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賀高中闵氏說媒

李承業中了舉人後, 雖是副榜, 李家人也高興,這可是李家頭一個舉人。到了臘月,肖氏張羅着宴請了親朋好友, 李承業把自己要好的同窗也請了幾個過來。

李家宴請賓客, 秀水坊各家都派了人來吃酒席,李姝又要負責接待一衆官家小姐。

這一回,肖氏娘家來了較多人。除了肖氏的兩個兄長全家出動,連肖家二房的彭氏也帶着浪蕩子肖青榮來了。

說起肖青榮,他如今可發達了。他原不過是個浪蕩子,混到十七八了也沒人給他說媳婦。整日招貓逗狗, 認識了一大幫豬朋狗友。

一衆親朋以為他就要這樣浪蕩一輩子了,哪料到他不知怎地攀上了太子良娣平氏的兄弟, 如今在內務府管轄下的瓷器官窯裏撈了個管事當。雖不是正經官位,但油水豐厚, 把個彭氏喜得好懸沒飛上天。

兒子出息了,彭氏自然要揚眉吐氣。她原想求娶麗娘, 誰知道李家防她母子兩像防賊一樣。李家出了良媛又怎麽樣?李穆川還不是個小小的正七品。如今那麗娘也不過是嫁個小吏,哪比得上她兒子,攀上了貴人,平家可是實打實的豪門貴族,她兒子以後前途不可限量。

今兒到李家,她故意帶着兒子,原不過是為了争一口氣, 哪知肖氏仍舊對她淡淡的,彭氏氣結。

肖青榮如今很會看眉眼高低,他勸彭氏,“阿娘何苦到姑媽面前争這口氣,兒子是與平良娣的兄弟有些交情,可兒子又不是平良娣的兄弟。阿娘可別忘了,姑媽的女兒,是正經有封號的良媛呢,就算比平良娣差一級,可那是姑媽實打實的女兒。”

彭氏想了想,覺得兒子說的有理,“還是我兒有見識,我可知道什麽呢。原來想把麗娘說給你,你姑媽家沒一個願意的,我這不是為我兒出口氣麽。”

肖青榮笑,“阿娘說什麽呢,麗娘妹妹都出嫁了,還說那些作甚。”

在肖青榮的安撫下,彭氏不再四處炫耀,雖內心仍有不服氣,也老老實實跟着大房的龔氏和闵氏,在一衆女眷裏說笑,不出頭也不掐尖。

今兒二房大宴賓客,大房鄭氏母子也來幫忙招呼客人,李泗新夫婦更是要坐上席的。

李氏族人也覺得與有榮焉,李家如今出了良媛娘娘,又出了舉人,這一支算是徹底翻身了。李氏族人都希望李穆川以後能更發達一些,然後提攜族人。

李穆川在衙門裏時間久了,深知獨木不成林的道理。

那個頭先幫李穆川買果子的李承金,熱切地跟在李承業後面,幫他端酒杯,李承業衣服下擺沾了一些灰,他趕緊彎下腰幫忙撣掉,驚的李承業忙扶起他,“兄長,咱們兄弟之間,不需要那麽客氣。勞煩您幫我端酒杯,我就很感激了。”

李承金咧開大嘴,笑道,“兄弟不用客氣,你是讀書人,我大字不識幾個,能跟着你沾些文氣也是好的。”

Advertisement

李穆川在一邊笑道,“金哥兒,你們是兄弟,你不用太客氣。若讓外人看見了,不知道的以為二郎中了舉人,就不把族人放在眼裏了。”

李承金一拍腦袋,“看我,稀裏糊塗的,好懸壞了兄弟名聲。兄弟有什麽要跑腿的,盡管找我,我就剩一把子力氣了。”

李穆川點頭道,“你也坐下吃酒,有事情我自會差遣你,若不聽話,我也能打你板子。”

李承金搓搓手,“侄兒謝過叔父,叔父能教導侄兒,是看得起侄兒,侄兒心裏高興着呢。”

李氏族裏旁的子侄輩見他這樣谄媚,心裏雖鄙夷,又眼熱他入了李穆川父子的眼。

不說旁人,徐婆子就心裏不平,她兒子李穆淮老實,有什麽事不能叫她兒子幹,那金哥兒看着就是個油嘴,年紀又小,能幹什麽事。

徐婆子慫恿李穆淮也去給李穆川敬酒,李穆淮吓的掉頭就跑了,氣得徐婆子只罵他是個慫貨。

再說女眷那邊,麗娘回來了,她兄長中了舉,方太太心裏高興,自己掏腰包備了份厚禮。方大奶奶看的眼熱,免不了說酸話。

方大郎又譏諷她,“你兄弟若也能中舉,我也備份厚禮。何苦來,二弟妹如今哪裏是你能比的,人家姐姐是正四品良媛娘娘,兄長又中了舉,以後家裏一步比一步高,你家裏可有什麽呢?我若是你,定讨好了二弟妹,以後也多條後路。你不為自己想,也為大哥兒想想。”

方大奶奶回嘴,“都是方家媳婦,我還是嫂子,她做甚整日一副清高樣子。我為甚要去讨好她,我生了方家長孫,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她屁都沒生一個,難道還比我金貴?”

方大郎覺得她簡直不可理喻,翻了個白眼再也不理她。

方大奶奶生氣也沒用,麗娘還是帶着厚禮回了娘家。

讓人意外的是,英娘娘家兩個兄長也來了。上門是客,又帶着禮,李穆川總不能把人打出去。

鄭氏抿着嘴唇,根本不理他們。她把瑞娘抱的緊緊的,英娘的兄長們還想抱一抱,若不看今兒是李承業的好日子,鄭氏都想一口濃痰吐他們臉上。瑞娘這麽大了,外家人誰給她做過一件衣裳?如今見二房發達了,又想貼上來?也要問問她答應不答應。

李穆川夫婦只把英娘娘家人當普通街坊,不冷不熱的。

趙家今兒來了三個人,趙書良帶着趙世簡兄妹二人來了。吳氏已經過了五七,兄妹二人雖仍舊不大出門,但重要親戚也不能斷了來往。

李承業見到趙世簡後,拍拍他的肩膀,“簡哥兒,好好用功。你讀書比我強多了,明年再下場,定能中榜。”

李穆川也道,“簡哥兒,你二哥說的不錯。你讀書比你二哥還有靈性,不能埋沒了。你阿娘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你好好讀書。你有了更好的功名,才對得起你阿娘。姝娘和你妹妹,以後都要指望你呢。”

趙世簡點頭,“謝岳父指點,我定會好好讀書的。前兒我寫了兩篇文章,稍候還請岳父和二哥指點。”

李穆川笑道,“你們商議吧,我如今指點不了你們了。”

趙書良道,“親家這就是客氣話了,你若不指點他,難道叫我這個大老粗指點他。”

衆人都湊趣,“你們兩親家,一文一武,也是絕配了。”

兩人都笑了。自兩家定親後,李穆川改了以前的态度,對趙家和睦了許多。且女婿懂事又上進,對女兒又好,過往的都不再提。

自吳氏去後,李穆川嘆息趙書良中年喪妻,女婿年幼喪母,對趙書良和趙世簡兄妹都多了一絲憐惜之意,故此兩親家處的越來越融洽,雖文武殊途,也能說上些話。

肖氏憐愛地拉過慧娘,摸摸她的手,不是涼的,又問她早上吃的什麽。

慧娘已經很有沒有感受到母親般的溫暖了,她紅了眼眶,但今兒是二嫂家的喜事,她不能掉眼淚。眨了眨眼睛,把淚水憋回去後,慧娘笑道,“早上我和二哥喝的粥,配了幾樣小菜。”

肖氏摸摸她的頭,對趙書良道,“親家,孩子們還小呢,正在長身子。嫂子的五七也過了,親家看是不是讓他們兄妹不要再整日吃素了。把身子熬壞了,嫂子也不放心。”

趙書良沉吟了片刻後,點點頭,“親家太太說的有理,二郎,慧娘,你們的孝心你們阿娘都知道。以後不必再整日清湯寡水的,還照着以前的樣子。況且,若你們吃素,你嫂子也不好一個人單獨吃太好,你們就當為了你們的侄兒,以後莫要再死守着規矩不知變通了。”

兄妹二人都點頭應了。

李姝拉過慧娘的手,摸摸她的臉,溫聲道,“我給你們兄妹一人做了件家常穿的襖子,你回去的時候帶回去。大爺的尺寸我不曉得,沒敢貿然動手,你一會把大爺的尺寸給我,我也給他做件衣服留着過年穿。”

慧娘笑道,“多謝嫂子,我整日在家裏拿起碗丢了瓢,樣樣都幹不好,要不是有嫂子想着我們,哪裏能有新衣服穿呢。”

李姝拍了她一下,“叫姐姐。”

慧娘捂嘴笑。趙世簡站在一邊,靜靜地看她二人說笑,偶爾也跟着笑一聲。

李姝擡頭看了他一眼,發現他瘦了,大大方方地說,“二哥,你讀書也要仔細身子,莫要熬夜。”

趙世簡忙道,“姝娘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我長久不來,你在家也要好好的。”

衆人聽他兩個像老朋友似的說話,都覺得好笑,又怕臊着二人,只得忍着。

李穆川先開了口,“姝娘帶你妹妹去玩吧。”

李姝把慧娘帶到一群小娘子之間,衆人知道這是她小姑子,又剛剛沒了親娘,都讓着慧娘。特別是麗娘,慧娘和她也是熟悉的,李姝太忙,就由麗娘照看慧娘。

熱熱鬧鬧了一天,賓客們吃飽喝足各回各家。

李氏族人臨走的時候,李穆川叫住了李泗誠。

“叔父,如今家裏可有愛讀書的孩子?若是有天資,侄兒願意培養。”

李泗誠道,“川哥兒,你說的也是我所想的。咱們李家,單你這一支起來了,還是太孤單了。族裏倒是有幾個機靈孩子,只是父母都是勉強掙口飯吃,哪裏有精力培養。你若是能提攜一下他們,也能給二郎尋兩個好幫手。”

李穆川道,“叔父說的有理,若真有天資,還煩請叔父送他們來,我考考他們,埋沒了太可惜了。”

不說叔侄二人在讨論家族大計,那邊,李姝也正在送客。

趙家是最後走的,李姝把新作的針線用包袱包好,讓趙世簡背着,又把幾樣點心打包,讓慧娘拿着,還囑咐慧娘要置辦哪些年貨。

趙書良笑道,“姝娘賢惠,親家太太養的好女兒。”

肖氏客氣道,“這都是她該做的,親家不要嫌棄她年紀小手藝差就行。”

賓客都送走後,李家一家人都累的夠嗆,随意洗漱一番都睡了。

過了兩天,肖氏娘家二嫂闵氏忽然上門了。

肖氏稱奇,“二嫂怎地有空過來了?”

闵氏笑道,“妹妹整日忙,我還怕擾了妹妹清靜呢。”

姑嫂二人說笑了一番,嚴氏和李姝也出來見二舅母。

闵氏看向嚴氏,“二郎有福氣,娶得賢妻。”

嚴氏笑道,“二舅媽誇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闵氏言歸正傳,“妹妹,你們大房的大郎,如今可有媳婦了。”

肖氏一聽,知道是說媒的,忙道,“還沒有呢。英娘沒了,大郎心裏難過。瑞娘又小,他怕娶了後娘孩子受委屈,故而拖了兩年。我大嫂子倒是着急呢,但皇帝不急太監急,他自己不上心,也沒用啊。”

闵氏道,“總是這樣也不是辦法,瑞娘要是個男孩也就罷了,總不能沒個傳香火的吧。”

嚴氏道,“二舅媽今兒來,可是有好人選要推薦?大娘都急的快上房了,可一時半會的,哪裏有好人選呢。有些嫌棄大哥是二婚,還有那糊塗人家,覺得大哥命硬,小小年紀爹沒了,才娶了媳婦又克死了。家裏太不成個樣子的的,大娘又看不上。”

闵氏道,“什麽克不克的,那都是糊塗人的糊塗想法。我這裏倒是有個好人選,說給妹妹聽,妹妹要是覺得好,就幫着帶個話,若是妹妹覺得不合适,也就罷了,全當我今兒來擺舅媽的譜來了。”

肖氏笑,“我倒希望二嫂天天來擺譜,可惜二嫂一年也來不了兩趟。”

闵氏笑了一會,言歸正傳,“我說的不是別家,就是咱們族裏永大嫂子家的二娘子。”

肖氏出嫁二十年了,娘家很多族人都不記得了,想了一會才想起來,闵氏說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年岑哥兒洗三禮上,因害怕自己寡婦身份不吉利,獨自守在姜氏門外的方氏。

“永大嫂子家的二娘子多大了,怎地不說個頭婚?卻願意做後娘?”

闵氏笑道,“我就猜到妹妹會這樣問,全娘今年16了。跟妹妹說實話,全娘長的倒是不差,就是性格剛毅了些。她小時候沒爹,養成了個厲害性子。不過她厲害歸厲害,倒不是不講道理。永大嫂子青年守寡,一個人拉扯兩兒兩女四個孩子,如今其餘三個都有家有小了,全娘是最小的。別人家16歲都有孩子了,她還沒個着落呢。”

肖氏沉默不說話了。

闵氏又道,“全娘為人是不錯的,心性堅毅,又能幹。頭先也有人給她說二婚,那家裏婆娘死了,留下個男孩,且家裏也一般。永大嫂子都要答應了,全娘自己不答應。她說反正是做後娘,為甚不挑個更好一些的人家。你家大房的大郎,我看着還不錯,想牽這個紅線。”

肖氏斟酌了一下,道,“我去問問我家大嫂子,成不成的,過幾日我回去看看阿娘,再給二嫂回話。”

闵氏笑道,“這是應該的,說媒說媒,誰也不包說成的。”

姑嫂二人又說笑了一番,闵氏在李家吃過中飯,自行回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可愛們,今天紅包繼續,快來呀~

——————————————————

新坑《賣油娘與豆腐郎》,求預收藏~~感謝在2019-11-26 14:38:27~2019-11-27 13:12:0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游手好閑妞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20380972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