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章節

只有這裏才能出得三位這般靈慧的女子,可惜另外二位姑娘下山游玩,不得相見。”

龍秋庵嗤笑道:“關大俠真愛說笑,‘白鹫三姝’不過是江湖上給我姐妹的一個綽號罷了,咱們一不劫富濟貧,二不為民請命,貧道更是從不涉足江湖,哪裏會有什麽俠名了?”那兩姐妹,不去偷搶人家寶貝就得偷着樂了,還敢稱“俠”?

“姑娘過謙了。”關浩以為龍秋庵客套,也不與她争辯。

“看來江湖上沽名釣譽之輩所在多是。”龍秋庵由衷嘆道,“關大俠若無急事,就在軒轅小居小住幾日吧,也好陪陪鴻秋。”

關浩有些為難,遲疑不答。這便離開兒子,心裏萬分不舍,有心答應,此地卻只龍秋庵一人,實不方便。

龍秋庵正色道:“白鹫山距中原路途遙遠,關大俠下次再來探望鴻秋,已不知過多少時日了。”

“這個,男女有別,不便同居一處。”

龍秋庵撲哧笑了:“關大俠怎麽好似酸儒一般——迂腐。若嫌我這裏脂粉氣重,去紫雲觀暫住便可,那是我師父紫雲道長修行之地。出了谷,上山便是。”

“紫雲道長之名也是久仰了。”

龍秋庵微微一笑,沒再言語。吃罷晚飯,便帶關浩到紫雲觀居住。

關浩在紫雲峰呆了數日,與龍秋庵一同搭了一間木屋,供關鴻秋日後居住。兩人閑時談天論地,志趣相投,關浩願與龍秋庵兄妹相稱,龍秋庵慨然應允。

關鴻秋早已愛上了軒轅谷,每日與麋鹿為友、同野兔為伴,嬉戲笑鬧。累了便膩在龍秋庵身邊,“師父”“師父”叫個不停,短短幾日竟已和龍秋庵親密無間了。

關浩看着從未如此開心的兒子,暗暗嘆息,妻子去世後,自己帶着兒子風餐露宿,不得好好衣食,讓幼子吃盡了苦頭,如今這軒轅谷也許就是他安身立命之所吧。

龍秋庵恬淡靜雅,軒轅谷飛瀑流水、恍若仙境,關浩漸漸對龍秋庵有着說不出的親近,仿佛血雨腥風的江湖瞬間不複存在,竟樂而忘返,一晃過了月餘。

一日傍晚,夕陽西下,關浩正獨自立在瀑布邊沉思,忽聽一人厲聲喝道:“嘿!哪裏來的小子!活得不耐煩了,竟敢闖到軒轅谷來。”

關浩一怔,回身看去,只見落日殘陽中一位身着灰布道袍的須發老者怒發沖冠,怒目而視,忙拱手道:“前輩可是和晚輩說話的?”

紫雲道長游仙歸來,風塵仆仆,未及進觀便來軒轅谷探望徒兒。軒轅谷中從無外人打擾,他見到關浩,自是又驚又惱,只道是哪裏來的宵小之輩,怒道:“只你一個活人,還能跟誰說話?你是什麽人?幾個丫頭呢?”

關浩見這道人真個仙風道骨,飄然有出塵之态,不禁心生敬仰之意,拱手道:“前輩息怒,晚輩關浩,是軒轅小居的客人。敢問前輩可是紫雲道長?”

紫雲上上下下細細打量關浩,奇道:“咦?你這小子如何得知貧道的尊號?你是哪個丫頭的客人?”

關浩一愣,明白過來,知道紫雲道長是問自己是三姝中哪位姑娘的客人,躬身道:“晚輩是随秋道長到這軒轅谷來的。”

紫雲聽了,瞪大眼睛上上下下細細打量關浩,忽然指着他大笑三聲。關浩被他笑得莫名其妙。

紫雲笑罷,轉身道:“我去問丫頭。”

龍秋庵聽到紫雲的笑聲,從木屋中出來,迎着紫雲,叫聲“師父”,稽手行禮。

紫雲一把拉住龍秋庵,道:“好徒兒,免禮、免禮。快告訴師父,這小子是你什麽人?”

龍秋庵嗔道:“師父怎這般言語,不怕外人笑話!”

紫雲忙告饒:“好徒兒,你告訴師父,他是誰?”

“他是華山‘追風劍’關浩關大俠。”

“好,追風劍,公孫老邪的徒弟,配得上我的徒兒!”

“師父休要胡言亂語。關大俠早有妻兒。”見他又口不擇言,龍秋庵忙低聲道。

紫雲大怒:“這小子有老婆孩子還敢上軒轅谷?”

“師父!徒兒與關大俠的公子有緣,未經師父允許,徒兒替您收了個徒孫。關大俠在紫雲觀逗留幾日,便要下山了。”

紫雲一聽龍秋庵只是收了個徒孫,立時沒精打采起來,随口應道:“好,收了個徒孫,好。”也不讓徒孫拜見,更不與關浩招呼,袍袖一抖,轉身回紫雲觀去了。

龍秋庵道:“我師父脾氣古怪,關兄莫怪。”

關浩道:“紫雲道長一代宗師,沒成想脾氣随和得緊。”

龍秋庵笑道:“颠道人這般脾性,關兄竟然還說随和?小妹真是服了你。”

關浩看看天色已晚,便向龍秋庵告辭,說道打擾月餘,也該告辭了,明日一早離開紫雲觀,不來谷中辭行了。

龍秋庵難得遇到如此良師益友,着實不願就此分別,但轉念想到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心中頓時坦然,道:“關兄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關鴻秋知道爹爹要走,撲在關浩的懷裏,百般不舍。關浩囑咐兒子要聽從師父教誨,并答應每年中秋來白鹫山看望他,考較他的功課,陪他玩耍,關鴻秋方才灑淚拜別父親。

第二日用過早餐,龍秋庵便帶關鴻秋到紫雲觀拜見師祖。紫真道人告知他們關浩一早已下山了。

師太悟因

紫雲見徒孫竟是個三歲的黃口小兒,大大着惱,吹起胡須,道:“徒兒,這小娃娃只恐還在尿床,如何随你習文練武?想必是你瞧中了關浩那小子,拿他兒子做個釣餌。”

龍秋庵面上一紅,嗔道:“師父,當着晚輩,說話荏得沒分寸。”

紫雲喝了口茶,搖頭笑道:“軒轅谷從來不留外人,我徒兒今日破天荒留關浩父子在此,卻是為何?哈哈,小丫頭春心動了。”

關鴻秋站在師祖椅側,歪着頭看師父和師祖說話,瞧着師祖的白胡子一翹一翹的很有趣,伸手揪住猛的一拉。紫雲吃痛,跳起來大叫:“謀殺師祖啦!”關鴻秋吓得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龍秋庵哭笑不得,只好左右安慰這一老一小。

好容易哄得關鴻秋不哭了,龍秋庵請紫真道人帶他出去玩耍,回過頭來責怪紫雲為老不尊。紫雲也不辯解,只笑嘻嘻地瞧着她。

龍秋庵無奈,只得将軒轅宮中所載關浩的經歷、自己與關浩相識的經過細細說與師父知曉。

紫雲聽說關浩發妻十年前便已過世,連連擊掌叫好,道:“紅塵如夢,不過數十載。我的好徒兒,你倘若看中了他,便嫁與他,哪管那許多。即便他有老婆,也要搶過來,何況都死了十年了。”

龍秋庵笑師父癫狂胡言,不再理睬他。

數日之後,唐古鈴、查曉飛歸來,見龍秋庵憑空冒出一個小徒弟,大為驚詫。關鴻秋活潑可愛,很快成了軒轅谷的寶貝。

龍秋庵即日起教授關鴻秋文章武功,白日練武,晚間習文。練武先習內功,重在強身健體,習練輕功,護體避險,再練拳腳、刀劍,行俠除害;習文先讀四書五經,再看諸子百家,間或教習陰陽數術、醫章陣法,算來十年應有小成。閑時龍秋庵與他拿黑白子玩耍,沒料關鴻秋進步神速,三年之後竟已不須師父讓子了。

道家最重煉氣,龍秋庵每日給關鴻秋熬煉藥汁,補其體力元氣之不足。關鴻秋練武甚有天賦,幾年下來已練得身輕如燕、臂力過人,龍秋庵常帶他上山,命他打獵歷練。

關鴻秋七歲時,親手殺了一頭小狼,龍秋庵很是欣慰,大大誇獎了他一番。唐古鈴和查曉飛看着眼紅,便各收一徒,乃山下貧窮農戶無力撫養的孩子,雙胞胎兄妹,比關鴻秋小三歲,二姝取名叫屈小雲、屈小青。三姝約定每人授一徒,看誰的徒兒最出色。

剛開始唐、查二姝對教授徒弟興致勃勃,頗用心力。徒兒年紀小,本須大費心力,可唐古鈴本性愛熱鬧,查曉飛又貪玩,不多久兩人又常下山游歷,都無心授徒了。

龍秋庵怕屈氏兄妹荒廢了學業,無奈之下,只得代她倆教徒弟,讓屈小雲、屈小青和關鴻秋一同習文練武。

二姝一見徒弟也有人代教了,更是天南海北,一去月餘,樂不思徒了。龍秋庵守山授徒,遍讀軒轅宮中藏書,也自逍遙自在。

日落西山,龍秋庵立在山口,遙望着上山的小徑,如石像般的寧靜,良久,輕嘆了口氣,自語道:“今日是不會回來了。”嫣紅的晚霞漸漸淡去,夜幕慢慢罩上了群山,龍秋庵默然呆立着,心裏萬分沉重。

自從師父告知關浩所去之處盤踞着二十餘年前叱咤風雲的魔教,龍秋庵的心就一直懸着,雖然唐古鈴和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