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韶南出馬

隔天一早,韶南帶着兩個丫鬟趕到,與父親會合。

崔繹其實挺擔心韶南出門把自己,不,把她的琴丢在縣衙,尤其這一次,這麽大的個熱鬧,不跟去瞧瞧實在可惜。

幸好燕韶南挺夠意思,臨走還帶上了他。

等到了江邊,燕如海把情況一說,崔繹才知道,前世燕如海頂着巨大的壓力查案,一點兒面子不給郭濤這個正四品留,并不是他性子耿直不阿,非要還原案子的真相,竟然是因為自己的原因。

過後趙曦沒有同自己說還有這麽一出,而燕如海,是不是覺着已經償還了他的人情,從此兩不相欠,就與魏國公府漸漸沒了來往,最終相忘于江湖了?

啧,還真是可惜。

其實對于名聲,當年的他并不如何看重,黃襄敏為人剛愎自用,尋仙問道之争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黃襄敏不願意自己這等勳貴插手朝廷事務,借此排除異己罷了。

皇帝羽翼漸豐,不可能容忍他繼續顧命下去,黃襄敏卻不知收斂,最終他自己沒落着好下場,還使得奸相上位,往後十年內亂,禍端皆在此人身上。

這麽一走神,想的就多了,等小公爺拉回思緒,才發現屋子裏靜悄悄的無人說話,只時不時傳來翻閱紙張的聲音。

隔了好一會兒,不知哪一個丫鬟道:“小姐,這幾份口供也給您放到桌子上了,計書吏說,縣尊要審的人今天就能審完,您有什麽額外的問題要問麽?”

韶南“唔”了一聲:“等我先看完。”

咦,燕如海為什麽特意把女兒接來幫他看口供?崔繹暗暗納罕。

但是沒人給他解惑,韶南一直看了足有兩個時辰,方才放下案卷。

椅子一聲輕響,應該是她站了起來,衣裳沙沙,這崔繹就辨別不出來了,跟着她自鼻腔裏發出了一聲低吟,悠長而纏綿,叫人聽着心跳加速,幾有面紅耳赤之感。

這真是靡靡之音啊,還好他早就沒有這份心了。崔繹忍不住胡思亂想。

其實韶南只是坐得時間久了,腰背酸痛,擡手伸了個懶腰而已。

Advertisement

檀兒還在旁邊等着送案卷回去,見狀好奇地問:“小姐,您都看完了,可有發現?”

“這些證詞,管中窺豹啊。我得去船上瞧一瞧。”她決定了的事,便立刻付諸于行動,“你把卷宗送回去吧,順便叫櫻兒來幫我換套男子的裝束。”

檀兒把桌子上那一堆口供歸攏好抱走了,櫻兒笑嘻嘻自外頭進來:“小姐,您穿男裝可瞞不住明眼人。”

“沒事,來,幫我一下。”

跟着崔繹就聽旁邊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這動靜剛響了一瞬便停下來,燕韶南聲音忽近,似是探頭在古琴上方,不知瞧什麽。

“差點忘了,櫻兒,你去找個屏風來。”

“啊?小姐,這我上哪兒找去呀?”

“那算了,就這麽着吧。”停了停,她聲音逐漸遠去,那小丫鬟亦步亦趨追在她身後,“小姐,你沒事把琴蒙上做什麽?”

“子曰:非禮勿視。”

“啥?”

“你這櫻兒,咋那麽多問題,我沒事閑得慌行不行?”

崔繹這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心裏微哂,搞什麽,他又看不到!不對,他又不稀罕看!

前世丫鬟環繞,什麽樣的美人他沒見過!燕韶南這麽一個剛十六歲的小姑娘,至于防他像防賊似的麽。

不過到底朝夕相處這麽多天,說不好奇對方的長相是假的。

兩個小丫鬟時不時的恭維崔繹都沒當真,前世他聽過肉麻的奉承話實在太多了,颠倒黑白,多離譜的都有,按說老天爺給了一個人聰明的頭腦,往往再吝啬于給她美麗的外表,燕韶南無疑是聰明的,這點崔繹已經有所感覺,而且她的性子也非常有趣。

比如說,對方明知琴弦有異,卻從來沒有為難過他,這份從容實在難得,就連年輕時的自己不是還趕緊請了景善道長回去驅邪麽。

再比如,她好像從來沒想過找個前程似錦的男人嫁,往後憑夫貴,憑子貴,餘生只要把內宅打理好了,自然有人為她遮風擋雨。

還真是與他曾經認識的那些女子都不一樣。

這麽一想又想遠了,等他回過神來,韶南已然換好了衣裳回到桌案前,把古琴拿起來,斜着抱在懷裏。

“小姐,你上船也拿着琴啊?”

“嗯。走吧。”

崔繹跟着她先去找了燕如海,燕如海聽說女兒要上船去親眼看看兇案發生的現場,竟然沒有反對,只道:“你等等,我再叫上白典史和計航,叫他們幫你遮掩一下,你不要開口說話,裝作和阿德一樣都是長随。”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崔繹覺着自己好像忽略了點什麽。

一行人上船察看現場的過程對崔繹而言十分乏味。

當初馮全的死轟動一時,死因以及兇手他都知道,而今親歷,他真正想聽的是燕如海在查案時如何抽絲剝繭,撥開重重煙霧,找出真兇的過程。

但大約是因為還有提刑按察司的人在場,這一路都很少有人說話。

尤其是韶南,默默随行,一語未發。

直到最後,他們把上面三層都看遍了,有人問了句:“燕大人要不要再去看看屍體?”

燕如海似是沒聽清,猶豫着重複:“要不要去……”很快又回答:“去吧。”

不對,不是沒聽清,他是在征求另外一人的意見。

燕韶南?不會吧!

這個猜測令得崔繹暗吃了一驚。

太有可能了,他自忖看人還是有幾分眼力的,前世偏在燕如海身上走了眼,都一張桌上吃飯喝過酒了,還覺着他是個老實頭。後來燕如海屢破奇案,又毫不留戀地辭官回鄉,這成了他遠赴海外時心中最大的遺憾,難不成屢破奇案的根本不是燕如海,而是他的女兒燕韶南?!

啧,燕如海做了幾年斷案高手來着?

有五六年吧,五六年之後燕韶南都多大了,她難道一直守着父親,最後年紀漸長,擔心再也瞞不住了,才不得不叫父親辭官歸隐?

崔繹胡思亂想的工夫,突然聽到周圍接連響起幾聲抽氣低呼,似是衆人受到了極大的沖擊與驚吓。

就連韶南也跟着低低“啊”了一聲。

他後知後覺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是衆人看到屍體了。

馮全的屍體未經縫合,胡亂堆在棺材裏,本來就血肉模糊,一塊塊撕扯得不成樣子,又放了這麽些天,向外散發着臭氣,既恐怖又惡心。

燕如海只覺頭皮發麻,心裏別提多麽後悔帶女兒來看這個了,趕緊擺擺手,示意提刑按察司的人快把棺材蓋上。

好一會,他才說得出話來:“可有仵作看過?”

對方似是很滿意衆人的反應,帶着幾分得意道:“不但看過,還仔細地扒拉過了,本來想和你們歸川府的辛刑書探讨一番,可惜他沒來。”

燕如海小心留意韶南的反應,哪有空理會那人的心思,直接問道:“結論呢?”

對方在提刑按察司也是個小官,未将燕如海這七品縣令看在眼裏:“燕縣令想知道,可以去跟我們郭大人要驗屍報告看,其實不用仵作驗屍,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屍體要變成這樣非人力可為,這船尾還留有深深的爪痕,多半是妖物作祟,聽說馮掌印此行是為擒龍,哼哼,因此惹來對方報複也說不定。”

看來郭濤己經給手下人定過調了。

燕如海沒有反駁,回頭示意韶南:差不多可以回去了吧?

韶南卻與旁邊的計航悄悄說了句話,計航輕咳一聲:“大人,不如咱們去下一層看看吧。”

那提刑按察司的官兒怔了怔,皺眉問旁邊的同伴:“下面還有一層?”

他來船上一天多了,竟沒注意腳底下是中空的。

同伴回道:“底艙一般放雜物,馮家這艘船這麽大,下頭肯定要裝不少石頭,船身方能穩住了。這都與咱們的案子沒有關系。”

燕如海不聽他們的,直接叫人打開了艙板。

下面空間很大,果然放了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除了那些壓艙的大石頭,最顯眼要屬一個碩大的精鋼籠子,圍欄差不多有小臂粗,一看就十分結實。

籠子門敞開,裏面是空的。

不用燕如海提醒,那官兒主動吩咐:“去問問馮家人,這籠子是做什麽用的?”

問話的人去的快回來的也快。

“馮老爺說是馮掌印吩咐叫準備的,苦能生擒了那條蛟,便請栾仙師将它封印了,關到這裏面。”

那官兒口氣微嘲:“想的到挺長遠,栾仙師眼下是自身難保了。”

馮全活着,不管人前人後他都不敢如此,可那老太監不是己經變成一堆爛肉了嗎?

韶南沖父親點點頭,示意直到此刻船上該看的都己看過,其它等回去了再說。

等下了船,沒有外人跟着了,燕如海忍不住道:“韶南你別怕,人死之後無知無識,肉身早晚都要腐爛,最後化為塵埃。”

韶南臉還有些蒼白,聞言搖了搖頭:“我沒事,爹,您得去跟趙通判把他那邊的嫌疑人口供要來看看。”

“然後呢?”

“看情況吧,可能需要找那辛三少聊一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