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啊?
有點幹貨,不感興趣的可忽略~
“我是本學期負責給你們講授該門課程的講師,席澍清。”他的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眉眼柔和。
沒有自帶擴音器,也沒有使用講臺上擱着的麥,依然聲音清亮,中氣十足。
席澍清腰杆筆直,掃視着臺下的少年們。
全班同學的眼睛都向這一抹白聚焦,看清了他的全貌。
底下有幾個女同學開始竊竊私語,“啊啊啊,這老師好帥呀!!!”
“名字也好聽啊......”
“媽呀,我的小心髒,顏控受不了了......”
确實是帥。
一個人帥不帥要結合整張臉來看。看臉無非是看五官的分布比例和面部骨骼細節。
席澍清有着一張傳統的美男臉。他的額頭飽滿,眼眶深邃,鼻子直挺,鼻頭圓潤還有點翹,唇薄但弧度柔和。他這張臉的整體輪廓顯得既淩厲又溫潤,有着現代和古典兼容的氣質。
若說十幾二十歲的小夥子是懸崖峭壁上尖銳粗糙、棱角分明的嶙峋野石,那麽三四十歲的老男人就是伫立在河流下游沿岸經漫長的歲月沖刷淘洗後變得棱角平滑、泛着光芒的石壁。
從喻熹的角度看過去只能看到他的側臉,從額頭到鼻梁往下到唇瓣直至下颔,形成一條優美起伏連綿的曲線,這線條和諧精致,多看兩眼簡直是銷魂。
這種個人魅力的輻射範圍當然不僅僅只是異性。
男同學們也覺得臺上的人頗為養眼,小聲讨論着,“這老師是新來的吧,以前沒聽說見過也沒見過啊......”
他們猜測着席澍清的年齡,驚嘆道,“法學院竟然有這麽年輕的老師!”
“請同學們保持安靜。”席澍清看着底下突然爆發的騷動,從容淡定,面不改色,沒有半分慌神緊張的樣子,他稍稍提高了音量。“我不喜歡強調課堂紀律,但我今天還是要做一個有且僅有一次的說明。”
騷動平息,嘈雜聲戛然而止。
“其一,在課前三分鐘內請将手機、平板等電子産品開到靜音模式或者直接關機。其二,回答問題時不必站起來。其三,上課時同學之間若确有私下交流之需要的,請務必降低音量。”這都是一些常規的,容易達成共識的注意事項。
他繼續說道:“接下來講解課程成績評估規則。”
“想必你們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我院采取形成式教學評估,對于學科成績,平時分占百分之四十,期末考試卷面分占百分之六十。”席澍清說完這個衆所周知的規則後,稍作停頓。
“我要給大家講清楚的是,我這門課的平時分怎麽算。作業占三十分,具體有幾次作業待定。下面重點給大家強調考勤。考勤占十分,曠課一次扣兩分,無故曠課達五次的,不适用評估規則,無任何商榷的餘地,直接挂科。”
他把直接挂科這幾個字說得雲淡風輕,仿佛是在跟友人談論我今天早上吃了碗炸醬面一般尋常。
這四個字一落下,教室內鴉雀無聲。
太直接了,真狠,衆人腹诽。
薛紀良咬着唇扭頭看向喻熹,喻熹回看了他一眼後,擡手閉眼捏了捏山根。
原來他這麽嚴厲。
他喜歡先把規矩講清楚,且說一不二。
席澍清這一次說完後的停頓時間稍長,似是特意留給同學們一定的時間來思考他的話。
半晌他才悠然開口:“大家也不必緊張,我相信同學們作為科班法學生,作為未來的法律人,應該都具有最基本的規則意識。遵守規則,不僅僅是尊重他人,更是尊重自己,我也願意相信我國法治建設未來的接班人們的自重心都很強。”
随着他的話音落下,同學們擰着的表情也逐漸平複。
“總而言之,我希望我能與大家和諧愉快的度過這個學期。這是我的個人郵箱,大家有需要的可以記下來,以便在課下與我溝通交流。至于交流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民法。請大家放心,适合用郵件回複的問題我都會進行及時的回複。”席澍清走到靠門的一側,有意識的不遮擋同學們看PPT頁面的視線。
許多同學想都沒想翻開書的第一頁拿筆刷刷的就開始抄記,薛紀良打開手機對照着PPT編輯郵箱名,發送到了班群裏并@全體成員,這是他作為學委的日常工作之一。
喻熹看着薛紀良的動作,沒動筆寫,也沒拿起自己的手機看看。
他拿着筆晃動、轉着把玩,并在心裏打着自己的小算盤,對這個已知的郵箱毫無表示。
待到同學們記錄的動作差不多收尾了,席澍清重返講臺,但他沒有馬上開始講課,他先向後看了看屏幕,随後看向喻熹。
強光直照進窗內,太亮了,投影屏上的字的可視效果已大打折扣。
他對着喻熹說:“喻熹,你幫我把靠近你的那一扇窗的窗簾全部拉上好嗎,謝謝。”
語氣溫和,平易近人。與剛剛的厲色嚴肅相比截然不同。
喻熹恍然,“咯噔”一聲放下筆,這一聲清脆響亮,引得班上的同學們紛紛側目。
他起身唰唰唰的把窗簾拉攏,動作麻利。
前排空間的亮度瞬間黯淡了許多。
直到重回座位坐好,他才擡了擡眼皮,眸光閃動。
“這老師的記憶力不錯啊。”薛紀良湊過來小聲咬字。現在高校裏的很多老師,半點都不走心,一學期把課上完了都很可能無法順利的叫出一個自己教的學生的完整姓名。因此他才會作此感嘆。
“嗯。”他記住他的名字了,他剛剛叫他了。
席澍清看着喻熹坐下,小插曲完成,才緩緩開口:“同學們,能不能用你們樸素的法學價值觀告訴我,什麽是民法?民法有什麽用?”
過了好一會兒,寂靜的教室裏才有此起彼伏的讨論聲,席澍清不言,三分鐘後,他做了個手勢,抽點他面前的一排同學,“這一排,你們四個同學依次回答。”
第一個同學神色猶豫:“額,我覺得...民法就是管老百姓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的法律規範。”
第二個同學皺眉:“民法跟刑法不同,它是一種私法。”
第三個同學的語氣最為肯定:“我認為民法是用來解決民事糾紛的,它是一種能保護我們的各項民事權利的法律規範。”
第四個同學琢磨了一下前三個同學的答案,思考的時間最充足但非常緊張,還帶着點顫音的答道:“民法是部門法,是法律的一個類別,它的作用是調整、規範民事活動。”
席澍清饒有興趣的聽他們四個人都回答完,他沒有先一一的點評他們各自的答案,而先是做了一個整體的評價:“不錯,你們都對法律是什麽有最基本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也尚好,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
他說完這句話後,那四位同學有的呼出一口長氣,有的輕拍胸口,有的放松了坐姿。
席澍清看着講臺下的這四個同學像是圓滿的完成了什麽艱巨的任務似的表情,嘴角的笑容更深了,覺得有趣。
“第一位同學呢,最接地氣,說出了自己對民法最直接的感受;第二位同學采取了比較的方式點出了民法的性質,理解得最深刻,但下次要注意把問題回答完整;第三位同學從民事權利出發,理解和總結的能力很好;第四位同學是從分類的角度來談民法是什麽這個問題的,會用法言法語,邏輯最清晰,不錯,希望你以後能多主動的回答問題,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多多鍛煉緊張感才能被克服。”
他沒有選擇敷衍,而是針對不同的答案一一的做了精準的點評,揚抑結合,很好的照顧了每個回答者的感受。
“民法是什麽,是我們民法學人對民法的最初之問也是終極之問。這個問題呢,就像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對他的理解都會有所不同。本科階段的法學教育是一種普法教育,所以這個問題在本科學習階段,它就需要有一個定論,一個用于學習參考的标準。”
“既然談到标準,那我就要來談談民法的學習方法。我們科班的法學生應當遵循從抽象到具體、從一般到特殊的學習方法,要按照法條的結構順序來進行學習,現行的法律法規就是我們的學習标準。”
席澍清展示着他帶來的那本紅色的冊子,邊說道:“大家可以看看我手上的這本法條,法條是我們法學人最重要的學習工具之一,這俗話說法條就是金條,足以可見法條的重要程度。我的這門課對應的法條是《民法總則》,我要求人手一本法條,從下節課起,每節課來都必須帶着。”
“你們手上的教材是我選的,這是一本适宜用于入門學習的基礎教材,我要求你們在每節課課前都要進行預習,具體需要預習的內容我每節課快下課時都會提前告知。”
“民法是一套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的體系,要想高效全面的進行學習,就必須将法條和教材結合起來使用。”
“好了,遵照這個學習方法,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什麽是民法?你們手中的教材用了六分之一的篇幅,從語源、表現、特征、分類、內容、性質等等各個不同的層次和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可謂是長篇大論。但你們知道我們的立法者有多機智嗎?”沉聲說到這裏,席澍清忽然勾唇輕笑。
“我們的法條只用一句話就回答了這個問題,這句話幾乎囊括了我們民法所有的內容。”
同學們都開始好奇,哪句話,什麽話。真是吊足了胃口。
然而席澍清頓住,似在讓同學們猜。
在課堂上老師如果突然停下來不說話,學生們的第一反一般是看向老師的臉。
然而席澍清的臉色很溫和,并沒什麽不尋常啊。
他低頭看着書,片刻後,忽然出聲:“喻熹。”
喻熹是二般裏的成員,他正趁着停頓的功夫擰眉思考消化着他前面所講的幹貨,突然聽到席澍清叫自己,他看向他,有點懵,小眼神兒迷茫。
他下意識的發出喉音,“啊?”
小喻的內心OS:叫我幹嘛鴨!!!怎麽辣麽多事!!!
席老師:誰讓你把名字告訴我的......
小喻(詭辯):是你讓我告訴你的
席老師:......你可以不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