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為丫鬟妯娌較勁
李家搬到秀水坊後, 李姝又認識了幾個小閨蜜。
李家左邊是戶部正六品主事張大人家, 張大人年過五旬,家裏的大孫女名喚瑤娘,和李姝同歲。李家右邊是正七品通政司沈經歷, 沈經歷年富力強, 三十郎當歲,家裏有兩個女兒,名喚梅娘和珠娘,一個比李姝大一歲,一個比李姝小兩歲。除了左右鄰居,不遠處還有國子監付監丞的次女, 名喚瑾娘。
多了這三四個小閨蜜,李姝的業餘生活一下子豐富了起來。
這一日, 李姝吃過早飯開始收拾自己,今兒她要去張主事家。已經冬至了, 李姝穿了一件銀紅色繡紅梅的小襖,下面配同色八幅裙子, 外面罩了件淡藍色大氅,頭上只簡單戴了兩朵珠花,戴上玉娘,步行往張家去了。
今兒是瑤娘的生辰,前幾日就給李姝下了帖子,邀請她去玩耍。肖氏給李姝預備了幾樣禮物,讓她自去張家。
到了張家, 有仆婦把李姝帶進內院。張家是三進的屋子,但家裏人口多,瑤娘住在正房西耳房裏。瑤娘帶着兩個妹妹招呼來客。
屋子裏已經來了好幾個官家小姐,有李姝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大家相互見過禮後,李姝呈上自己家的禮物。
“不過是個散生,平日姐妹們都拘束,好容易找個由頭咱們玩一日,你們倒這樣客氣,還帶禮來。”瑤娘客氣道。
李姝也笑道,“都是些小東西,姐姐不用客氣。我本來就是來玩的,今兒不吃好喝好玩好,我再不肯走的。”
大家都笑了,有個圓臉的小女娘笑道,“這是誰家的小姐,倒未曾見過,瑤姐姐給我們引薦一下。”
“這是才搬來的京兆府正七品李大人家的千金,叫姝娘,比我小三個月。姝娘,這是正七品太常寺博士王大人家的千金,叫洛娘,比你小一歲。”
李姝沖王洛娘笑了笑,二人父親官位相當,李姝年齡大一些,王洛娘主動上前行李,“姐姐好。”
李姝忙回禮,“妹妹好。”
在瑤娘的介紹下,李姝又認識了不少千金。
瑤娘的祖母張太太着兩個仆婦幫着伺候一幫千金,張主事官居六品,今日瑤娘請的都是低階官員家的小姐,最高的莫過從五品鴻胪寺少卿家的千金。
十幾個小女娘圍在一起玩耍,說些首飾珠寶、吃食點心上的話。
Advertisement
中途,張太太過來了一趟,見到一屋子小女娘,張太太歡喜道,“看到你們這一群花骨朵,我這老婆子都年輕了好幾歲。”
衆位來客忙給張太太見禮,張太太揮揮手,“都坐都坐,我老婆子也不知道你們喜歡玩什麽,瑤娘,把吃的玩的都拿出來招待你的小客人,缺什麽了,盡管去找阿奶。”
衆人忙謝過張太太。
張太太去了正房,她怕自己留在這裏大家都拘束。
衆人又開始嘁嘁喳喳說閑話,正說的開心,有人提議,“總說這些吃穿上的事情,未免無趣,咱們不如玩些有趣的吧。”
瑤娘是主人,她問道,“諸位姐妹有什麽有趣的呢?”
一位看起來比李姝要大些的千金說道,“不若咱們做些詩吧”。
立刻有人道,“我可不大通詩文,我阿奶說那是男人幹的事情。”
有人笑道,“那什麽好玩呢,外面怪冷的,又不能去院子玩耍,總不能搖色子吧。”
李姝忙道,“我有個小玩意,不知道姐妹們有沒有興趣。”
衆人笑道,“有好玩的還不快拿出來!”
李姝問瑤娘要了紙筆,畫了副升官圖,這些小女娘們哪裏見過這個,都躍躍欲試。
“哎呦,我都做到郎中了,比我阿爹官都大。”
“我又貶官了,唉~”
衆位小女娘玩的興高采烈。
熱熱鬧鬧的半天很快過去了,下晌,李姝帶着玉娘又回去了。走的時候,有幾家新認識的小女娘邀請她去玩,李姝都答應了。
等她主仆二人到了家,肖氏也從齊王府回來了。
肖氏今兒去見豆娘了,豆娘讓她趕快找媒人去提親,雙方年齡都不小了,不能再拖了。
過了幾日,肖氏正式遣媒人去嚴家提親。在齊王妃的撮合下,兩家火速定下了親事。換庚帖,合八字,下聘禮,走的異常快。
等李嚴兩家的親事流程走的七七八八,已經到臘月了。
進入臘月,肖氏異常忙碌。以前有張氏和鄭氏幫忙,她省了好大勁。
現在家裏全靠她支撐,且李穆川又升了官,各家同僚處走動,都要她張羅。好在李姝大了,可以幫她的忙。
進入臘月後,李姝把外面的交際活動都停下來了,她要幫肖氏備年貨,收拾屋子。李穆川同僚上下級、齊王府和嚴家的禮單由肖氏來定,李姝寫單子,母女二人一起出去采購。
家裏年貨由李姝定,包括收拾屋子、家裏人做新衣,肖氏都交給女兒來辦。
今年搬了新家,要走動的地方比往年都多,母女二人忙活了好久,勉強把重要的東西都備齊了。
臘月十八這一天,趙世簡又上門了。不巧的是,李姝帶着玉娘去買絲線去了。
肖氏奇怪,“簡哥兒,你們學裏又放假了?”
趙世簡不好意思道,“先生家裏有喜事,給大家放假了。”
肖氏道,“姝娘剛才出去買絲線去了,你且等一等。”
趙世簡躬身應了,“岳母,您忙您的,我就是來看看。”
肖氏笑着吩咐李氏,“給姑爺上茶,端到西廂房去。”
趙世簡一個人喝着茶,在西廂房東看看細看看。像賊一樣摸到李姝的卧房,伸頭看看外面無人,躺倒床上,翻兩個滾,把臉埋在李姝的枕頭上蹭了兩下。
怕肖氏發現,他又急忙起身,去書房裏正襟危坐。
還不到一盞茶的功夫,李姝回來了,趙世簡忙迎了出去。
李姝笑道,“都快過年了,我以為你年前不來了呢。”
趙世簡當玉娘不存在,“我天天都想來看看你。”
李姝嗔了他一眼,沒說話。二人先去正房見肖氏,李姝報備了自己買的東西和銀錢。
見過了肖氏,二人又回到西廂房。
李姝才把買來的東西規制好,趙世簡神神秘秘道,“妹妹上個月不是說要去二姐姐那裏,今兒去不去?”
李姝疑惑道,“這都快過年了,去不合适吧。再說,我去還行,你去......”
趙世簡笑道,“怕甚,我跟方二郎也是認識的。”
李姝猶豫道,“阿娘怕是不會答應。”
趙世簡拉着李姝去見肖氏,“岳母,姝娘說想去二姐姐家,我陪她一起去可行?”
肖氏搖頭,“快過年了,你二姐姐家定然也忙碌,去了不免添亂。況且,簡哥兒去了也不大合适。”肖氏沒好說你還不是我家正經女婿。
趙世簡道,“岳母,我們就是去看看二姐姐。二姐姐嫁去方家,岳父岳母肯定不好上門,二哥是舅子,更不好去,三郎又小,也就是姝娘能過去看看了。況且,岳父母和二哥去了,方家定然大張旗鼓招待,咱們看到的都是好的一面。姝娘是小姨妹,說是客不算客,說不是客又是娘家人,這樣才最能看出方家人的本性。”
肖氏想了半天,點頭道,“簡哥兒說的有理。快過年了,你們去看看你二姐姐日子可還過得去,不管看到了什麽,不要吵鬧。”
李姝忙點頭道,“阿娘放心,我就是去看看姐姐過的好不好,方太太那摳兒精,咱們不看着,姐姐又要遭殃了。”
肖氏罵她,“快些住嘴,那是你二姐姐的婆母,莫要胡說。”
肖氏讓李姝帶了幾樣點心,給了車馬前,讓趙世簡雇車,送李姝主仆二人一起去方家。
騾車颠了好些時候,終于到了方家。
方家大門是關着的,趙世簡去叫門。
一時,線娘來開的門。
見到是她二人,線娘高興道,“三娘子,三姑爺,你們來了!快進來,二娘子在家呢。”
李姝道,“先帶我們去見你們太太和大奶奶吧。”
線娘照做了,帶着二人去了正房,剛進入院子,線娘就沖西廂房喊,“奶奶,三娘子和三姑爺來了。”
方太太正在正房廳堂裏坐着,要過年了,哪哪兒都要花錢,花的方太太心裏直發抽。
見線娘帶了人來,方太太一看,是小兒媳娘家人。
方太太笑,“什麽風,把姝娘吹來了,連趙哥兒也來了。”
二人忙行禮,“見過方太太。”
麗娘聞聲從西廂房出來,一看妹妹和妹夫來了,高興道,“你們來了啊。”麗娘嘴拙,不知道說什麽,只高興地拉着妹妹的手笑。
方大奶奶聽到聲音,從東廂房出來了。進屋後,李姝二人又給方大奶奶行禮。
雙方寒暄過後,方太太道,“二郎媳婦,帶着你妹妹去你屋裏玩,中午別走了,在家裏吃飯。”
麗娘忙道,“謝過阿娘。”帶着妹妹走了。
線娘也跟上了,還沒進西廂房門,方大奶奶道,“線娘,你不去做晌午飯嗎?”
線娘道,“大奶奶,明兒才是二奶奶做飯的日子呢。”
方大奶奶頓了一下,道,“你不做,難不成叫我和阿娘去做嗎?弟妹,你也管管她,整日偷懶。我早上讓她給我洗衣裳,怎地到現在還沒洗?”
麗娘笑道,“大嫂,線娘剛才給我洗衣服呢。”
方大奶奶皮笑肉不笑道,“那讓她下晌給我洗吧。”
麗娘看着方大奶奶沒說話,線娘是她的丫頭,大房使喚的比她還勤。
李姝一看就知道原因,她假裝不知情,天真地問道,“二姐姐,大奶奶的丫頭呢?怎地不來服侍大奶奶,倒要線娘丢下你不管去服侍大奶奶?”
方大奶奶聽到李姝的話,臉一陣紅一陣白,她哪裏有丫頭,原來這些活兒都是她自己幹。自從線娘來了,她倒把線娘當作公用的丫頭,比麗娘使喚的還多。方太太睜只眼閉只眼,反正家務事是兩個兒媳婦輪流做,又不用她動手,她不管兩個兒媳婦之間的争端。
麗娘笑道,“妹妹,咱們進屋說話吧。”進屋前,她看着方大奶奶說道,“大嫂,晌午飯就辛苦您了。我妹妹來了,她小孩子家吃不了太多,就照比上次您娘家姐姐來的時候,線娘做的樣子就可以了。”
方大奶奶道,“家裏可沒甚好菜了。”
“這個不用大嫂操心,我讓線娘去買。”說罷,麗娘帶着李姝和趙世簡去了西廂房。
方大奶奶氣個仰倒。
方太太一見兩個兒媳婦娘家來人就躲,好菜好飯、茶果,哪一樣不要錢,每逢這時,她就讓兒媳婦們把娘家人帶到自己房裏去,要吃什麽,自己出錢吧。
方太太曉得兩個兒子的錢沒有全部給她。
今兒本該方大奶奶做家務,方家家務包括做飯、打掃衛生,還要洗方太太的衣服和自己房裏的衣服,妯娌兩個一人輪一天。輪到麗娘時,線娘一個人全包了,麗娘根本不用動手。線娘不光把麗娘的活兒全幹了,外帶還伺候方太太。方太太有人伺候,她不管那麽多。
方大奶奶心裏不平衡,都是方家媳婦,憑什麽你十指不沾陽春水,我整日像個粗使婆子一樣。不就是有個陪嫁丫頭,既嫁到了方家,就是方家的丫頭,你使喚得,我也使喚得。
哪知線娘性子烈,方大奶奶叫她十回,她有五回根本不動,剩下的五回,就算把活兒幹了,不是幹的毛毛躁躁,就是嘴裏嘀嘀咕咕,把個方大奶奶氣個半死。
為這,方大奶奶時常跟方大郎嘀咕,說這個丫頭不聽話,不如早日賣了買個聽話的。方大郎譏諷她,“你好大的臉,弟妹的陪嫁丫頭,你說賣就賣。弟妹是嫁到方家,難道她的陪嫁也是方家的?那你的陪嫁也是方家的?讓你娘家也陪送個丫頭,不就什麽都好了。”
方大奶奶氣個半死,她娘家親爹當日屈服了叛軍,後來被殺頭,沒牽連家裏人就是萬幸了,還陪嫁丫頭。
她不敢跟方大郎頂嘴,只得找麗娘主仆的茬。
方二郎這些年性子沒那麽急了,但也是個暴躁性子。麗娘溫婉,受了方大奶奶的排揎也不說話,默默承受。
線娘經常嘀嘀咕咕,方二郎不是瞎子也不是聾子,哪裏不知道大嫂欺負自家媳婦。
有好幾回,方二郎跟他哥說,讓大嫂別再為了丫頭的事兒找麗娘的過錯。方大郎嘻嘻哈哈打岔,“二弟,何必為了女人的事兒傷了咱們之間的和氣。”
方家妯娌兩個的紛争,就這樣越來越多。大到家裏來客買菜該誰出錢,小到該誰做飯洗衣。只要不讓方太太出錢,她一概不管。麗娘不說話,線娘沖在前面,她是個丫頭,怕什麽,你一個主子奶奶和我計較,也不怕掉了身份。
李姝進了西廂房後,擔憂地看着麗娘,“二姐姐,大奶奶家常都這樣的嗎?”
麗娘笑道,“妹妹不用擔心我,這都是小事。我不欲和她計較,不過是做頓飯洗件衣服的事兒。你們難得來,我高興着呢。簡哥兒別走,夜裏你姐夫回來了,你們一起玩。”
線娘把菜買回來後,方大奶奶憋着氣做了頓飯。中途,麗娘把線娘打發去給她幫忙,玉娘留在西廂房伺候姐妹兩個。
吃飯的時候,大夥兒都到了正房廳堂。方家男人都不在,趙世簡一個男孩子,方太太只得自己出面招待。
趙世簡忙道,“因姝娘要來看二姐姐,家裏二哥和岳父都不在,正好今兒學堂放假,我送姝娘來了。倒是打擾伯母了,還累大嫂做飯給我吃。”
方家婆媳道,“都是正經親戚,不用客氣。”方大奶奶見趙世簡說客氣話,也就沒那麽生氣了。
衆人都坐下了,線娘和玉娘二人服侍衆人。
作者有話要說: 26日入V後100個紅包,小可愛們快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