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章節
,三人年紀相若,總角之交、言笑彥彥,相見甚歡,遂義結金蘭,唐古鈴是大姐,龍秋庵是二姐,查曉飛是小妹。三人回去各自禀明師父,紫雲道長和悟因師太都未加阻止。于是三人每日練功完畢就一起讀書、一起玩耍,難舍難分。
後來,紫雲請匠人在兩山之間的山谷中,用竹木搭了幾間小屋,有客廳、書房、卧室,以備三人休息之用。
三人在谷中習文練武、朝夕相處,龍秋庵漸漸發覺自己所學內功竟有些與唐古鈴、查曉飛的相似,便回去詢問紫雲。紫雲沉吟良久,告訴龍秋庵悟因師太其實是她師叔,兩人之間有些誤會,無法相認,并囑她切記不可告知他人。龍秋庵心存疑問,卻不敢告知唐古鈴和查曉飛。好在紫雲和悟因所學各異,紫雲又有意傳授與悟因不同的功夫,故兩姊妹并未生疑。
龍秋庵十三四歲時,三人在山谷瀑布後隐秘處發現了一處秘道,入口被一塊大石封住,上書“軒轅宮”三字。三人合力運功移開巨石,入內探看,沿途另有幾處機關,都被龍秋庵一一破解,秘道通至山腹,豁然開朗,拱頂大廳、偏廳,寬闊的卧房,大小數十間,四壁上鑲嵌的無數顆碩大的夜明珠照得通亮,雕梁畫棟、金箱銀櫃、檀木桌、白玉椅,奇珍異寶無數,極盡奢華之能事。只大廳中停着兩具水晶棺,這軒轅宮竟不知是哪朝王侯的陵墓。
三人各自欣賞喜愛之物,擊節贊嘆、流連忘返。龍秋庵在書房中發現了四壁及頂的紫檀木書櫥,所藏雜書古畫,大多竟是從所未見,不禁驚喜異常。三姊妹把玩良久,又四處巡視,在僻靜處發現一暗門,門後又是一處宮殿,規模較小,僅有數間石屋,再往裏尋到了出口,竟在紫雲峰後山山腰草廬附近,人跡罕至,是紫雲平日閉關練功之處。這軒轅宮竟是将整個紫雲峰的山腹鑿空了建成的,浩大的工程,令三人贊嘆不已。
緣收愛徒
龍秋庵最喜雜學,于五行八卦、陰陽數術、武功陣法,無所不習,東海“屠龍老人”的絕技盡皆精通,習得越多,越覺趣味無窮,後與唐古鈴、查曉飛相約,如在各地發現武功秘籍、數術陣法、醫學典籍、百家雜說,乃至武林逸事,凡有莫測高深之功者,若能購得,務必帶回軒轅宮。兩人初時尚好言相勸,欲重金購買,不過多半不能成事。後來漸覺不耐,或盜或搶,不再拘于手段,
龍秋庵閑來無事,每日安坐軒轅小居,盡研宮中藏書,只覺确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直嘆古人所言非虛。
唐古鈴、查曉飛卻不耐看這些無聊書本,直說龍秋庵讀書愈發讀傻了。龍秋庵不以為然,撿些實用易學的教與她們,二人也均覺受益非淺。
三人年歲漸長,便顯出各自的脾性來。龍秋庵生性恬淡,唐古鈴和查曉飛卻性格外向,愛熱鬧,常結伴同游,數日不歸。後來愈行愈遠,入關、出關如家常便飯,在軒轅小居住不幾日便又會再入中原。
龍秋庵将兩姐妹帶來的各幫派重要人物情況、武林逸事等集結成冊,名為《軒轅逸事》,收于宮中,大有不出山盡知天下事之概。
紫雲眼見着龍秋庵漸漸大了,卻極少下山,不禁暗暗為她的親事發起愁來。
九年前,龍秋庵下山采買物品,與關浩在白鹫山下小鎮的茶社相遇。龍秋庵一眼看中關浩懷中的幼子,出言相求,欲收為徒,十年後交還。
關浩聽了覺着好笑,心中暗想以自己堂堂“追風劍”的名號,武林人見了都要尊稱一聲“關大俠”,武功在江湖上也是少逢敵手,倘若讓兒子關鴻秋随這小道姑學畫符念咒,真要在武林中傳為笑談了。
但他生性随和,便與龍秋庵淺談了幾句,發現這相貌平平的道姑竟通古博今,文章武功無一不精,心中暗暗佩服,不覺生出親近之意。
關鴻秋卻是一直沖着龍秋庵傻笑,伸着小手抓她的劍柄玩耍,關浩驚覺兒子和她或許有些緣份。想到自己攜幼子萬裏江湖找尋公孫離,着實不易,兒子也不得好好衣食、學武,不如就讓這道姑帶了他去撫養,待找到公孫離後再攜子歸隐,父子便可長相聚守了。
關浩想到此,便點頭答應,欲将兒子遞與龍秋庵。
龍秋庵心中大喜,面上卻不露聲色,關浩見龍秋庵眼中喜色乍現,神光綻然,瞬間便已隐去,心中不禁一凜:這道姑內力深厚而不外露,莫不是對頭請來的厲害人物,欲奪我親子,加害于我,我且試她一試。
待龍秋庵伸手來接孩子,關浩疾伸左手拿她右腕。
龍秋庵一愣間飄身急退,關浩搶前一步,左手前伸,依舊拿她右腕。
龍秋庵再退一步,又飛身避開了。
這兩下快逾閃電,各自佩服。
龍秋庵輕斥道:“慢着。閣下是誰,因何如此相逼?”
關浩不再進身,哈哈笑道:“在下還想請教道姑的法號呢。”
龍秋庵拂然不悅,道:“貧道法號秋平子。”
關浩點了點頭,自語道:“秋平子,秋平子,在哪裏聽到的?”
龍秋庵略有不耐,道:“閣下既不願将小子見賜,又何故相戲?咱們十年之約作罷。打擾了。”
說罷,一稽手,轉身便走。
關浩忙起身道:“道長且慢!”
龍秋庵柳眉一挑,停下腳步:“施主還想留下貧道不成?”
關浩一抱拳:“道長切莫誤會,在下華山關浩。在下只是怕道長是我仇家所尋的幫手,故而一試,請道長莫怪。道長功夫高深,可否請教寶觀何處?”
龍秋庵眼中精光一閃,點了點頭,道:“貧道是白鹫山紫雲峰紫雲觀秋平子,施主可親帶這孩子往紫雲觀一行,也可放心将孩子交與貧道。”
關浩點頭道:“那可打擾了。”
于是,兩人飲了茶,一同往紫雲峰行去。
紫雲峰山高林密,紫雲觀破敗不堪。觀主紫雲道長下山雲游去了,另兩位道人懶懶地對關浩不加理睬。關浩布施了一兩銀子,道人接了也不道謝,随手扔進了功德箱。龍秋庵也不以為意。
關浩在觀中轉了一圈,看得直皺眉頭。
龍秋庵心下暗笑,卻不露聲色,道:“施主看貧道這紫雲觀如何?”
關浩心裏着實不願将兒子留在此處,但先前答應了這道姑,如今卻怎生想個法子拒絕,讷讷道:“秋道長,在下——”
龍秋庵面色一板,道:“尊駕想食言不成?”
關浩只得硬着頭皮開口道:“秋道長,小兒今年不過兩歲,看來與貴寶觀無緣,待他長大些再上紫雲觀向道長請教。”
龍秋庵悠然道:“想不到堂堂‘追風劍’也是個食言之輩。”
關浩吃了一驚,道:“道長知曉在下薄名?”
“華山‘追風劍’關大俠的威名江湖上恐無人不知吧?”
“道長既知在下之名,定非潛隐山林的修道之人。”
龍秋庵微微一笑,道:“關大俠請随我來。”
龍秋庵帶着關浩出了紫雲觀,來到軒轅谷。谷中平坦之地建有幾間木屋,居中一間門上書有龍飛鳳舞的四字:軒轅小居。關浩入內一看,是一間客廳,另外幾間是書房和卧房。
紫雲觀蛛網蒙塵,軒轅小居卻華麗得如大富之家的廳堂,溫婉得似千金小姐的閨房,清雅得如學富五車的書房,溫馨得若農家小居的茅舍。
關浩一間間看來,目瞪口呆,一時說不出話來。
龍秋庵看關浩驚詫,微笑道:“此地是我和兩位姐妹的居處。如何?不會虧待了你的寶貝兒子吧!”
關浩被這天壤之別的居處驚得呆了,半晌道:“秋道長,這軒轅小居是紫雲觀的別院麽?”
“紫雲觀是我師父紫雲道長的修行之地。這軒轅小居才是我姐妹的家。小女子姓龍,并不是真的道姑,只是平日喜着道袍,作道姑打扮也為偶爾行走江湖方便。”
關浩釋然,道:“原來方才龍姑娘是跟在下開個玩笑。”
癡人颠道
龍秋庵微笑道:“世人皆嫌貧愛富,看來關大俠也不能免俗。”
關浩連道“慚愧”,心下愧然。
關鴻秋連磕八個響頭拜過師父,開心得歡呼雀躍,在谷中恣意奔跑。
龍秋庵帶着父子倆在谷中各處游覽。高山飛瀑、峽谷青松、鮮花舞蝶,都令關浩悠然神往,這鳥語花香的深山幽谷,不正是自己終日向往的歸隐之地麽?
“三姝在江湖上頗有俠名,在下也早有聽聞。” 關浩知道龍秋庵姐妹乃是近年江湖上聲名鵲起的白鹫三姝,大為贊嘆,“軒轅谷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