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章節
“世上的事紛繁複雜,的确不是黑白就可以分明的——我也無法評判夏語冰的為人,但是……”頓了頓,尊淵的聲音沉定如鐵,慢慢道:“但是,你要記住有一件事是永遠正确的:那就是你的劍,必須維護受苦的百姓。”
慕湮悚然一驚,目光不自禁地投向了在遠處瘋瘋癫癫、咿咿而歌的白發老人。世上還有多少這樣被侮辱、被損害的人們……
——為他們而拔劍!這是多麽簡單而又明了的道理,在剛一入門,師傅便是這樣教導她。而在世事裏打滾了一番,她居然迷失了最初的本心。
“啊……是的,是的!”慕湮深深嘆了口氣,點頭,将頭靠在師兄肩上,清瘦的臉上終于有了如釋重負的笑容,“謝謝你。”——盡管滄海橫流,世事翻覆,假如那一點本心如明燈不滅,就可以讓她的眼睛穿透那些黑白糾纏的混亂紛擾。
“西京,你也要記住了。”尊淵收起空了的藥盞,站起身,對跟在身後的新收弟子道,“空桑歷代劍聖傳人,一生都必須牢記這一點。”
少年慎重地點頭,擡起頭看着師傅,黑白分明的眼睛裏有堅定的光。
風裏偶爾卷落一片殘花,老者的歌聲嘶啞,漸沉。東風破開了嚴冬的死寂冰冷,在花樹下回旋,依稀扯動被撕裂的情感。愛恨如潮,一番家國夢破,只剩江湖寥落,無處招歸舟。明日天涯路遠,空負絕技的劍聖兩位弟子,以後只能相依為命罷。
何謂正?何謂邪?何謂忠奸,何謂黑白?堪令英雄兒女,俯仰古今愁啊。
【完】
一些評論:
主題:從海瑞到夏語冰
作者:剪刀石頭布
黃仁宇先生在他的《萬歷十五年中》對海瑞的評價是—“古怪的模範官吏”。說是模範官吏,當然是指海老先生一生清廉,剛直不阿。至于古怪,大概跟萬歷皇帝所說的“迂戆”意思差不多。引用一段書中的話:
“他(海瑞)的信條和個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遺棄。這就是說,他雖然被人仰慕,但沒有人按照他的榜樣辦事。他的一生體現了一個有教養的讀書人服務于公衆而犧牲自我的精神,但這種精神的實際作用卻至為微薄。”
海瑞活了好幾十年,官做的也不小(有趣的是,他的提拔往往不是因為他做成了什麽事,而是因為他的對頭搞糟了某些事),除了參劾別人,其他政績好象實在讓人不敢恭維。他在地方的政令往往難以實行,最後還弄得自己處境尴尬。其最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黃先生說的—“他的所作所為無法被接受為全體文官們辦事的準則”。通融、變通、權衡,這些他全不會。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他不懂與人相處之道,注定一事無成。
相比于海瑞,夏語冰可以說聰明得太多—他有理想,同時也有手段。他敢于向茫茫暗夜宣戰,并且幾乎就要成功了--雖然這種成功是以他自己的淪喪為代價,雖然沒有人知道天亮後是否有晴空。
Advertisement
如果讓你選,你希望這世上多一個海瑞,還是多一個夏語冰?答案好象一目了然—一百個海瑞也未必比一個夏語冰有用。但是,如果讓趙老倌選呢?
我們必須在手段的正當性和有效性之間選擇,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不過,如果我們連需要進行這種選擇也不明白,那就更加悲哀。是不是為了減少一千個冤獄就可以堂而惶之地制造一個冤獄?是不是只要目的正确就可以不擇手段?
很難去對夏語冰的選擇進行道義上的評判—雖然可以肯定地說,以他的抗争手段,天亮之後不會有晴空。這不是他個人的悲劇,是整個社會的悲劇,是制度下必然的結果。現代的人已經明白實質正義之外還須有程序正義的道理,以非正義的手段來追求正義的結果,最終只是緣木求魚。但是夏語冰那樣生活在皇權時代的人是很難懂得這一點的。他已經付出了個人的代價,可他所生存的社會還沒有。。。。。。
劍為了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而拔,呵呵,劍客有這種覺悟已經很好了--比空洞的“為國為民”好得多。
其實俠本身也是一種矛盾的存在。所謂以武犯禁,正常的秩序是容不得俠的。俠客以自己的道德判斷淩駕于普遍規範之上,反映了世人對于自由的夢想。但是如果一個俠客有足夠的自醒意識,早晚會面臨郭靖在華山上的道德困境。象洪七公那樣對自己的判斷有絕對自信的大俠是很可怕的。
俠以非常規手段追求自己的正義,比夏語冰其實五十步與百步而已。只是身處他們的時代環境,因為正當的社會救濟途徑無法依靠,他們的選擇也就無可厚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