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2)
知胡蜂野性一發,便不聽指揮,直追入全真教道觀中,将一幹道士全部蜇得或死或傷。想是道士驚慌之中,碰倒香燈,遂燃起大火,沒死的道士只顧逃下山去,誰也不敢在觀中逗留。
等我們趕到時,偌大一片道觀盡在火海之中,卻如何還能撲得滅?只得招回胡蜂,自回墓中。這場大火足足燒了三日三夜方才熄滅,便成了你等适才所見的模樣。"楊冰說到此處,神情甚是抑郁。衆人想象那日情景,無不惕然心驚。誰能想到,昔日享譽江湖的一大教派,竟爾毀在一群胡蜂之手。
張無忌見氣氛沉悶,便道:"全真教大勢趨微,己是數十年之事了,一切自有天定,尚幸上蒼出了個伯顏德龍出來,得以将全真教遺籍留傳世間後人,也不枉此教的諸位得道之士了。此間良辰美景,楊冰姊姊何不命人奏一雅曲,讓我等一洗凡俗之氣。" 楊冰笑道:"張公子,你倒是愈來愈會講話了,卻是從何處學來的?"張無忌知她故意說笑,偷眼看去,卻見趙敏早已緋紅臉,想是美酒熏的。
楊冰道:"小翠,聽到沒有,快給張公子奏一曲。"小翠抿嘴笑道:"遵命。"
忽聽林外有人道:"活死人墓主人聽了,速來迎接冷令!"來人故意顯示內功,這聲音傳将過來,連桌上杯中的美酒都微微顫動。幾個小婢早已心煩意亂,不能自持。
楊冰大怒:"是何人如此妄為,何不進來?"
那人依舊運功發聲道:"今日在下只是前來傳命,你如想鬥,改日不妨一試!"楊冰大怒起身,向林外掠去,張無忌急忙跟上,叮囑道:"姊姊當心,那冷令寒冷異常。"說話間,兩人已掠到林外,只見界碑之旁,立有一精瘦漢子,臉色發綠,腰懸長劍,一襲灰色長衫甚是污穢不堪,顯得甚是潦倒不堪,見二人來到,那漢子昂然道:"我是關門,號遼東惡魔,今日奉主人之命,前來傳冷令。誰是此間主人?"張無忌聽他便是惡名昭著的遼東惡魔關門,心中着實吃了一驚。
楊冰沉聲道:"我便是!"關門從懷中掏出冷令,雙手遞給楊冰,楊冰早得張無忌提醒,氣運右掌。當下接過這冷令。
關門道:"告辭!"轉身便走,神态極是無禮。
楊冰正待發怒,張無忌道:"姊姊請回,此事小弟略有所知。"張無忌看那冷令,但見呈月牙形,通體瑩白如玉,令上刻了幾行血紅小字,卻是 "中秋月圓,武當山頂,英雄大會,亟盼參加,冷令到處,違者立斬。---冷面人。"正與明教所接相同。
楊冰大奇:"武當山,這事與武當派有關?"
張無忌遂将所知盡數告知楊冰,楊冰道:"我幾乎不履江溯,這冷面人如何知曉我的住所?"張無忌道:"此人處心積慮,只怕不易對付,須從長計議。"兩人重新回到桌邊坐下,張無忌道:"我曾與冷面人交過手,他的武功确實是純正的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楊冰更奇:"九陰真經?"
張無忌肯定地點頭道:"因此我有一言相詢,冒昧之處,尚請姊姊見諒。"楊冰道:"你有何事,便請明言。"
張無忌道:"據我所知,小弟所習九陽神功,源出少林,此功密笈我乃無意中得到,修練之後,便即埋藏在不為人知之處,以現今少林寺諸高手的內功來看,此武功在少秫寺似已失傳,世間知道此內功的,恐怕只有我一人。在此叨擾之後,我即上少林寺叩見方丈空聞大師。
"九陰真經"密笈我曾粗略看過幾頁,但定能肯定那是真正的九陰真經,此密笈藏于倚天劍中,乃峨嵋派的鎮派之寶,被其掌門人周芷若所得,想來也不會外傳。"說到此處,張無忌停下不語。
楊冰道:"張公子可是想問我的九陰真經得自何處?"張無忌點頭稱是。楊冰道:"我的祖上跟峨嵋派極有淵源,我的九陰真經可說是峨嵋派的正本。" 張無忌道:"可曾遺失過?"
Advertisement
楊冰笑道:"此乃口授,其實并無抄本。"
張無忌沉入一團迷霧之中,臉上一片惑然之色。
趙敏笑道:"冷面人尚未練得陰陽相交,到時楊冰姊姊用九陰真經武功,你用九陽真經武功,不就得了。" 張無忌臉露喜色,小昭卻道:"此時離中秋尚有七八月,若他融彙一體,卻又麻煩得緊了。" 常勝王道:"大家休慮,到時齊上,拚個你死我活便了。" 話雖如此說,冷面人既然想一舉滅了這許多門派,定然不會一人空手前來。
衆人又敘了一陣閑話,張無忌等便告辭下山。
衆人均知時間緊迫,是以兼程趕路。不一日,已到嵩山少林寺,知客僧将張無忌領入方丈靜窒,衆人與空聞大師寒暄之後坐定。
張無忌道:"大師可知冷面人一事?"
空聞大師從杯中掏出冷令,道:"張大俠可是指此事?" 張無忌見冷令已發至少林寺,便道:"大師有何高見?"空聞雙手合什道:"阿彌陀佛,世事難測,到時便知。
張大俠仁心善宅,拯救武林同道之重任,還當着落在施主身上,少林寺到時合寺供張大俠驅策便是。" 張無忌急忙躬身道:"大師言重了,小子何敢克當?" 空聞大師道:"張大俠統率明教,治理得井井有條,武秫同道,無不稱贊有加;此時雖已退位,但足見群雄歸心,張大俠為着武林衆生,也只好卻之不恭了。" 張無忌待要力辭,空聞大師打了個手勢道:"自五年前與施主一別之後,杳無音訊,前幾日老衲接到這冷令,倒空自擔憂了。
張無忌道:"大師謬贊,令晚輩汗顏不已,實不相瞞,晚輩已同冷面人交過手,如不是他相讓,晚輩定然受傷不輕,此人武功端的了得!" 空聞方丈大師頗覺驚訝,道:"施主可識得此人?" 張無忌遂将前因後果講了,末了道:"大師,貴寺相傳有一部'九陽神功',此時可還尚在否?" 空聞大師喧了一聲佛號道:"實不相瞞,此神功已遺失近百年了。" 張無忌道:"我曾習得'九陽真經'上的武功,卻不知可就是貴寺的?" 空聞道:"相傳'九陽真經'是一位前輩高僧寫在'楞伽經'的書縫之中的,施主所習可是此樣?" 張無忌道:"正是。此書晚輩埋藏在西域,待此間事了,晚輩定取了來奉還貴寺。" 空聞大喜,離座相謝,張無忌道:"晚輩無功,而受貴寺之大恩,此生但有所命,焉敢不從!" 空聞道:"施主甚有佛緣,此乃蒼生之幸,幸何如哉?阿彌陀佛。" 張無忌道:"大師能肯定'九陽神功'無另處的抄本嗎?" 空聞道:"老衲雖不能肯定是否有抄本,但此神功在少林寺失竊近百年卻是無疑的。" 張無忌心中陡然一驚,甚覺惶恐,霎時間臉色變得灰敗如土,擡眼向趙敏望去,趙敏一雙妙目也正向張無忌望來,見他臉色如此,趙敏已自一驚,料知他心中想的是什麽,一張俏臉頓時變得蒼白如紙。
目前手上有"九陰真經"的,便只有周芷若和楊冰,而能夠猜度出自己埋"九陽真經"之處的人,一共只有四個:殷離、小昭、趙敏、周芷若。殷離已死,小昭一直在波斯做教主,自己受攻之時,趙敏便在自己身旁,便只餘下周芷若一人。
張無忌夫婦心中同時想起周芷若此人,張無忌倒還罷了,趙敏卻是驚駭無比。
此時趙敏回想起來,在綠柳山莊的廢墟上,冷面人暴起施襲時,首先便是對着自己懷中的綠敏,待張無忌擋上之時,冷面人才變勾為掌,直擊張無忌。
周芷若對張無忌一直心懷情愫,自不會将他一掌打死,故而掌力才一相接,便即躍開。
想通此節,趙敏不由得機伶伶地打了個冷顫,心頭實是驚惶萬分。張無忌見狀,悄悄握住趙敏之手,但覺她一雙小手冰涼無比。
兩人此番駭然變色,不過瞬間之事,餘人均未發覺,卻聽空聞嘆道:"唉---,如張真人在世,當可免了這場武林劫難!" 張無忌失聲道:"什麽?太師祖他,他老人家---?" 空聞奇道:"阿彌陀佛,施主入中原已久,竟未聽說張真人已經仙逝已久了麽?" 張無忌頓時淚流滿面,失聲痛哭,他自幼失去雙親,張三豐念他年幼喪親,多方照拂,在這世上,張無忌直将張三豐看成親祖父一般,陡聞噩耗,不由大悲。
衆人俱皆泣噓,空聞大師喧佛不已。
良久,張無忌稍斂其悲,站起身來,對空聞大師一揖而別,匆匆上路,直奔武當山而去。
張三豐張真人仙逝一年有餘,天下皆聞,明教諸人緘口不語,俱擔心路途遙遙,恐張無忌急壞身體,是以此時才從空聞大師處無意間聽到。
少林寺與武當山甚近,數日之後,已至武當山下,張無忌不及等待衆人,自行展開輕功向山頂奔去,一路之上,清淚橫飛,悲苦無比。
将到三清殿時,張無忌忽覺石階有異,初時尚疑眼花,奔了數級之後,拭淚一看,竟然每級石階之上,均深印了一個足印,顯是給人以硬功踏出來的。
這石階皆用青石砌成,多年踏蹂,早已光滑異常,如能在此石上踏出足印,則此人內功端的令人駭異。張無忌心想,定是冷面人前來武當示威了。
他此時心悲太師祖不已,無暇顧及這些事情,便是冷面人在此,他也顧不了許多。
張無忌幾縱撲入紫霄宮三清殿中,只見太師祖遺像高懸,鶴發白須,和藹猶如生時,兩旁端坐着宋運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殷梨亭、楊不悔。
張無忌不及細看,撲倒在靈堂之前,叫得一聲"太師祖",便即昏死過去。
待醒轉來時,張無忌發覺自己已被移至靜室,武當七俠中,除父親張翠山和莫七俠慘死之外,餘下五人均在,張無忌當即起身,一一叩見了諸俠。
相對須臾,張無忌又忍不住潸然淚下。殷梨亭殷六俠道:"無忌,太師祖鶴駕西去,你也不用太過傷悲,此時商議對付冷令要緊。" 張無忌道:"武當也接到冷令?"武當七俠之中,宋大俠深通易理,本當繼承掌門之職,但其愛子宋青書誤交匪人陳友諒,竟親手殺死了莫聲谷莫七俠,被張三豐一掌斃命,并命宋遠橋專心字問。
此時宋遠橋已年逾七旬,兩鬓霜白,更顯得沖淡鴻遠。
武當掌門之職,由二俠俞蓮舟擔任。武當七俠之中,本門武功似以俞蓮舟修為最高,為人外剛內熱,不茍言笑,此時頭發斑白,額上亦添了不少皺紋,坐在那裏,自有一股含而不露的威嚴之态。他見張無忌見問,便點了點頭。
張無忌道:"石級上的足印,便是那送令之人所留?" 俞蓮舟淡然道:"正是,送令之人名叫紅發老人。" 張無忌一愣,顯是未聽過此人名頭。俞蓮舟道:"紅發老人四十年前因作惡太多,引起公憤,正派武林中人遂将其擒獲,令他發下海誓,有生之年不再踏入中土,誰知竟給冷面人收羅在麾下,當年如不是少林寺方丈一念之仁,也不致有今日之患了。" 張無忌道:"此人武功很高嗎?"
俞蓮舟點頭道:"此人少年之時偶得異傳,當時便将整個武林鬧得血雨腥風,如今過了四十年,武功定然會有大進,此番重入中土,想必要大大地出口惡氣了。" 張無忌恨恨地道:"冷面人也恁地霸道,竟然将擂臺擺到武當山來,當真是豈有此理。" 宋遠橋平淡地道:"武當山乃風水寶地,冷面人既然要來,卻也怪他不得。" 俞蓮舟道:"四弟,你看現在如何打算?"
張松溪張四俠,在武當七俠之中,機智過人,俞蓮舟為人恬淡沖虛,遇有疑難之事,均是直言相詢這四弟。
張松溪道:"敵暗我明,此時首當查清對頭來路為要,無忌孩兒夫婦去峨嵋派聯絡,我到明教義軍中摸底,二哥也殊為重要,萬一落入冷面人之手,到時咱們投鼠忌器,反倒受制,便請大哥和三哥,以及常勝王、小昭、不悔弟妹留守武當山,二哥,不知這樣可好?" 俞蓮舟道:"如此甚好!"
張無忌知道自己昏迷之後,諸事已由趙敏詳告武當五俠,心中感動不已,便道:"俞三叔,殷六叔,你們的傷勢可痊愈了?"俞岱岩和殷梨亭二人先後中計,被人用大力金剛指捏斷全身關節,後經張無忌醫治,殷梨亭完好如初,只是俞岱岩因受傷時日竟達二十年,此時雖能行走,卻不知武功怎樣。
二人見問,均道:"全好了,無忌孩兒不用擔心。" 張無忌問張松溪道:"四叔,何以要到明教義軍之中?" 張松溪看了俞蓮舟一眼,俞蓮舟點點頭,張松溪遂道:"師父仙逝之前,曾留言道,自古帝王,得國之初,無不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朱元璋現在雖只是雄據一方,未必便會得了天下,但其餘諸路豪傑,均是自成門戶,唯朱元璋頭上尚有一明教鉗制于他。此人,雄才武略,更兼陰險狡詐,倒不可不防,我此時也不過是疑慮而已,并無真憑實據。" 張無忌聽了此言,長嘆一聲,便默然神傷,心中暗自祈禱,此事千萬別跟朱元璋有何幹系,否則明教諸位英雄豪傑,處境定然極為兇險。
計議已定,衆人便分頭行事。
不一日,張無忌和趙敏已至峨嵋山,向知客道姑道:"在下張無忌夫婦求見峨嵋掌門人周芷若女俠。"知客道姑一聽此言,臉色倏變,急轉身入內。張無忌莫名其妙地看着趙敏,見她也是秀眉微蹙,不明所以。
忽然間,峨嵋山上敲響鐘聲,鐘聲甚是緊迫,如臨大敵一般。
須臾,貝錦儀當先走出道觀,其後便是毒手無鹽丁君敏,張無忌一見丁君敏,心中甚是惱火,卻又不便發作,緊跟着靜玄師太執劍出觀,後面跟着靜空、靜照、靜慧、慧迦一幹靜字輩道姑,随後一位年長的女弟子領着一幹俗家弟子站立一側,這女弟子卻是蘇夢清。
張無忌見人人均佩長劍,對自己怒目而視,心中甚是納悶。
待人來齊之後,貝錦儀跨出一步,打個問訊道:"張大俠夫婦來敝派有何貴幹?" 張無忌尚未作答,卻聽"哼"的一聲,一人道:"黃鼠狼給雞拜年,豈會安甚麽好心!" 張無忌擡眼看去,發話之人正是丁君敏。張無忌知此人性格極卑鄙陰險,便不理她,對貝錦儀一躬身道:"張無忌夫婦前來求見掌門人周女俠。" 貝錦儀眼圈一紅道:"張大俠,周師姊早在四年之前便被人殺害了。" 張趙二人聞言大驚失色,卻聽丁君敏道:"張無忌,此事可跟你有幹系沒有?" 張無忌正待分辯,趙敏卻早已怒道:"姓丁的,你別血口噴人!" 丁君敏冷笑數聲道:"我還道張大夫人是誰呢?原來卻是英雄了得的蒙古鞑子,哼!"趙敏氣得臉色煞白,便想拔劍動手,張無忌急忙按住趙敏,他知趙敏曾将峨嵋一派幾乎盡數擒至萬安寺中,這丁君敏便也在其內,蛾嵋上下,提起趙敏,人人均是忿忿于色,心想今日可千萬不能動手,當下便對貝錦儀道:"貝師姊,在下這些年來遠赴西域,于中原之事一無所聞,貝師姊可否告知周女俠被害詳情?" 貝錦儀道:"小女子不才,被周掌門師姊委以掌門重責,這便請入觀中敘話吧!"張無忌躬身道:"在下參見峨嵋掌門貝女俠。"趙敏也跟着裣衽作禮。
貝錦儀道:"不敢,張大俠,趙女俠,請進吧。"貝錦儀伸手肅客,二人剛要起步,卻聽丁君敏道:"慢着,峨媚觀中,不許蒙古鞑子踏入一步!" 張無忌心頭大怒,眼中精光暴射,直視丁君敏,丁君敏給張無忌這一逼視,不由低了頭,口中卻道:"想挑了峨嵋派,只怕沒……" 話未說完,陡聞靜玄師太厲聲喝道:"丁君敏,你少說兩句成不成?"靜玄乃滅絕師太的大弟子,自滅絕師太去世之後,峨嵋派中以她輩份最高,這一聲吆喝,丁君敏何敢不從,當下躬身退開,臉上卻是憤然有色。
張趙二人只當未見,與掌門人貝錦儀和靜玄師太步入觀中,到靜室之中坐下。
奉茶之後,貝錦儀道:"四年餘前,周師姊回到峨嵋山,便立即召集全派上下,将掌門之位傳給了小女子,周師姊遂至後山搭了一間木屋坐關,除了送飯茶之人,外人概不準入見。
誰知三月後的一天深夜,後山忽然傳來一聲慘厲之聲,将全部師姊都驚醒了,大夥兒急忙趕到後山,只見周師姊已然倒在血泊之中,頭部...頭部給敵手用重手法擊得……擊得粉碎,已氣絕身亡了。"雖已事隔多年,貝錦儀此時說來,仍然面有慘色。
靜玄卻似恍如未聞一般,臉上毫無表情,顯是早已看破生死大關了。
張無忌道:"可曾查到兇手下落?"
貝錦儀搖搖頭道:"兇手顯是武林高手,并未曾留下絲毫線索,這幾年門下弟子多方搜尋,也是毫無結果,前幾日忽然接到冷令,因事關重大,遂将弟子全部招回庵中。" 張無忌驚道:"峨嵋派已接到冷令?"
貝錦儀點頭稱是,卻道:"怎地定在武當山,莫非此事與武當有幹系麽?" 張無忌遂将情由說了,靜玄和貝錦儀均猜測不透對頭來歷,遂均默不出聲。張無忌心想周芷若被殺,定是因了"九陰真經",此節卻不需再問了,便道:"貝師姊,我,我想拜見一下周掌門陰靈,可否?"張無忌與周芷若的關系,天下皆聞,貝錦儀長嘆一聲,當下起身,在前引路。
不一會,來到峨嵋山後觀之中,但見無數陵臺高聳,氣氛極為肅穆,這裏長眠着峨嵋派四位掌門人,衆多得道道姑的清靈。貝錦儀對一座墓墳跪下叩了三個頭,之後雙手合什,站立一旁。
張無忌向前二步,但見墓碑上刻着兒行字:峨嵋派第四代掌門人周女俠芷若之墓。峨嵋派第五代掌門人貝錦儀暨衆同門謹立。
張無忌亦跪下叩了三個頭,然後起身立起站在一旁。
趙敏亦感慨良多,卻只立在墓前,鞠了三鞠躬,張無忌知這兩個女子勢同水火,趙敏能如此,已算是看在自己面上。
此時日薄西山,天邊一片血紅,諸人臉上均是慘然,張無忌長鞠到地,與趙敏下了峨嵋山。
峨嵋山乃是聞名天下的風景名勝,二人卻心事重重,無心觀賞。
張無忌猶豫再三道:"敏妹,我欲到昆侖山中将'九陽真經'取回,此去萬裏迢迢,你先回武當可好?"趙敏自與張無忌成婚以後,幾年來從未有一日相離,此時自是不願,張無忌無奈,只得依了她。二人買了幾匹駿馬,一月之後,已到昆侖山麓。
又行了數日,來到張無忌昔日摔下的懸崖之旁,趙敏伸頭一看,但見峽谷之中,雲霧缭繞,深不見底,何止萬丈,立時便覺頭昏目眩,緊緊抓住張無忌手臂,心想情郎從此躍下,竟然未被摔死,當真吉人自有天相,一顆芳心,不由暗暗感激上蒼不已。
忽然身體臨空,直向下摔去,耳畔風聲呼呼,趙敏一聲驚叫未已,早被張無忌擁在懷中,頓覺安全無比,她将頭靠在張無忌寬闊的胸脯之上,任由身體急墜而下,心中非但不懼,反而更有一番旖旎之情。
昔日以朱長齡這等蹩腳之人,尚能一邊抓住張無忌,一邊減緩下墜之勢,張無忌此時武功自是高出朱長齡何止十倍,但見他揮掌連拍,下墜之勢極慢,過得一會,張無忌道聲:"到了!"趙敏睜開眼來,依戀無比地望着張無忌,張無忌忍不住親了親她紅暈嬌嫩的臉頰。
此時二人身處懸崖峭壁稍微突出的一塊岩石之上,擡頭望去,崖頂高聳如雲,俯瞰腳下,卻依然不見峽底,趙敏不由得伸了伸舌頭。
回頭一看,卻不見了張無忌,原來側邊有一山洞,趙敏正要俯身鑽入,卻聽見 "唿"的一聲,洞中飛出一團物事。
趙敏急伸手接着,低頭一看,卻是一截人體胫骨,趙敏吓得 "呀"的一聲,随手将人骨頭抛入深谷,卻聽"唿"、"唿"之聲不斷,一截截人體的肱骨、髋骨、肋骨源源不斷地扔出,趙敏再不敢伸手去接,待骨頭飛至身前,便用掌力将其震入深谷。
趙敏知是張無忌搗鬼,嗔怒道:"好小子,你再不住手,我可要放暗器了!"卻聽 "唿"地一響,一大團物事飛近,來勢甚急,趙敏怕掌力震不開,只得伸手接了。低頭一看,卻是一具人頭骷髅,趙敏駭然怪叫一聲,将骷髅遠遠地擲出,芳心薄怒,纖腰一扭,向洞中鑽去。
-----------------------------------
黃易迷OCR 黃金社區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