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拾陸
?天高皇帝遠,浮生一夢閑。
白日裏李承澤練功,範閑從旁指點,晚上李承澤看書,範閑配藥,本來他們晚上也是一處的,可李承澤嫌棄他藥味難聞,硬把他攆出去了。
非常時期,範閑不敢造次。
但總的來說,他們的相處十分和諧。
出去釣過一回魚,結果李承澤老光腳泡水裏,當天夜裏就有些着涼,後來的外出行程就變成了逛菜市場,雖然他家也用不着大少爺親自采買,但範閑就是想找理由帶李承澤出去轉轉。
通常是早市,人少,适合李承澤的怪癖。
好在李承澤沒有睡懶覺的習慣,就當晨練了。這裏對他來說又是個全新的世界,各種叫的上名字叫不出名字的蔬菜瓜果琳琅滿目。
範閑拎起一條魚捏着魚嘴指給李承澤看傷痕,“看見魚鈎的印兒沒有,這種釣上來的魚和漁網捕上來的不一樣,味道格外的好。”滿臉都是“你趕緊問我哪裏不一樣我專門做了功課的。”
李承澤嫌有礙觀瞻,并不理他,被青菜吸走了注意力,同樣是綠葉子菜,怎麽會有那麽多品種?
範閑預感自己終将修煉成一個醋壇子,李承澤眼睛到底怎麽長的,為毛盯根兒青菜都能眉目含情啊?亮晶晶的到處點火。哼~
範閑只能受累拽着李承澤的袖子帶着他小心翼翼地避開地上的水坑和垃圾堆。
報上這頓飯想吃什麽幾個人多少預算,老板自己就能把菜給你配齊了,甚至還能告訴你這菜有哪些吃法兒,怎麽吃最好吃!每每這時範閑心裏都在單曲循環劉姥姥進大觀園的音樂,可他不說,他可是獻出了老娘的巴雷特才換得李承澤不那麽生氣了的。
也只是不那麽生氣!
他們通常會在菜市場旁邊的巷子裏解決早餐,一天換一樣,第七天敲定了老王家小籠包,皮薄餡厚,晶瑩剔透,紅棗大小,一籠5個,當地人習慣要一籠包子,就碟鹹菜,一碗米酒湯圓,有些上歲數的甚至一大早就喝嗨了。
李承澤第一天一個人就把吃過的籠屜堆成了塔,即便相熟已久,範閑還是時不時地被他的食量驚到,這般纖細的人兒,你都把飯吃到哪裏去了麽?範閑心說,這人就算不驕奢淫逸,一般的家庭應該也是養不起的。
飯畢,範閑拎着李承澤挑好的菜,李承澤帶着一日之初的好心情,回家練功,聽聞有人天生異骨,若得機緣一日便有千裏進境,彈指間便能實現人生逆襲。
“逆襲”這個詞是範閑教他的,自從坦白了仙境之事,範閑便經常蹦出些新詞兒給他,到了儋州後更加肆無忌憚。
對範閑來說,李承澤是個很好的聽衆,即便是自己不能理解甚至反對的觀點,也不妨礙他深入思考分析,還能理論聯系實際,時有驚人之論。這讓範閑想起原來世界酒後侃侃而談的男人們,他之前求而不得的事情竟被另一個世界和一個明顯狀況外的人實現了。
他們讨論幼安的詩詞,亦感佩其浩蕩情懷,探讨偉人的文章,亦分析其鬥争思想。從網絡新詞到意識形态,從明星八卦到社會思潮,只要李承澤不打斷,範閑就能一直說下去。
他像開閘洩洪般生猛地向對方灌輸着他來處的知識,甚至還簡單的給李承澤介紹過當代各種社會模式,把老娘的思想掰開了揉碎了給他解釋,還幻想會不會有另一個李承澤機緣巧合穿越到自己的時空,依然遇到了範閑呢?
盡管李承澤不贊同他的多數思想,可又分明将自己從孤獨的陷阱中解救了出來。
範建,陳萍萍,五竹,……這些人都待他極好,不求回報地為他鋪路,血親也不過如此了,是真正的家人。
可家人不能代替知己,範閑背了好多詩,只有一句脫口時滿心悲涼。
“相識遍天下,知交無一人。”
這是她老娘的悲劇,也是他一直害怕的結局。陳萍萍他們懷念了老娘一輩子也沒真正明白老娘想要什麽。
李承澤知道。
這便足矣。
只是好宴終有散,一個月後,李承澤在紮着馬步聽範閑講科教興國時,常公公出現了,催李承澤回家相親,和葉靈兒。
嗚呼!風還是吹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