耀宗不準備買這個帳,身穿常服的他一笑,動作緩和将掌櫃的伸出來請他到前邊去的手擋下,便道,“那倒是不怎麽着急,只是配點簡單的藥罷了,一會再說。我瞧着這個東西好奇得很,要是好使的話,倒是也想讨要個買的路子也買來試試。”
好歹是見過周耀宗這麽多次,哪怕不見得都是什麽好事,還有不少不好的事情,劉芳也沒有到牽連無辜人的地步,加上周耀宗瞧着年紀不大又多少照顧過他們,便對周耀宗的看法還算可以。只是不清楚喜兒到底是怎麽和縣令有的牽扯,劉芳便也覺得,這些或許暫時不要和官府扯上太多關系好。劉芳一時間忽略了,就是有官府作為後盾,這些事情才可能更加的順利,否則但凡有點權勢有點錢的,都能夠上來踩一腳了。
喜兒卻不是和劉芳一樣的想法,也是因為有些事情沒有辦法和她細說。周耀宗對這個感興趣且願意嘗試,這是喜兒求都求不來的,現在東西還沒有打開路子,自然是越多人願意嘗試并且給出看法或建議最好。他們覺得好的東西,別人花錢的未必是一樣的想法啊。
“你想試試嗎?”喜兒迎着周耀宗的目光站了出來,臉上帶着笑意,“東西倒是還有,不過你往常沒有用過,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得習慣。要是真的很感興趣,可以來問我,或者是我娘。我們也可以示範給你看一看。滿意了你再買,不滿意可以不要。”
原本語氣應該更和善一些,可對着周耀宗,喜兒不自覺就用上了這樣有點熟稔的語氣了。她話才剛說完,周耀宗就立刻笑說,“你家弄出來的東西麽?那我還是挺放心的,就是真的不好用,也不怕找不到你,總能找到了你讨個說法。”
藥鋪掌櫃的聽着,才注意到喜兒家和周耀宗大約是認識的。周耀宗也注意到了,便轉頭和藥鋪掌櫃的解釋了一句,“嬸子的娘是我們村子裏的,所以恰好就認識了,沒想到在這裏遇着了,沒把掌櫃的吓一跳吧?”
“沒有,沒有,”藥鋪掌櫃的擺着手,“你們認識,那就更好辦了嘛!這可是好事!”又講,“要不你們就在這裏談一談?我先去外頭看着,也沒什麽關系,反正互相都是熟人麽。”大大方方就要借地方給周耀宗和喜兒他們談一談生意。
“不用了,掌櫃的。”喜兒依然笑,“我還想着找小哥領着去飯館,要談的話路上談也是一樣的。”不管怎麽樣飯館那邊畢竟是大頭,周耀宗……與其說不重要,喜兒更覺得他可以理解得了,不會非留着她在這裏和他說清楚才行。
果然周耀宗便說,“那就一會一邊走一邊說,那就勞煩掌櫃的幫我配點藥先了。”
……
周耀宗認識的人不少,大抵依然要說一句喜兒運氣好。那個藥鋪夥計說的有熟人在的飯館,恰好也有周耀宗的熟人,且周耀宗的那位熟人又是個說話有分量的。有了周耀宗在其中牽線搭橋,只是讓對方試試看的話,又不需要費銀子,也就比較順利的将事情說定下來了。
這麽半天下來,成果顯著,比預想的好了不能更多,劉芳自然高興。還是有周耀宗在其中幫了忙,劉芳一個高興,便想答謝周耀宗,要請他到自己家吃飯。話說出口,又想到人家吃的多半是比他們家好上許多,劉芳一下子,少有的變得窘迫了起來。
“不用了,我還趕着拿藥回家。反正我也是要買的,到時候給我算便宜一點就行了。”周耀宗拒絕了劉芳的邀請,牽上自己的馬匹,便翻身上馬,動作一如既往幹淨利落,顯出幾分翩翩少年的俊朗韻味。
喜兒仰頭逆光看着馬背上的周耀宗,挽着劉芳胳膊的她和劉芳一樣心情不錯,難得沖周耀宗露出一個大笑臉,滿口答應下來,“沒有問題,到時候給你個折上折!”很是爽快大方的樣子。
Advertisement
周耀宗略一點頭便同兩人告別,騎着馬先行離去。
·
從藥鋪掌櫃的到飯館到周耀宗,再後來又推銷給了其他的一些人家試用,不說多麽快,但至少當用過的人基本都覺得好,且願意繼續用下去的時候,蜂窩煤這樣東西确實的被許多人家接受了。
負責這次所有關于煤礦事宜的人是聶文昭,當蜂窩煤被豐南鎮上的一小部分人所接受的時候,他亦讓縣衙裏在快要用盡之前儲備的柴火前,購入了一批蜂窩煤。這事兒,既算表明他這個作為縣令的人的态度,也等于是一個風向的轉變。
與此同時,他還抓緊時間上書了一封關于煤礦的實際使用方面的奏折,其中的重點,無疑是這最好推行的蜂窩煤了。本朝并不只是發現了這一處的煤礦,只是在運用上來說,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還處在十分落後的狀态。新的可利用且能夠得到推廣的辦法,無疑是十分需要且十分有作用的。
朝廷的批文以超絕的速度發了回來且對于這樣新鮮事物持以完全贊同的态度,則不需要懷疑,是對喜兒想要靠這一樣東西獲得第一桶金來說的最為絕佳的助力。
手裏頭握着十數份訂單,每一單要的蜂窩煤數量都是在一百以上,這幾天,喜兒和劉芳,包括胡靈兒都是忙得暈頭轉向,除了吃飯,幾乎都是在做蜂窩煤。胡慶下課以後,也是跟着一起幫忙。胡全不是不知道喜兒他們在做什麽,只是并不插手,至多幫忙送一下貨,每天還是守着那幾畝的田地,也不知是抱着什麽樣的心态。
在這樣繁忙的時候,喜兒家依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身穿錦緞長裳,眉宇間是對這農家小院的嫌棄,面容盡管努力顯得溫和一些依然帶着不屑,這樣的人物光是一眼瞧過去,便是與農村格格不入。馬車停在了喜兒家不遠處的地方,只因為前邊的路有些窄小并不太好進去。
李管家從馬車上被人扶着下來,環視一眼周圍的環境後,嘴角便往下壓了壓。他往身邊的人遞過去一眼,問,“哪裏是喜兒姑娘的家?”那小厮立刻弓着腰擡眼指了個方向,引着李管家往那邊走了過去。
胡靈兒剛好口渴,從後院出來歇口氣順便喝口水,就看到一群人站在院子外邊張望,想進又不敢進的樣子。她擱下喝水的碗,便走了出去,看到李管家等人,便遠遠的喊,“你們找誰啊?有什麽事嗎?”
一名小厮見終于有人出來了,還主動問了話,便忙回道,“喜兒姑娘是住在這裏的嗎?我們想找喜兒姑娘說一說蜂窩煤的事情。”他一面說着,還在一面注意着李管家的表情,怕自己說錯話,也怕惹得他不高興。
胡靈兒一聽是找喜兒的,就馬上說,“嗯,是在這裏,你們先進來吧,我去喊我姐出來。”走過去打開了院門,也沒有多管其他的,就直接跑到後院去喊喜兒了。
喜兒正忙活着,冷不丁胡靈兒跑到她的後頭就湊到了她耳邊講,“姐有人找你,看着不是什麽好人啊,不過應該挺有錢,不知道是什麽事情。我讓他們進來了,現在在前頭等着呢。”來訂蜂窩煤的不是沒有,可多半是些跑腿的人,絕對沒有這樣穿着不俗的,因而胡靈兒才和喜兒說出這麽一番話出來。
“嗯,我出去看看。”喜兒丢下手裏頭的活,洗幹淨手了,才往前邊走去。
雖然胡靈兒是那麽樣形容的,但沒見到人之前,喜兒也不至于就下了一樣的論斷。訂蜂窩煤這樣的事情,确實是只需要跑腿的來就行了,可要是其他的事情,不就得能辦事的來才行麽?哪怕喜兒心裏有一點數,卻也沒有可能知道究竟會是什麽樣的人先來提出了這一茬。
“你們找我嗎?”
李管家好不容易才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轉而聽到有個小姑娘的聲音,便擡起頭看了過去。個頭小小、皮膚發黃,因為在幹活,身上的衣服髒兮兮的,瞧着不怎麽幹淨,乍一眼看過去就是個不起眼的黃毛丫頭罷了,實在很難讓人對她尊重起來,甚至不太想要相信這是他們要找的人。
“你就是喜兒姑娘嗎?”小厮識趣地出聲,對喜兒問道。比起李管家來,神情瞧着并沒有那麽多的不屑或者是看不起之類的情緒。
喜兒一點了頭,走過去找了個凳子坐下,就直接問,“有什麽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