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若是放在一般的人家,花六個銅板買一個鹵蛋,那絕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對于陳叔、李大伯和孫員外這種家境殷實甚至還有些小富的人來說,六個銅板買一個鹵蛋根本不算貴。

人生在意須盡歡,想吃鹵蛋吃鹵蛋。

孫員外還問了一句,“咋就只有鹵蛋,有沒有別的?要是有的話,一并拿出來,我都預定些。”

“別的肯定會有,不過不是今天。這鹵蛋還是我央求我嫂子給我弄出來的,倒是有鹵肉,不過是鹵給我三哥補身子吃的。”

“鹵蛋比鹵肉快多了,我現在就讓人去把雞蛋給煮了,然後送給我三嫂去鹵,鹵好之後直接給送到你們家門口去。大概得一個多月時辰,慢工出細活,想要吃口好的,就得耐心等等,您說對不?”

“要是想吃鹵肉,我得和我三嫂商量一下,看是不是每天都有時間鹵,也得算一下價格。一斤肉放到鍋裏鹵,最後能出七兩就不錯了,肉的分量上本身就有虧損,還得花大價錢買各種香料來熬煮鹵湯,若是香料用的分量不夠,或者是香料的品質用的差了,味道都會打折扣。”

“等我三嫂把價格給計算出來,然後我讓小二給你們帶話過去,你們要是覺得價格能接受,想吃點鹵肉,那就讓小二再把話給帶回來,我們明兒個一大早就起來鹵,估摸着中午就能鹵好,到時候讓店小二給您送過去,您中午還能吃一口熱乎的。”

蘇崇梅三下五除二就給自己攬了三筆固定的生意,等孫員外等人都走了,她又将碗裏的鹵蛋分給了福臨樓中的食客,然後便張羅着去數雞蛋了。

她并沒有把所有鹵好的雞蛋都給拿過來,葉桂枝那邊還放着約莫有四五十個,蘇崇水讓福臨樓的小厮幫忙數了一百六十個雞蛋出來,直接在福臨樓架起竈火便開始煮了。

可是一鍋頂多放三十個雞蛋,再多的話,就怕雞蛋煮着煮着就在鍋裏給炸開了,好端端的白水煮蛋變成了蛋花湯,那才糟心……蘇崇梅想了想,将蒸面點用的三層蒸籠給拿了出來,将雞蛋洗幹淨,一個挨着一個排到了蒸籠裏去。

三層蒸籠,放一百六十個雞蛋綽綽有餘。

然而,店小二卻被蘇崇梅的這一套騷操作給驚得傻了眼,“蘇廚娘,都說是煮雞蛋煮雞蛋,你咋還蒸上了?能蒸熟嗎?”

蘇崇梅自個兒也不确定,“應該能吧……這蒸籠能把饅頭給蒸熟,應該也能蒸熟雞蛋吧,先試試,如果不行,那再用水煮。”

大火燒開,在熱汽升騰中過了兩炷香的時間,蘇崇梅将蒸籠掀開,随手撿了個雞蛋,用刀切開一看,已經從裏到外熟透了,看起來比水煮出來的雞蛋還有勁道一些,她趕緊把福臨樓裏負責灑掃的小梅喊上,讓小梅洗幹淨手同她一起從後門抄近路去找葉桂枝。

彼時的鹵肉已經略微晾涼了些許,葉桂枝剛把麻布調香包被撈了出來,這會兒正在撇鹵湯上的浮油和浮沫。

蘇崇梅将那煮熟的整整三籃子雞蛋放在竈臺邊,同葉桂枝說,“三嫂,生意來了生意來了,你先別忙活其它的,把這些雞蛋都給鹵了,有人定了兩百個鹵雞蛋,生雞蛋三文一個,我給鹵雞蛋的定價翻了個倍兒,六文一個,因為鹵湯是你的,手藝也是你的,所以從那三文利潤裏撥出兩文錢來給你,福臨樓攬生意,也得讓店小二跑去給人家把鹵蛋送上門,得占一文的利,不然我沒法兒和佟掌櫃交代。”

Advertisement

一聽鹵一個雞蛋能賺兩文錢的銅板,葉桂枝沒做考慮就答應了下來,鹵雞蛋簡單得很,只要鹵湯在,把雞蛋剝了皮放到鹵湯中煮兩刻鐘就差不多入味了,一個時辰能夠了鹵四鍋出來,一鍋鹵五十個蛋,一個時辰就能鹵兩百個。

她帶來的小梅以及葉桂枝三人趕緊把煮熟的雞蛋剝皮,等那些雞蛋都鹵好,蘇崇梅招呼店小二将鹵好的雞蛋給那三家送去,她又同葉桂枝嘀咕了一通‘往後要多多鹵肉’的事兒,等店小二将三家買鹵蛋的錢都帶回來,蘇崇梅知會賬房将錢算好,數給葉桂枝四百文。

一兩銀子合一吊銅錢,一吊銅錢就是一千枚銅板。

雖然忙活了一下午,賺來的銀子還不足半兩,但葉桂枝心裏已經十分滿足了。

她和蘇崇文購入這個宅子的時候,一共才花了八兩,後來置辦東西、修葺屋舍,又零零碎碎地用了一兩銀子,大概花了十兩不到。

以她今天下午的賺錢速度,一個月內鐵定能将十兩賺回來。

蘇崇文見葉桂枝興奮得雙眼放光,擔心葉桂枝現在高興,往後發現鹵蛋賣不出去後會太失落,便提醒道:“桂枝,這鹵東西也太費時間了,而且不一定能做長,你想鹵的時候就鹵幾鍋,別因為這點事兒就把自己給累着。”

葉桂枝嘴上答應得挺好,心裏卻已經盤算着明天打算鹵點什麽的事情了。

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釀酒的手藝好,生意就一定會興隆起來,鹵肉也是同樣的道理,甚至比之于酒香,這鹵肉香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般只有男人們喜好喝酒,可鹵肉不一樣,鹵肉的受衆面更廣!

男人們聞着鹵肉香味就想尋摸到酒盅喝幾盅了,小孩聞到鹵肉香味更是哈喇子留個不停,女人們倒是更能克制一些,但誰不想嘗幾口?

單單是聞着這鹵肉香味兒,絕大多數的人就感覺自個兒的魂兒要被勾走了。

————————————————

第二天,蘇崇文和葉桂枝起了個大早。

蘇崇文忙着張羅開私塾的事兒,他将一間寬敞明亮的屋子給打掃了出來,等那些同他約定好的家長把孩子送來之後就能開講,連講什麽他都想明白了。

葉桂枝則是草草做了頓早飯應付,然後便将鹵湯鍋子在竈臺上支了起來。

鹹香的味道開始四處逸散,那些鄰居就跟着遭了秧。

一大清早,原本心情挺好的,可自家孩子聞着這鹵肉香味就開始鬧騰,大清早就揍孩子,傳出去難免會讓人笑話,只能哄自家傻孩子說,“別鬧了,娘上午就買肉去,中午回來給你做這種肉吃。”

各家的傻孩子被哄住了,那些大人們心裏也挺難受的。

鼻子裏聞到的是噴香的鹵香味,嘴裏吃的卻是稀粥,條件稍好一點的人家能勉勉強強吃個蔥花油餅……對比之下,感覺自個兒的日子過得就像是泡進了黃蓮水中一般苦。

有些人家比較寵孩子,家長們也有點饞,就循着鹵肉的香味找到了福臨樓,又從福臨樓小二的口中得知這鹵肉不是福臨樓賣,而是福臨樓那蘇廚娘的娘家三嫂在賣。

不見鹵肉心不死的客人們就又問,“那蘇廚娘的娘家三嫂家住在哪兒?這香味明明就是從你們這兒傳出來的啊!”

福臨樓的小二指了一下福臨樓後院,“就在我們後院那邊,往前走個百米,進了八尺巷,往裏面數的第四家就是蘇廚娘的娘家三嫂住的地兒。”

那客人琢磨了一會兒,臉上突然就挂上了讪笑,他擠眉弄眼地同店小二說,“我記得你們那後院裏有個小門是吧,能不能借你們那小門走一趟?我實在懶得繞路了,家裏的孩子還等着這口肉吃呢!”

店小二想了想,這些人雖然不是福臨樓的常客,但時不時也會來照顧幾次福臨樓的生意,得罪不得,便将身子側開,把路給讓了出來,“走吧,我帶你過去。”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不到一炷香的功夫,福臨樓門口就排起了長長的隊。

偶爾有幾個人是來福臨樓吃飯的,絕大多數人都是揣着銀子去買鹵肉。

可葉桂枝拿什麽鹵?昨兒鹵的鹵肉倒是還剩了一些,不過就那點分量,都不夠這些排隊的人塞牙縫的,新鮮的肉還在屠夫攤子上沒買呢!

葉桂枝一咬牙,把昨兒個鹵好的肉都撕成了一條一條的,每個來排隊的人都能拿走一小條肉嘗嘗,她賠着笑同那些人說,“這鹵肉可費時間了,我得早晨去買新鮮的肉,處理好之後上午就開始鹵,中午差不多就能鹵好,下午可以再鹵第二鍋。”

“大家都回去等等吧,中午或者下午過來,到時候不僅有鹵肉,還有鹵蛋呢!肉價高,鹵肉的價格自然貴一些,但鹵蛋不貴,家家戶戶都能吃得起,孩子鬧了也可以買個鹵蛋給他們解解饞,鹵蛋味道也不差!”

排隊等候的不少人齊齊翻了個白眼,一顆鹵蛋六文錢,還好意思說不貴?

這年頭誰家不是一生就生四五個孩子,要是個個孩子都饞鹵蛋,那日子還過不過?

單單是買鹵蛋就能買到傾家蕩産!

不過這香味實在是太香了,再加上葉桂枝表現的一臉真誠,這些排隊的人也就沒拆葉桂枝的臺。

也就是這個時候,張春芽拎着一大塊山豬肉,李大妮拎着兩條肥碩的魚,妯娌二人搭乘福臨樓去取山貨、河鮮的馬車來了縣城。

張春芽和李大妮是特意過來給蘇崇文和葉桂枝夫妻倆送溫暖的。

按照張春芽和李大妮的假想,蘇崇文和葉桂枝的日子就算不會太拮據,那也絕對好不到什麽地方去,畢竟夫妻倆沒一個是賺錢的好手,哪曾想到才剛下馬車,就聽排隊的人說,“這蘇廚娘家裏到底是幹啥的?祖上該不會是禦廚吧!蘇廚娘自個兒做飯的手藝就好的上天,現在又冒出一個她的三嫂來,那鹵肉真是絕了!我就嘗了一小絲兒,現在嘴裏都是那個味兒,中午我非得買半斤鹵肉回去吃個盡性!”

另外一人也附和說,“是啊,我剛剛粗粗算了算,且不說現在剛趕來的,就算剛剛排隊的那些人,一人買花三十文買五個鹵蛋回去,蘇廚娘她三嫂就能掙一兩多銀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