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長壽爺
馬車在王府門前穩穩停下,按照府裏的規矩,該是那坐在駕駛座旁的小厮寡言先行跳下車去拉開車門才是,卻不想這一回,他竟坐在那裏沒動。
和塗十五并肩而立的長壽爺那長壽眉不由就擰了起來。
這長壽爺原是當今聖上在潛邸時的老人兒,是伴着聖德帝從小一起長大的書僮,為人最是耿直方正。分府那會兒,聖德帝見景王殿下不過才三歲年紀,怕那王府裏的惡奴欺主,便把長壽賜予他做了那王府的內院總管太監。所以,可以說,景王殿下是這長壽爺一手帶大的——至少長壽爺自個兒是這麽認為的,因此,除了忠心耿耿外,這長壽爺看着景王殿下,又更多了一種望子成龍般的家長式期待。
正如吉光所知道的那樣,長壽爺極重規矩禮儀,如今見寡言竟如此怠慢,他便在心裏暗暗記下這一筆賬,只沉着臉越衆而出,打算親自去替王爺開門。
只是,他才剛略晃了晃身子,腳還沒擡起來,就看到那車門竟忽地被人從裏面打開了,緊接着,從車上跳下一個小男孩來。
男孩看着約十歲出頭的年紀,一頭黃毛在頭頂紮成一束高高的馬尾,額前覆着長長的劉海,露出其下一雙古靈精怪的大眼睛。身上雖說穿着套簇新的衣衫,卻并不是王府裏的統一制服。男孩跳下車來,先是飛快地掃了一眼衆人,然後才轉回身去扶住那車門,恭迎着景王殿下下車。
長壽爺的長壽眉不由就又擰了一下。他早從塗十五那裏得知,王爺新收了個小厮進府,卻是沒想到這孩子會這麽小。而,最叫長壽爺皺眉的是,雖說這孩子看着仿佛規矩不錯,可“他”才剛掃向衆人的那一眼,便叫老于人心的長壽爺知道,不管這孩子禀性如何,首先肯定是個膽子大的。想着自家王爺就已經是個妄為的,若是叫他身邊再配着個大膽的小厮,這兩廂裏一湊合,還不知道又要生出多少事來,長壽爺心裏立馬就在那還不知道名姓的小厮腦袋上畫了個大大的叉。
吉光卻是不知道,她人還沒有踏進府門,就已經被長壽爺給否決了。她站在車旁,拉着那車門,擡眼向景王周湛看過去。就只見他微挑着那八字型的眉頭,唇邊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看着怎麽都是個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王爺。
可不知為什麽,她就是知道,此時的周湛與其說是和藹可親,倒不如說是封閉內斂。她不由就聯想到那被人輕輕碰觸後,縮進殼裏的蝸牛——這會兒的他,展示給人看的,不過是個光鮮的殼子而已。
就在她怔忡之際,只聽身後響起一聲整齊的聲音:“恭迎王爺。”
吉光吓了一跳,扭頭看去,就只見眼前的那些官員和塗十五等人,就如風吹麥浪般,全都折彎下腰去,對着周湛行着大禮。
“各位辛苦了。”周湛微笑着擡手,示意衆人免禮。
那為首的一個官員直起腰,過來笑道:“王爺原說是前兒回來的,不知何事叫王爺耽擱了?”
“啊,沒什麽,不過是不想回來罷了。”周湛笑道。
頓時,那官員的臉色就是一僵。
周湛看看他,又笑道:“聽說長史家裏添了個大胖孫子?還沒恭喜長史大人呢。”說着,沖那仍站在原地未動的塗十五道:“回頭記得把我置辦的小禮物送過去。”
Advertisement
塗十五躬身道:“已經送過去了。”
長史大人也忙道:“那禮物太貴重了……”
“大人何必跟我客氣,”周湛不在意地揮揮手,“聽說大人轉眼就要放出去做同知了?這點小禮物,只當是我提前給長史大人送行的,大人為國事奔忙,等那調令下來後,也就不必再特意過來告辭了。說起來,大人任我這王府長史也快有一年時間了吧,可算得上是我這王府長史裏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了呢。”說着,他漫不經心地轉着手中的折扇,便進了那王府的大門。
長史大人則是站在那階下一陣呆愣,直到那跟王爺同車的小厮打他身邊過去時好奇看他一眼,他這才回過神來。
整個大周都知道,這景王殿下就是個愛胡鬧不靠譜的主兒,跟着他沒有任何前途可言,若不是沖着王府長史有個五品官銜兒,幾乎沒人願意問津這一職位。而等那五品官一到手,幾乎人人都立馬找着各種途徑圖謀調離王府。這位長史大人便是如此,如今調任的公函都已經到了吏部,只等着最後的審核通過了。
且不說長史大人如何因周湛的一句話而尴尬難堪,只說那長壽爺,見王爺進了府門,他忙急急跟了上去,卻是差點跟那個新來的小厮撞在一處,他不由就是一瞪眼。
那小厮回頭看看老實呆在後面的寡言等人,大概是才剛意識到自己犯了規矩,忙沖着長壽爺讨好一笑,一低頭,便縮着脖子退回後面去了。
見吉光灰溜溜地溜回來,寡言一陣幸災樂禍地悶笑,湊過去小聲道:“府裏可比不得咱們在外頭自在,規矩多如牛毛,你可小心了,我看長壽爺看你的眼神可不對。被長壽爺惦記上可不是好事,小心他請你吃‘竹筍炒肉’。”
他卻是不知道,在吉光被盯上之前,他自個兒就早已經上了那位長壽爺的小賬本子了。
沉默從後面趕上來,兜頭就拍了寡言一記,低聲喝道:“你也想叫長壽爺請你吃‘竹筍炒肉’怎的?!還不快跟上去!”
吉光回頭,就只見無語和無言也跟了過來,許媽媽和四哥卻并沒有下車。
無語見她往後面看,便猜到她的心思,解釋道:“他們和行李一起從西門進府。”說話間,果然就看到老劉一揚馬鞭,連周湛的馬車一起,車隊繞着王府的圍牆往後面駛去。
此時,原本等在府門前迎候王爺的衆人都已經跟在王爺身後進了王府。沉默咕哝一聲,那四人忙紛紛整了整衣衫,排成兩兩一列——看得出來,這應該是慣例的,只是,這一回,他們中間多出吉光一人來。看着茫然無措站在一邊的吉光,沉默不由就是一皺眉,想了想,又和無語嘀咕兩聲,四人便改成一字縱隊,将吉光按插在寡言的後面,丫環們的前面,一行人便由沉默打頭,快速而安靜地跟上衆人。
那長長甬道的盡頭,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吉光不禁在心裏想,這裏應該就是說書先生所說的“銀安殿”了。
她正好奇着那正殿裏不知是個什麽模樣,卻不想那景王并沒有進那大殿,而是領着衆人繞着大殿的階下,忽地往左一拐,竟到了一道垂花門前。
看到那垂花門,吉光便知道,他們這是要去王府內院了。
果然,王府的屬官們紛紛在垂花門前止了步。
吉光從他們身旁走過時,便聽得那幾個人圍着長史一陣抱怨:“……又不進大殿,可叫我們怎麽辦差?即便大人您即将高升,好歹如今仍是這府裏的長史,您也該勸谏着才是。”
長史苦笑道:“你們又不是不知道,王爺他從不進大殿的,這會兒又來為難我……”
吉光忍不住好奇地扭頭向那些人看過去,卻是被身後的無言警告地輕推了一把。她只得暫時收回好奇心,将目光投到前方。
就只見周湛一路将那扇子在指間撥得如風車般旋轉着,一邊大步流星地領着身後一衆人等如穿花拂柳般經過一道又一道的院門,叫吉光似浮光掠影地參觀過一座又一座富麗堂皇的屋宇,卻都不曾停下腳步,直到來到一處仿佛是花園的所在,他這才放緩了腳步。
此時,已經年過半百的長壽爺追着他的腳步早已追得氣喘籲籲了。
周湛看看他,一點兒都不同情地笑道:“早說了,直接打西門進府多好,非要我從正門走。我受罪,您也受罪。”
“老奴寧願受這個罪,”長壽爺喘着氣道,“該有的規矩絕不能廢。”又道,“府裏的屬官們有事要禀報爺呢,爺有空去外書房見見他們吧。”
“不去。”周湛一口回絕。
“可是……”
“他們能有什麽事,”周湛冷漠道,“不過是想拿我做人情,又想着法子诓爺去配合他們罷了。一個個真以為爺是個傻的不成?!”
長壽爺嘆了口氣,“外面的事,也不是老奴能插得上嘴的,爺既然心裏有數,該盡快做決斷才是。”
沉默了一下,周湛才道:“我知道。”說着,他扭頭看看身後,卻正和那探頭探腦往他這邊瞅的吉光的視線撞在一處。
頓時,他那郁悶的心情就開朗了些許,回身沖着吉光招招手,一邊對長壽爺道:“想來你也知道,我半路收了個小厮,這些日子放在西山了,今兒才帶回來。就是這小子。”他伸手扣住跑過來的吉光的脖子,像拎小雞般将她拉到長壽爺的面前。
雖然讨厭被人扣着脖子,吉光倒也不敢在長壽爺面前放肆,只看着長壽爺一陣憨笑——周湛不禁覺得,若她真是一條狗,這會兒許就要吐着舌頭一臉讨好地搖尾巴了。
他不由就拿扇子遮着臉,一陣低頭悶笑。
長壽爺原還擰着個眉,可見周湛原本不快的心情,竟因這小子由陰轉晴,他不由就按捺下自己的不滿,皺着眉道:“這孩子,怕是沒受過訓,看着不大懂規矩的樣子。”
“是呢,”周湛放下扇子笑道:“還得長壽爺多費些神。”又道,“她叫吉光。”
長壽爺凝眉想了想,道:“眼下爺身邊并不缺人,我看先安排他到竈下做兩天,等過些日子,看着他的規矩和能耐,再看看安排什麽差事合适吧。”
周湛低頭看向吉光,見她忽閃着兩只大眼睛看着自己,一時倒也看不出來她對這樣的安排到底是個什麽态度,便挑着眉頭道:“也好,你是這內院的總管,她本就該歸你管。”
頓了頓,仿佛剛想起什麽似的,又道:“對了,我從外面請了個大匠回來,你跟外院的人說一聲兒,小心伺候着,千萬別怠慢了。”又道,“把西小院打掃出來,新來的那個許媽媽,就安排在那院子裏伺候吧。”
他垂眼看看吉光,“這小子跟我請來的大匠有些淵源,白天就叫她跟着你學規矩,晚上的時候就在那院子裏上夜好了,正好一舉兩得。”又看着吉光邪魅一笑,“這會兒就把她送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