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白露未晰

? 李彩鳳整天掰着指頭數着數等着李長栓回來。現在她可以又快又好地繡好香囊和如意結了,用的是裁衣服剩下的邊角料。好不容易等到了南市有集會,她便迫不及待地央求李老爹帶着她去了。

然後很失望地回來了。

因為說是集會,其實就是個路邊攤一條街,還沒有以前東街的廟會好玩呢。現在已經是臘月了,大家都不願站在寒風裏凍得直跺腳。倒有一些半大的小子們嘻嘻哈哈地笑鬧着,看着攤子上的東西也不買,不時品頭論足一番,待得攤主上前,又一哄而散了。

李彩鳳無奈地捏着手中的如意結,看來是賣不出去了。難為她還想着能把這些天繡的東西拿出去賣錢補貼家用。她擡頭看到前方的一個小攤上,有零零散散的日用品。攤主也是冷的不行,竟也不願開口招呼一下,只微微點了點頭,示意他們随便挑。

百無聊賴地看着眼前的篦子,頭油,還有木釵,李彩鳳不由自主地摸了摸頭,兩個圓鼓鼓的頭包頓時讓她的臉變成了“囧”字。為什麽是這種頭,為什麽梳的像兩個大饅頭?但是一想起自己為圖方便,随意把頭發绾起來被馬大嬸看到後又好氣又好笑地申斥,才知道這個時候頭發真的是很重要的,代表着臉面身份什麽的,就看你怎麽想了。倒是聽馬大嬸講過,有一戶富貴人家,在休妻的時候,将她的頭發剪短,那女人竟然不堪受辱,當即上吊自殺了。

唉,女人不容易啊。簪釵什麽的要等到十五歲及笄之後才可以佩戴,于是李彩鳳放下了手中雕刻的還算精致的木釵,戀戀不舍地撫摸了一下上面凹凸的刻痕,随手又拿起了旁邊的一個小玩具。

咦,這是什麽?

兩個大一點的直角三角形,一個小的直角三角形,大約只有前面的一半大。還有兩個更小的直角三角形,旁邊還有一個由兩個小三角拼成的正方形,和同樣是兩個小三角拼成的平行四邊形。

七巧板。

上輩子讀大三的時候,李彩鳳曾經去貴州支教過。那時她給那些淳樸的孩子上的第一堂課,就是用自己帶來的七巧板進行拼圖游戲。結構簡單,操作也簡單,但是樂趣無窮。

李彩鳳随手一撥拉,七巧板變成了一條魚的形狀,再一撥拉,又變成了一只鶴。正當她

玩的不亦樂乎的時候,李老爹已經把這副七巧板的價錢付了,走過來摸摸她的頭:“丫頭啊,不要一天到晚都繡東西,眼睛受不了啊。你要是累了,這玩具好歹能解悶啊。”

攤主也不失時機地推銷起自己的東西來:“小姑娘啊,這板片可是黃楊木做的,上面還上了漆,不割手,絕對值十五文。你再看看其他的東西,絕對都是好貨,有沒有喜歡的?”

李彩鳳仔細地把七巧板收到了荷包裏,正準備拉着李老爹走呢,眼睛忽然瞟到了頭油盒上的東西。乍一看還以為是真的月季花呢,拿到手上才發現是廉價的紅绡制成的絹花。這朵絹花做的不是很精細,能看到在定型的時候花瓣被折壓過的痕跡,而且看上去紅绡的顏色已經不怎麽豔麗了。

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李彩鳳自己會折絹花。大學有一門手工勞動的選修課,李彩鳳當時很感興趣,也确實學到了很多東西。到最後她可以用廢棄的牛仔褲做出筆筒,單肩包和枕頭套。而制作絹花,也是在這門課程裏學到的。

李彩鳳心裏快速回憶了一遍制作絹花的流程,發現有幾個小細節記不太清了,不過沒關系,相信再給一點時間就可以回憶起來。她不動聲色地端詳了片刻,臉上一副新奇的樣子問道:“這朵花真好看,怎麽賣?”

Advertisement

攤主一看倒笑了:“不值幾個錢。原是去年我進京去,遇到了崇文門外的花市,想着給家裏頭閨女帶的。你要的話,八文錢如何?”

李彩鳳心裏挺失望的,原來絹花在古代行情不怎麽樣啊,卻聽攤主說:“花市上翻來覆去就那麽幾種款式,去年就是這樣,估計今年也是。”

李彩鳳頓時一喜,看來絹花雖然普遍,但是款式好像不多啊。在攤主滔滔不絕地推銷中,李彩鳳知道了原來北京城附近最大的花市在崇文門外,自正月起,初四,十四和二十四日都有集會。不僅有溫室培育出的鮮花,還有仿真的假花,也就是絹花。

那大棚裏新鮮的芍藥水仙石榴什麽的都是太太小姐們的最愛,看上了不論價錢,倒是好賣的很。只這絹花什麽的,都是普通百姓家的選擇。但是絹花的款式無非就那麽幾種,而且要麽紅的豔麗,要麽素的透骨,而且百姓家中有了閑錢,誰不願去買簪鬟釵髻,還有誰能看的上這土的掉渣的絹花啊,難怪賣的便宜。

李彩鳳心滿意足地回到了家中,看了看家中剩下的黃麻布,已然胸有成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