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面粉難求

陸春歸皺了皺眉頭,陸春喜這麽跳出來反對, 本在她預料之中。

不患寡而患不均, 本來可以跟自己搭檔幹活的人突然說不幹了,擔子全都落在自己身上, 誰能樂意?

但是挑柴摘豬菜這樣的農活, 她确實是幹不來,再說做這些農活肯定也不如她做小吃掙錢。

“話不能這麽說, 我掙錢首先是為了還債。阿爸難道是我一個人的阿爸?你們怎麽不掙錢來還債,怎麽不掙錢來辦阿爸的後事我們這同樣都是為家裏辛苦打拼, 只是分工不同。”

陸春歸慢條斯理地說着, “分工不同,其實都是一樣在為家裏幹活,只不過我掙的是阿爸的喪葬費,春喜春燕你們掙的是家裏的生活費。如果因為我不掙生活費,就得給家裏交生活費, 那阿爸的喪葬費, 你們是不是也得承擔?這樣才叫公平。”

陸春喜沒話說了。

“喪葬費和生活費, 哪一個費用更高?我現在承擔了最重的部分, 這已經是不公平了,所以我必須要去做別的營生來掙錢,這點你們就不用多說了,反正挑柴、摘豬菜、挑水這些活我是不幹的。”

陸春歸站了起來, “這件事就這麽定了, 以後, 我們就各自出力,都為家裏的生活過得更好而奮鬥。大姐,你真的不用覺得不公平,就我這幾兩力氣,去挑柴也幫不上什麽忙的,別撐不住暈倒在路上,你還得費勁把我給背回來。”

陸春喜心裏還是不樂意,可阿公不說話,阿媽也沒再提出反對,他們好像都已經默認了陸春歸的做法。

陸春喜有些茫然,陸春歸為什麽這麽能說會道,把阿公和阿媽都騙得團團轉,就連她也隐約覺得陸春歸說的好像是對的。

陸鑫此時已經把那半熟不熟的野果子給吃完了,但他不像往常那樣直接抓住陸春歸的衣服,鬧着讓她去摘野果子給她,而是好奇地看着陸春歸,突然間昂起頭問,“二姐,阿公說讓我去上學,你說去上學好嗎?”

陸春歸腳步一頓,随即摸了下陸鑫的頭,“當然好呀,你好好上學,将來考上了大學,每個月不用出海打魚,就有工資領,可以買很多好吃的呢。”

“真的,那我就去上學!”陸鑫收回了目光,喜滋滋地對陸阿公道,“阿公,那我以後就去上學!”

陸報國點點頭,看陸春歸的眼神多了一份審視。

陸二嬸則很不是滋味,怎麽覺得自己辛苦養大的兒子被人拐走了,上不上學這種事情,陸鑫竟然要問陸春歸的意見?

什麽時候起,陸鑫竟然覺得陸春歸的想法有那麽重要了,陸春歸說應該去上學,他就乖乖地去上學?

Advertisement

陸春歸可不管陸二嬸是怎麽想的,陸鑫十歲了,竟然還沒上學,陸家是想整一個文盲出來嗎?她當然是支持陸鑫去上學的,就連她自己,也想去學校上上學,或是找個老師什麽的掩人耳目。

因為她識字,她可不想裝一輩子文盲,一旦有合适的機會,她得展露出來。

而她為什麽突然識字了,也得找個借口吧。這可不是古代,一句“夢裏有人教”之類神神怪怪的說法就可以混得過去的。

看看陸春歸陰謀得逞,竟然可以不用做家裏的活,陸二嬸覺得她礙眼極了,這待遇竟然比自己還要好,她這個當阿媽的還得做飯給一大家子人吃的,這一家人吃得不可少。

陸二嬸忍不住陰陽怪氣,“春歸,你可別把做糕點當成是什麽容易的事。我看你去哪裏弄面粉和糖。還有,你要是再借債,那也是你自個兒的債,可別整到一家人頭上來。”

陸春歸沒理睬陸二嬸,面粉去哪裏弄?她有錢,她還怕弄不到面粉嗎?辦後事借的錢難道是白借的嗎?要不是為了弄點資金在手裏,她才不會挺身而出主動承擔下陸海康的後事呢。

這就相當于借高利貸吧,為了弄到點本錢,那些為了辦後事付出的就算是利息好了,雖說這利息有點高,但是也給她帶來了好處,以後可以大大方方地掙錢,不用擔心得把掙回來的錢上繳給家裏。

陸春歸以為做些糕點的原材料很容易,沒想到第二天就被現實打了臉。

陸春歸的想法是,沒有烤箱,做面包之類就別想了,不過還是可以嘗試下做蛋糕,蛋糕用鍋蒸也是可以的。實在不行,就做些油條、煎餃之類的。

這些前世對她來說再普通不過的東西,放到這個年代,都是極受歡迎、讓人稀罕的美食。

可陸春歸很快就知道,為什麽油條這樣的東西都讓人稀罕,因為原材料太難得了。

陸春歸先去了鎮上的糧所,一問,大米1毛3分7厘一斤。

這個價格,陸春歸摸了摸褲兜裏的錢,覺得自己還是挺有錢的。

不過,“1毛3分7厘?怎麽還要厘,這怎麽找得開?”

糧食的大嬸看了看顯然是第一次來買米的陸春歸,“怎麽找不開了,有誰買米是一斤一斤地買的?都得按一百斤來買。這裏一袋就是一百斤,不拆開賣,11塊3毛7分錢一袋米。”

大嬸看看陸春歸的身後,沒有其他人跟着,“你一個人來?你扛得動嗎?你家大人是咋整的,咋讓你一個人來?”

陸春歸問大米是随口問問的,她當然不會買100斤大米回家,“那面粉是多少錢一斤?”

“那要看你要啥樣的面粉了。精白1毛7,普通的1毛4,糯米粉是兩毛三。”

那也不貴。

陸春歸想了想,“我先拿10斤精白,10斤糯米粉。”

她先賣些面點,也不需要太多。

再說多了她也扛不回去,她走回村裏,那可是全憑兩條腿的呀。一次絕對不能多扛。

大嬸伸出了手,“拿來。”

陸春歸從褲兜裏數出了四塊錢,遞給糧所大嬸。

那大嬸接過了錢,又問道,“還有呢?”

陸春歸愕然,“不是剛好四塊錢嗎?您給數數。”

大嬸翻了翻白眼,“我不是說錢,你的糧票和購糧證呢?”

陸春歸有些傻眼了。她記憶裏,1985應該是逐漸放開糧食買賣市場了,難道是她的記憶出了偏差,實際上并不是?

“還要糧票和購糧證?”陸春歸問道。

“那當然了,我這裏可是糧所!”大嬸自豪地答,“你要是沒有糧票購糧證,你來糧所幹啥?你應該去集市啊,那裏有議價糧!”

陸家是漁業戶口,沒有口糧,哪來的什麽糧票和購糧證。幸好還有集市可以買。

陸春歸松了口氣,有地方買就行。

她就說嘛,她記得85年不用票也可以買糧食了,記憶是對的,但是她來錯了地方。

大嬸一看她的神情就明白了,把那四塊錢甩回給她,“拿去吧,你有錢也沒用,沒有購糧證,就是不賣給你。這真是,不知道是哪家的大人,讓孩子出來買面粉都不說清楚的。”

“議價糧還有議價糧?市場上有大米賣?”陸春歸眼前一亮,“那有面粉嗎?”

大嬸笑了,“大米肯定是有的,只要你有錢,舍得花錢,肯定就能買到大米,不過比在糧所的貴多了,要不怎麽叫議價糧呢?不過,你想買面粉,那可真得靠運氣了。”

陸春歸謝過了她,一路打聽到了集市。

集市不大,連固定攤位都沒有,賣東西的人把籮筐放地上,就是一個攤位了。

陸春歸四下張望,看見了兩個賣大米的大嬸,兩人跟前都放着一袋大米。

陸春歸問了下價格,兩個人賣的大米看起來都差不多,價格也保持一致,2毛1一斤。

糧所裏才1毛3、1毛4!這裏直接就2毛1了,這都賣得比面粉還貴啊!陸春歸忍不住在心裏感嘆。

所以城鎮戶口就是好啊,人人都想弄個商品糧戶口,這樣一家人能省好多錢呢。

“你們沒有面粉?有沒有面粉賣?”陸春歸問,別說是2毛1,就是1毛2的大米她也不會買,她需要的只是面粉。

兩個賣米的婦女看着陸春歸笑了。

一個婦人笑起來就是一口黃牙,“哎喲,那有錢人才吃得起的稀罕玩意兒,我這裏怎麽會有?這都是家裏田裏種出來的糧食,交了公糧還剩一點,這才挑出來換點錢花。小姑娘,你來錯地方了,要買面粉,你得去糧所啊。”

陸春歸搖了搖頭,“我沒有購糧證。阿姨們,你們知道在哪裏可以買到面粉嗎?”

另一個婦女,頭上包着塊頭巾,看了看陸春歸。這小姑娘生得漂亮,就算是蹙着着眉頭,顯得愁苦,看着也不讓人反感,反而讓人替她揪心。

她低聲說道,“面粉也不是沒有,久久會有人把家裏不吃的面粉拿出來買。面粉貴,大米便宜,有些人家裏人口多,吃不飽,就會把面粉換成大米。你想買面粉,得等。”

陸春歸又好似看到了亮光,“那得等多久?經常有人來賣面粉嗎?”

“這誰知道呢?有時候等半天就有人來了,有時候等上十天半個月才有。”

陸春歸很是失望,難怪那糧所的大嬸說想在市場買到面粉,那真的是全靠運氣了。

陸春歸心頭沉重,這條致富路,比她想象中的難走啊!

她擅長縫紉,想做成衣賣,可是根本沒路子弄到布票,小村落漁民家庭怎麽可能拿到布票,更不可能拿到縫紉機票。

她會做面食糕點,可竟然買不到面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她再厲害,再怎麽有前世生活了一輩子的經驗,沒有原材料,她也生産不出東西來。

陸春歸抱着一絲希望,就這麽在市場尋了個角落就蹲着看着,想看看能不能運氣好遇上一個來賣面粉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