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上元節觀燈出事
傳話的聲音剛落,蘇蘇提裙進了屋。
“太子呢?”李思沖問道。
“這幾日,宮裏應酬太多,他不想我一個人孤零零的,就把我送到這兒了,太子妃還等着他呢,我就沒讓他進來,也省得大家拘禮。”蘇蘇低頭含笑,但卻掩不住眼神的憂傷。
林靜宜拉過蘇蘇,“正說起你呢,不知道你怎麽過年,這下好了,這樣相聚過年才有意義。歡喜,快去多拿一副碗筷來。”
歡喜應聲出去,嘴角難掩喜悅之色,玉娘像小尾巴一樣跟着他出去。
“我去讓廚房再加幾樣菜。”李思沖說着也出門。
“太子妃對你可好?”林靜宜小聲問。
“還好。”蘇蘇點頭。
“我可是警告過太子,若他對太子妃太過冷淡,會讓你處境很為難的,你要想得開。”
“好妹妹,我不在意,我已經沒什麽好遺憾的了。”
“看你說的什麽話,不過,蘇蘇姐,”林靜宜想告訴她,今年七月就是李重俊的死期,可這太殘忍了,何況是過年的時候。她心裏掂量了下,又改了話題,“今日可是新年頭一天,不說傷心的話題。啊,今日我們三個女人一起睡,來個徹夜長談怎麽樣?”
蘇蘇微笑,林靜宜臉上雖也笑,但對于一個知道死亡就在眼前的人來說,她不知道自己是該笑還是該哭。若你知道你的死期将至,你會選擇做什麽呢?
林靜宜有孕在身沒能去成洛陽,但李思沖唯一的弟弟攜全家來長安小住了三五日,這讓李思沖特別激動,因為對林靜宜死亡預言的篤信,讓他變得對一切人和事都格外珍惜留戀。今年這個新年過得最有年味,林靜宜也暫時擯棄了宿命感的惆悵,純粹開心了好幾天。
正月十五轉眼就到,上元之夜長安城裏各種彩燈争奇鬥豔,安福門外高懸燈輪,衣以錦绮,飾以金玉,燃燈五萬盞有餘,簇之如花樹。觀燈的人們傾城而出,玄武門前人們成群結隊,手挽着手,踏地為節,邊歌邊舞,興高采烈,喜氣洋洋,狂歡不止。
“我們去看燈吧,外面熱鬧極了。”林靜宜興致勃勃建議。
“你就老老實實在家裏吃面蠶賞月吧,太子讓我們特別留意蘇蘇姐的安全。”玉娘看來不同意。
Advertisement
“沒事,不是有人跟着嗎?我也悶得慌,正想出去走走。”蘇蘇善解人意地插話。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聽說街市上有個巨型的燈樓,金光璀璨,極為壯觀。好不容易上元節放夜三天,去嘛,去嘛。”林靜宜拉起玉娘的手晃來晃去,“好了,好了,真受不了你。那一會兒得去看看袖娘。”玉娘妥協。
“好,我也想袖娘了,我去讓人準備馬車。”林靜宜轉身要出門,被玉娘一把拉住,“你準備好衣物就行,這些事我去做。”
“她說話的樣子越來越像歡喜了。”林靜宜看玉娘出門後,和蘇蘇說起悄悄話。
“嗯,我也發覺了。”蘇蘇掩口笑起來。
“別看歡喜不愛說話,但只要他說什麽,玉娘一定言聽計從。”
“哦?我以為玉娘很強勢,歡喜是乖乖聽話那個。”
“哼,才不是,玉娘的魂兒整個就拴在歡喜身上。”林靜宜笑着撇嘴。
“你呢?”蘇蘇按了按她的臉。
“好好的,幹嘛說我?”林靜宜不好意思起來,她對李思沖的情意,自然也被蘇蘇看在眼裏。
“越是熱鬧想讓他們陪的時候,越是找不到人,唉。”林靜宜又嘆氣。
“你也知道的,長安越是喧鬧,他們就越忙。”蘇蘇講得倒是實話。
三人乘車剛行至大路,就被滿城的火樹銀花耀花了眼,随處可見的燈樹、燈柱五彩斑斓,精彩絕倫。
“我這有個故事你們可聽?”林靜宜來了興致。蘇蘇和玉娘都微笑點頭。
“這一故事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生性善良又機智多謀。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禦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要投井自殺。東方朔忙上前搭救,并問明了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後來,東方朔就假扮算命先生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蔔攤。不少人向他占蔔求卦後都得了“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禀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彩,游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于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挂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所以這天叫做元宵節。”
“嘻嘻,你就愛編故事。”玉娘出神得聽完,不以為然地笑她。
“美好的故事,再編一個也不多。”蘇蘇發表意見。
“我還知道一個皮影相思的故事。”看蘇蘇喜歡,林靜宜來了興致,玉娘卻不想聽了,她看着街上舞龍燈的人群愣起神來。
突然,一支長箭嗖地射穿車頂,直插玉娘腳下。
“啊!”林靜宜失聲尖叫。蘇蘇也頓時身子抽緊,和林靜宜抱在一起。
玉娘沉下心來,掀開前面的簾子,從縫隙中急聲命令車夫,“快!拐到最近的小巷子裏。”
熱烈吵鬧的節日氣氛掩蓋着這場突如其來的襲擊,還沒等她們再作出反應,一股股嗆鼻的濃煙在馬車周圍蔓延開來。
“糟了,必須下車去,千萬要小心!”玉娘臉上也顯出驚恐之色。
馬車已經拐進小巷,玉娘依次扶着林靜宜和蘇蘇下車,發現緊随的護衛都已經不知去向,連車夫也受了重傷。
“你們誰是靜兒?!”玉娘拉着驚慌失措的兩個人剛跑了兩三步,忽地一下被十幾個人圍住,其中一個人大聲問。
夜幕下,外面大道上依然人聲鼎沸,這條小巷裏卻靜得出奇,好像她們是故意被引到這來的。
“快說!不然你們都得死!”
“我是。”林靜宜回答。
“不,我是。”玉娘見她答應,不假思索就要冒充。
那人抽出一把腰刀,用刀尖抵住林靜宜的下巴,譏笑出聲:“看來都不怕死。”
玉娘想動,林靜宜用力拽住她的手,“別輕舉妄動,估計讓你來的人也不想讓你扛個死屍回去。”她一語說給兩個人聽。“我是靜兒,你們可以帶我去交差。”她向那人伸出一只手。
那人哼了一聲,上來拉她,玉娘哪裏肯就此罷休,她剛想擡手,就聽蘇蘇後面慘叫一聲,她和林靜宜忙回頭看,蘇蘇倒在地上。
“你們別碰她!我才是靜兒。”林靜宜怒目相視。她凝視玉娘,“保護好蘇蘇姐,她要有了閃失,麻煩更大。”
“可是,”玉娘六神無主,她只好先去地上扶起被打暈的蘇蘇。“靜兒。”
“走!”那人拉過林靜宜,向另一條岔路走去,呼啦,瞬間那群人就散開不見了。
“怎麽回事?!”李思沖氣喘籲籲地跑進來。玉娘在屋裏不安地走來走去。
“我們去看花燈,沒曾想這過年的會出事。”玉娘內疚地低聲說。
“知道是誰嗎?”李思沖竭力掩飾慌亂。
“不知道,他們看起來并不認得我們三個。”
“說什麽了?”
“沒有特別的。”
“蘇蘇怎麽樣?”
“還好,我怕出事,讓歡喜送她回東宮了。歡喜還沒回來。”
李思沖一下子坐在凳子上,半天再沒說話,他思索着會是誰想抓走靜兒,他們抓走靜兒目的何在,他們會如何對她,可憐的人兒,她還懷着身孕,萬一,她有個好歹。李思沖閉上眼,不敢再想。
林靜宜眼上的黑布被扯下來,她環顧四周,是個陰寒的地下囚室。四、五個鐵架子上大火盆裏冒着煙,牆邊木架子上堆放了一排排不知名的刑具,最裏面竟然還有個石頭堆砌的小水池,黑乎乎的水不知道是做什麽用的。
林靜宜臉色煞白,當她發現帶她來的人已經離開時,她下意識就向出口跑,剛到鐵門,門就被人從外面推開。
“是你?”林靜宜怒目相視。
“哼,除了我,還能是誰?”那人冷笑出聲。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