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歂岳帝
襄荷三歲剛會跑的時候就跟着蘭郎中行醫,經常接觸一些市井八卦,因此很快就意識到這個世界有點不對勁。
如今是吳家天下,國號大周,因為要為尊者諱,襄荷至今不知道皇帝名字,又因他繼位那年改年號延熙為永嘉,此後再沒改過元,襄荷就私下将當今皇帝叫做永嘉帝,将他老子叫做延熙帝。
襄荷穿越過來時是永嘉九年,七年過去,現下正是永嘉十六年。
襄荷歷史學的不算好也不算壞,太生僻的自然不知道,但起碼哪朝皇帝姓什麽還是記得的。歷史上以周為號的朝代,除了東西周以及武則天的武周外,只有北周與後周,而她記得清楚,北周是宇文家的,後周先是郭威的,後又傳給了養子世宗柴榮。總之不管哪個“周”,跟姓吳的都沒半毛錢關系。
毫無疑問,她似乎穿到了一個類似平行世界的地方。
這個世界的整體發展與前世歷史幾乎是平行的,如果按時間線捋下來,現在的歷史進程差不多在唐宋之間。
兩個世界同時代各方面發展都差不多,只是在小的方面會有一些偏差,比如這世界雖也有諸子百家,但儒家并沒有取得最終的壓倒性勝利,而是與法家、墨家三足鼎立。如今儒家雖隐隐有龍首之勢,但其他諸家亦不可小視。而在前世歷史中,最終逐漸沒落乃至湮滅的其他較小流派也得以留存發展。
這便是前朝之前,這個世界與襄荷前世世界最大的區別。
至于其他小細節,比如:劉野豬沒等到罷黜百家就嗝屁了、周公瑾不是被諸葛亮氣死也不是暴病死而是吃雞的時候不小心被雞骨頭卡死的、賈黑皮終于辣手摧花砍了傻子丈夫過了幾年女皇瘾然後又火速被趕下臺了、蔡公公不是太監而是一代名臣改進造紙術是因為嫌當時的紙擦屁股太刮人、李陵沒降敵因此司馬巨巨沒受腐刑因此司馬氏《史記》沒了不過據說幾十年後另一個鄭姓公公寫了首部紀傳體史書《史鑒》……諸如此類,在襄荷看來這都不是事兒。
儒家不獨大,禮教便不至于漸至畸形,女性所受的拘束和迫害也不會越來越嚴重,對此,襄荷表示大大的滿意。
而平行世界又有一個好處,就是各方面發展都不至于太超前,鑒于現在大致相當于前世的唐宋之間,唐宋之後的各項人類智慧結晶都還沒出現,那麽身具穿越優勢,襄荷覺得自己不說稱王稱霸,但怎麽也得混個風生水起。
事實證明,她實在是圖樣圖森破。
前面說到,在“前朝”之前,諸子百家的不同發展便是兩個世界最大的不同之處。
問題就出在這個“前朝”上,準确的說,應該是出在前朝開國皇帝,太|祖歂岳帝謝琰身上。
無論哪朝哪代,封建社會上位者,尤其是新政權的上位者,素來忌談前朝事,上行而下效,民間自然也是如此。如今大周建國才不過二十六載,永嘉帝是皇二代,他爹延熙帝就是搶了前朝末帝的謝氏江山,才做了吳周的開國皇帝,可惜延熙帝不夠長命,當上皇帝才十年就駕崩了。
延熙帝當初是打着“清君側”的旗號興師逼宮的,誰知計劃執行的太好,一路順風順水,貪官污吏砍了,政治敵人砍了,看不順眼的也砍了……砍得整個朝堂七零八落,大量官職空缺,上朝人數不及平時一半,滿朝再無敢置聲者時,延熙帝兵權在身,頓時覺得不當皇帝簡直太吃虧,索性把“君”也給“清”了,自己當了皇帝。
Advertisement
當然,對外的說法自然不是如此,而是末帝自知昏庸,又感激延熙帝斬除小人,拯救黎民于水火,因此深感延熙帝“有不世出之雄才偉略,江山可托也;自慚弗如,遂效仿先賢堯舜,禪位于能者。”
至于世人信不信,那就只有天知曉了。
大周的江山來的不怎麽光彩,皇帝自然更不喜歡別人提起前朝,這樣的背景下,襄荷雖能經常聽到前朝之前的各種轶聞,但對距今最近的前朝,也就是宋朝,反而知之甚少。
這個宋朝當然不是前世的那個宋朝,皇帝也不姓趙,而是姓謝,史稱謝宋。
宋朝國號來由是因其開國皇帝謝琰曾任宋城太守,而謝琰的祖籍,卻是在襄城。
雖然大環境是避談前朝事,但作為謝琰祖籍所在,謝琰又已經死了幾百年,襄城中自然少不了謝琰的傳說,只是不至于大街小巷廣為傳聞罷了,但仔細打聽一下便可知。
謝琰的傳說還跟秀水村後面的鶴望峰有關。
秀水村後面是小玉峰,小玉峰再後面翻過幾個山丘就是天下聞名的鶴望峰。因為鶴望峰名頭太過響亮,這附近的一片山頭都被叫做鶴望山,秀水村的村民說起自己的村子從不說“小玉峰下的秀水村”,而是“鶴望山下的秀水村”,可見村民們對于鄰近鶴望峰是多麽與有榮焉。
襄荷從小就是聽着鶴望峰的傳說長大的。
據說謝琰時為宋城太守,因不滿當時朝廷苛政,不忍見生民塗炭,因此憤而起義,廣召天下英雄,興師北上讨伐王室,臨行前于襄城集結,于鶴望峰頂(當時還不叫鶴望峰)與義軍諸将領誓師。而就在謝琰率師離開襄城的翌日,襄城百姓發現鶴望峰頂上多了一塊巨石。此石重逾千斤,形如仙鶴昂首北望,石身上有隐隐青苔,隐約現出“鶴望君歸”四字,時人皆啧啧稱奇。
三年後,謝琰已黃袍加身,成為一國之君,是年定國號為宋,年號歂岳,死後追定廟號太|祖,因此後世常稱謝琰為宋太|祖歂岳帝。
歂岳三年,謝琰衣錦還鄉,故地重游,見峰頂巨石乃曰:“此石待我也。”謝琰話畢,巨石形如仙鶴頭顱之處微傾,由昂首北望狀變為垂首稱臣狀,仿佛在應和帝王之語,翌日,石身上青苔仍在,但“鶴望君歸”四字已然消失。
這便是鶴望峰名字的由來。
襄荷初聽這個故事時還暗暗吐槽,心說古代帝王可真喜歡來這一套,什麽醉斬白蛇啦、什麽夢日入懷啦,真是怎麽離奇怎麽玄乎怎麽來。不過這個“喘月”帝倒是舍得下功夫,也不知是怎麽把那麽重的石頭運到峰頂的。就是取年號太不上心,這世界可是有“吳牛喘月”這個詞兒的,他是哪根神經搭錯才取了這麽個年號啊。
等到她終于脫離幼兒時期,話說清楚走路穩當,跟着蘭郎中在附近州縣走醫兩年,自覺已大致摸清這世界時,便準備利用穿越種田文發家致富大殺器之——豬下水——來賺取第一桶金。
要賺錢首先就要考察市場,就算是賣個豬下水也是一樣的。秀水村地方太小沒市場,秀水村旁邊的秀水鎮也差不多,要幹就幹有發展前途的,襄荷将發家地定在了襄城。然後她便開始打聽襄城有名的食肆酒樓,然後她就知道了襄城百年豬雜店——“謝記太|祖豬雜”。
仿佛事先知道考卷信心滿滿打好小抄準備考試臨了卻被突然告知試卷換了!
換了!!
換了!!!!
襄荷這才知道,神經搭錯的不是別人,而是她自己。
喘月帝個鬼。
——人家是穿越帝。
她只知道謝琰很牛,從一介貧家子到一城長官,又從一城長官到一國之君。但她卻不知道他為什麽那麽牛,而且她也不是熱血小青年,他再牛她也成不了腦殘粉,自然不會特意打聽他的事跡,都是有的沒的随意聽一耳朵,還經常聽過就忘。看到“謝記太|祖豬雜後”,襄荷一面不斷內心os“卧槽卧槽”,一面注意打聽謝琰的事跡。
然後她就更卧槽了。
歂岳帝充分為襄荷诠釋了什麽叫做: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但凡襄荷能想到自己又能做到的發家捷徑,什麽菜譜肥皂豬下水葡萄酒四輪馬車……都已經被歂岳帝在幾百年前就搞出來了。當上皇帝後,資源人才都不缺,襄荷知道卻做不到的,諸如無色玻璃土法煉鋼等也被人家搞出來了。後來還一度将大宋軍隊拉到了歐洲,仗打的不怎麽樣,倒将高産作物諸如土豆玉米紅薯給引進來了。
襄荷握着因為摻了鋼而格外鋒利的菜刀,又看一眼牆角裏一大缸紅薯幹,對着坑坑窪窪的草坯房牆壁,做四十五度明媚憂傷狀。
恨只恨穿不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