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回到家後,我一直在考慮着是不是得回贈點什麽給Alexi,每次都是他送我禮物、請我吃飯,我有些于心不安。可是看他平時穿的用的無不精致,就知道肯定價格不菲,雖然我認識的奢侈品牌不多,但那些單品我還是在時尚雜志上見到過的。太寒酸的送不出手,太貴送不起,我一籌莫展...

“算了,錢不夠那就拿誠意來湊!”我一拍腦袋想了個主意,既然沒錢買那就自己動手做!

這也是外婆的人生信條,她做手工的能力極強,大到家裏窗簾、被單,小到我的背帶裙、布娃娃、冬天的羊毛襪...都會做,而且做得比買的更精細耐用。從小受她的熏陶,我也十分喜愛做手工,我決定動手做一個皮夾回贈給Alexi。

上高中那會兒我迷上了皮藝,存了好久的零花錢買了一整套工具,裁皮刀、菱斬、削邊器、間距規、挖槽器、沖子...一應俱全。買完工具卻沒錢買皮料了,理莎看我那麽興致勃勃就贊助了我皮料。但她高估了我的能力,送了我很貴的頭層荔枝紋牛皮,被當時還是新手的我裁壞了好幾張。我可心疼死了,恨不得把自己手剁了。

用了那幾張練手後,我用了最後的一張皮料,花了一個月做了一個手提包送給她。考慮到她經常随身攜帶很多東西,我參考了鉑金包的設計,加大皮包容量,還設計了好幾個隔層方便她分類放置物品。她用得很順手,走時也一起帶走了。

泡澡的時侯,我開始構思該給他做一個什麽樣的皮夾。我在腦海裏搜索每一個他平時常用的物品的圖像,以确定他喜歡的風格。其實根本不用過多考慮,他用的東西就跟他的人一樣,簡單純粹。風格雖然已經确定,但還需考慮款式、材質、顏色、隔層設計這些細節。

泡完澡,我窩在床上抱着手提電腦在網頁上搜索“皮夾”的有關信息,以期能得到一些啓發和靈感。

皮夾雖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物品,但它也有自己故事和歷史,人們也不是一開始就用它來裝錢的。百科告訴我:皮夾(billfold)的雛形最早誕生于公元十一世紀的羅馬時代,那個時候歐洲或者說地中海地區居民的服飾上極少有攜帶随身物品的口袋,所以很多人就用皮革或者絲綢制作一個口袋挂在腰上,用來裝随身的貴重物品。

皮夾發展成目前的樣子主要受的是西裝的影響,由于穿着場合非常正式嚴肅,西裝穿在身上必須與身體完美貼合,不能有任何的褶皺或者臃腫,因此西裝的口袋都是裝飾,不能裝任何物品。現代皮夾就應運而生了,它扁平的形狀放入口袋不至于破壞西裝的形象,從中取出鈔票又十分方便,很快就成為生活必需品......

那上邊還介紹各個時期流行的皮夾樣式、不同材質皮夾的制作工藝、如何保養皮夾等等信息。我竟然耐着性子看完了,感覺就像回到讀書時代,在準備一場有關皮夾的考試,就差拿着本子做筆記了。

我進入以前剛學皮藝時常逛的手工論壇,那上邊有許多經驗豐富的手工藝人分享他們的心得、教程。我在搜索欄輸入“手工皮夾”四個關鍵字,跳出了幾十個相關帖子。我浏覽了收藏人數最多的幾個,裏邊分享了各種款式的皮夾的制作教程,有長款的、短款的,兩折式的、三折式的,帶拉鏈的、不帶拉鏈的,軟皮的、硬皮的等等。

我一眼就喜歡上了一個極簡風格的皮夾,它是輕便的兩折式的,使用的材質是手感極佳的頭層黑色軟牛皮,隔層設計也很合理,左側能放下一大疊百元大鈔,右側有十個□□槽和一個相片位。還有一點吸引我的是它使用了暗扣,這樣的設計能讓它像拉鏈式錢夾一樣,不讓裏邊的東西輕易掉落出來,又不用我費心地去縫拉鏈,要知道縫拉鏈一直是我的軟肋。

我下載了圖紙和教程存到了自己電腦上,又上網買了所需的皮料、蠟線、膠水、封邊油、金屬扣,然後滿足地蓋上手提電腦。這時才覺得脖子僵硬、眼睛發酸,一看床頭的鬧鐘才發現已經十二點多了,原來我已經坐了兩個多小時了。我自言自語地感嘆道:“真是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啊!”趕緊上了個洗手間,然後倒頭睡覺。

直到入睡的前一刻,我依然在回味着這個熱氣騰騰、萦繞着麻辣香氣的平安夜。我仍戴着那串珍珠手鏈舍不得摘下。Alexi一定耗費了很多精力去收集這一顆顆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珍珠,它們潔白無瑕、晶瑩奪目。從一顆平凡無奇的沙粒進化成璀璨的珍寶,誰能了解它經歷過如何痛苦、漫長的磨砺。

過了三天,我在網上買的材料終于寄到了公司前臺。下班回家,我翻出一整套的皮藝工具。因為東西多而雜,我需要一個大一點的空間,就把它們全部攤放在餐桌上。

我買的那張頭層黑色軟牛皮質感還不錯,我想Alexi應該會喜歡它的手感。很久沒有動手做皮藝了,我的手藝有些生疏,而裁皮出錯又是不可挽回的,一錯整張皮就毀了,所以拿起裁皮刀下手的一刻我的手竟然有些發抖。借着标尺的幫助,我慢慢地下刀,雖然時間多花了些,總算順利地裁切完成。

Advertisement

接下來就是最不費腦地打孔環節了,只要前面皮塊的尺寸計算合理,标記準确,菱斬又好用的話,這個環節一般不會出現太大問題。很多皮藝人不喜歡這個環節,覺得不停地拿着錘子敲菱斬很沒意思,可我卻很喜歡那種通過自己的手敲出一排排整齊的孔的感覺。以前我可以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裏打一整天孔都不覺得無聊。對比手提包來說,皮夾的需要打的孔可就少多了,不用一個小時就全部打完了。

縫合對我來說也沒什麽難度,主要是線頭要藏得隐秘。教程裏對制作中一些細節的處理交代得很清楚,只要照着做就行了。我花了三個晚上把它做完了,這個速度對比以前算慢了,可我希望盡量地把它做得完美,所以放慢了速度,細細地制作。

完成後我把它放在陽臺通風,以散掉它上面膠水、封邊油的異味。每天我都會把它拿起來聞聞,看異味還重不重,晾了幾天以後,覺得可以了,我買了個包裝盒仔細的包好,系了深藍色的彩帶,還往盒子上噴了點chole的香水,那還是蘇可去法國出差帶回來寄給我的,平時我都沒舍得用。

這幾天Alexi時不時會發信息問候我,他還告訴我說自己元旦假期要出國幾天,我不忘提醒他三個月內暫時不要滑雪。

元旦假期結束後,我接到了Alexi打來的電話。

“Hi Mia,我回來了。”

“歡迎回來,Alexi。”

“晚上有空嗎?我想請你吃飯。”

“這得取決于你,如果讓我請你吃飯那就有空,如果總是讓你請我吃飯那就沒空。怎麽樣?Alexi,你來決定。”

“好吧。如果你堅持的話。”

“是的,我堅持。這次地點由你來定。”

“好。我可以開車過去接你下班嗎?”

“可以。”

Alexi如約來接我,他的臉上帶着些倦容。

“Alexi,你什麽時侯回來的?”

“今天。”

“你打電話的時侯不會剛下飛機吧?”

他笑了笑,沒有回答。

我們在市中心他喜歡的一家西餐廳吃飯。我不熟悉菜單,他幫我點了一份香煎三文魚套餐。

“這裏紅酒都是法國産的,非常不錯!可我想開車送你回家就不喝了,你可以喝,想喝嗎?”

“不想。”我連忙搖頭,我并不懂品酒,再好的酒對我這種門外漢來說也是浪費。

“好吧,那就喝紅茶吧。”他轉頭對服務生說:“甜品請上百香果慕斯和香草芝士蛋糕,就這些,謝謝。”說完,他把菜單遞給服務生。

“你經常光顧這裏嗎?”

“是的,這家餐廳的老板是我的朋友,他叫Kris。”

“哦...他也是美國人嗎?”

“他的爸爸是英國人,媽媽是法國人,他自己愛上了個中國姑娘,所以留在了中國。”

“原來如此,你說他是英法混血,那他的英語、法語都很流利吧?”

“嗯,他的中文也不錯,還會講德語和一點意大利語。”

“哦...真羨慕。那他平時跟中國太太講哪一種語言?”

“中文居多,不過吵架的時候Kris講法語,而他太太講中國方言,他們誰也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麽。”

“哈哈...真有意思,這樣吵架有效果嗎?”

“據Kris說效果很好,既發洩了怒氣又不會因為對方說的話而感到傷心。你知道吵架中,有時候人們會說出很多傷人的話,哪怕那不是本意。”

“聽起來這倒是個好辦法。你會跟人吵架嗎?”我連他生氣的樣子都沒見過,很難想象他吵架時的樣子。

“我不太擅長吵架,我的爺爺奶奶不吵架,爸爸媽媽也不吵架。”

“那要是對方令你很生氣怎麽辦?”

“告訴自己冷靜,然後想辦法解決。”

“好吧...”看來他從小接受的就是紳士教育。

以前我和蘇可發工資後也會奢侈一下去高檔的法國餐廳消費,但對比優雅、重禮儀的西餐,我們還是更青睐熱鬧、無拘無束的中餐。可是跟Alexi一起吃飯,好像無論在哪種環境下,我都感覺趣味無窮。

每上一道菜,他都能講解一番,甚至是對食材和調味料的産地都了如指掌。

“說實話吧,Alexi,你是不是一名專業的廚師?”

“你認為我是嗎?”

“嗯。”我點頭。

“可你從來沒嘗過我做的菜。”

“也對,如果你不是廚師,那麽你就是美食評論家或者食材供應商,我猜的對嗎?”

“很遺憾,Mia,都不對。”我沒猜對,他好像有點得意。

“你不打算告訴我你的真正職業嗎?”

沒等到Alexi開口回答我,有個白人青年走過來與他打招呼。

“Hey,Alexi.”

“Kris.”

原來他就是那個與中國太太吵架時喜歡說法語的男人。看得出這個Kris跟Alexi關系很好,一來就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

“Mia,這位就是餐廳的老板Kris。”Alexi幫我們互相做介紹,“Kris,這是Mia.”

“歡迎你,Mia。希望你喜歡這裏的菜。”他的中文挺流利,但還是帶着濃重的外語腔。

“謝謝,請告訴廚師,每道菜我都很喜歡。”

“你已經親口告訴他了。”Kris笑得很燦爛。

“Mia,我忘了告訴你Kris既是老板也是主廚。”Alexi解釋道。

“哦。”

“你吃過Alexi做的菜嗎?Mia。”Kris問我。

“沒有。”

“相信我,一定要試一試。你一定不會失望的。”

“Ohe on,Kris.”Alexi有點不好意思了。

(譯:噢,別說了,Kris。)

“OK,I have to go back to the kitchen. It's nice to meet you,Mia.”

(譯:OK,我得回廚房去了。很高興見到你,Mia。)

“Me too.”

(譯:我也是。)

“Good night!”

“Good night.”

(譯:晚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