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深藍在夜幕中即将褪變成淺色,繁星也開始遮掩自身的璀璨,整個京都卻仿佛仍未睡醒,一片寧靜。經過了浮華喧鬧的夜晚,市裏坊間的居民更願意養足精神,直到天空發亮時再走出家門,開始他們一天的忙碌。偶爾的幾聲雞鳴狗吠,打破了夜色的沉寂,卻擾不了大多數人的好眠。

不多時,寬闊的朱雀大街上隐隐有了點點燈光,依稀可見幾個侍從手執細紗燈籠,簇擁着騎在高頭大馬上的人向前走來。

馬上的人叫晁微,是位年逾四十的女子,舉止雍容,保養得體。她此刻正是前往宮城上朝的。今天對她來說應該是意義非凡的一天,在此以前,她在金紫光祿大夫的位置上待了七年,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侍奉帝王。她的老師古稀之年致仕歸家,臨行前向聖上推薦她升任中書令,不出意外的話,今晨诏令就會從朝堂下達到三省六部了吧,一想到這裏,晁微的嘴角邊便隐隐有了笑意。

路邊開始有面餅的香味散播開來,在空曠安靜的街上顯得尤為濃郁。那是胡餅特有的香氣,中原的漢人做不來的。京都繁華榮盛,是不同地域的人為之向往的地方,而胡人最是精明,店鋪酒肆總是開到最晚,食店或是面餅攤也總會很早開張,專等着做朝官們的生意,即便她們并不怎麽光顧。

許是今日的心情格外不同,晁微頓了一下,朝右側散發餅香的源頭望去,“很久沒吃了呢,去買一份吧。”她淺淺笑道。

侍從得令,其中一個便跑了過去,其他的便駐足稍停。街上突然刮起風來,吹得兩邊高大茂密的榆槐沙沙作響,讓初夏的季節陡增寒意,四圍不知怎的竟充滿了肅殺之氣,一聲斷喝從空中傳來:“晁微拿命來!!”

幾個侍從措手不及,手中的燈籠全被暗器擊滅在地,模糊的視野裏,刺客仿佛從天而降,飛身向晁微處襲來。侍從奮力拔刀相向,暗夜裏利刃閃閃,血腥味肆意蔓延。

賣餅的女子驚聲尖叫,呼喊聲、砍殺聲驚動了四面八方,巡守的士兵敲了鑼,舉了燈籠燭火,奔走相告。京都在這一時刻突然清醒了。

報曉的晨鼓響徹天宇,金紫光祿大夫晁微在上朝的路上被人刺死,京都一片嘩然。晁微身邊的六個侍從死了四個,兩個重傷都是奄奄一息。而帝國未來的中書令則仰躺在哀哀嘶鳴的駿馬的背上,一動不動。她的朝冠早已滾落在地上,一把三寸的利刃穿透了她的咽喉,鮮血從身下蔓延開來,浸黑了身上的紫羅袍,以及腰上佩着的金魚袋。

晁微從來都是個美人,什麽時候都會将儀态和形象放在第一位,可是此刻卻張大了嘴,散亂了頭發,睜裂了眼睛,說不出的猙獰恐怖。她身下的那匹馬在主人遇刺之後,徘徊幾步便轉頭沿着朱雀大街緩緩朝前走去,一直走到宮城大慶門,仰頭長嘶不去。

年輕的帝王此刻已戴了九龍五鳳朝冠,身着龍紋織錦黃袍并白绫裙襦,乘了禦攆正往紫宸殿上走,突然得了消息,異常震驚,當下辍朝不政,調轉回了後宮。衆人皆知,晁微于當今聖上來說,不僅是可以倚重的臣子,還是她的良師益友,伴她多年。故而聽到此事,今上震驚之餘竟不顧天家威儀而掩面而泣,身後衆人無不跟着傷心痛哭。重臣上朝被刺乃是一樁驚天大案,別說本朝,就是放在前朝也是絕無僅有,聖上傷心過度,不肯視朝,無奈昭德太後替其出面下诏“凡擒獲刺客者,賞錢一萬貫,授六品官,隐匿者族誅!①”

京都衙門迅速介入,朝廷同時派了神策軍和龍武軍②挨家挨戶展開搜捕,一時間京都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此後京官上朝時間便延後一個時辰,三品以上兼有羽林衛護送,可即便走在天色透亮的清晨,依然抹不去膽戰心驚,恨不能躲在府裏不出來,又或是睡在朝房裏不必回去了。

帝王悲痛不已,連日辍朝,昭德太後蘇氏不得已坐于帷幔之後聽政執事③,随後下诏追贈晁微為太傅,谥號“文忠”。到了出殡那日,诏令百官相送,誦經祈福的僧尼道人成百上千,并有神策軍列隊成陣自京都行至平陵,綿延百裏,聲勢浩大,堪比宗室國親。

……只是,此後人們談起長眠地下的晁大人時,說的更多的卻是這場隆重壯觀的葬禮,她被刺的凄慘和民衆的恐慌則漸漸地淹沒于京都繁華惬意的美夢裏……

作者有話要說: 備注:

①原話是這樣:“凡擒獲刺客者,賞錢一萬缗,授五品官,隐匿者族誅。”唐朝時宰相武元衡上朝的路上被一幫刺客殺死,連頭都被人拿走了,話說我當時看到的時候相當驚訝,……治安不好啊。然後經過各種修改加工再加工,女尊國的晁大人就這樣挂了。武之死是因為政治原因,有興趣請自查。那麽晁之殇又是為什麽呢,親們猜一猜吧。溫馨提示一下,本文主打女尊言情,雖然也有那麽一絲絲的政鬥權謀。還是那句老話,你猜得到開頭,未必猜得到過程,你猜得到過程,未必猜得到結局啊。

Advertisement

②本故事的設定裏,神策軍、龍武軍、以及神武軍什麽的都屬于皇城禁衛軍,你可以把他們全部叫做羽林衛。其中龍武軍這一支,都是男兵,除了守衛朝會階陛,還督攝飛騎儀仗,也就是傳說中的皇家儀仗隊,所以啊,這裏面基本都是帥哥。

③後宮到底能不能幹政呢,即使規定不能,但中國歷朝歷代沒少出現這種事情。本文雖是女尊,但故事設定的社會制度對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按照慣例,後宮二品之上,只要皇帝允許,可以适當輔政,若是帝王年幼,原則上由太後臨朝聽政,到成年時還政即可。當然,也有霸着一直不還的可能,呵呵呵。 坐在禦座上主政的太後,畢竟是內命夫的身份, 在重臣前面好歹得設置點屏障啥的,主要是告訴大家前朝與後宮還是要區分的。

其他:

為了避免把親們攪和糊塗,我在這裏簡單說明一下,這個故事是女生子女尊架空。本人基本寫作無思維,沒辦法想出一整套全新的社會體系,除了遵循女尊男卑的社會體制外,本故事中出現的社會經濟狀況以及人文背景依據的參考以中國古代唐宋時期為主,以明清時期和其他前輩的作品以及各種胡編亂造為輔,所以沒有任何精确性可言,千萬不要深究。本故事其中一部分背景設定延續了舊坑《豆腐娘子蔥花郎》,此處再不羅嗦,詳情請自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