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憂心欽欽

? 送走了吳老三,李彩鳳收拾了碗筷。看到坐在門檻上吧嗒吧嗒抽旱煙的李老爹,李彩鳳一時也不知是什麽滋味。

“爹”李彩鳳輕輕地叫了一聲。

李老爹身子輕微晃了晃,忽然道:“大丫啊,你去把你哥帶回來的信拿過來,念給我聽。”

李彩鳳應了一聲,打開吳老三捎來的包裹。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包的整整齊齊的一盒茯苓餅和桂花糕。

肚子雖然吃飽了,但是嘴巴裏仍舊不自主地分泌了一絲唾液。她想起當時李大哥走的時候問她去北京城捎點什麽東西回來,她随口答道想吃桂花糕。看了看包裝,京城老字號“登桂閣”的點心,聽吳老三說一盒就要半兩銀子。

點心盒下面是一個墨綠色的小荷包,李彩鳳仔細一看,原來是當初學着繡荷包的第一件成品。因着上面的紅線繡錯了地方,李彩鳳氣惱不已,卻被李大哥嘻嘻哈哈地搶了去,沒想到還一直留着到現在。

捏了捏荷包,李彩鳳摸到裏面零零碎碎大約有七八個銀锞子,估計十幾兩的樣子。李彩鳳把荷包裏的銀錢小心地倒出來,遞給了李老爹,把荷包收了起來,想到自己的絹花葉子有了着落,心裏雀躍不已,

打開信,李彩鳳先瞄了瞄字跡。一般,估計讀過幾年私塾。正當此時,她忽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來。

自己作為幾百年後的新女性,又是歷史專業畢業,繁體字文言文倒也專修過,一般的書信文章自然是難不倒她。可是原主呢,她識字嗎?想想也不可能。

李老爹不識字,泥瓦匠出身的賤戶是沒機會讀書的,頂多認識自己的名字和數字,這是結算工錢的必備常識。李大哥更不可能,平常話說的快了,他腦子都轉不過彎來,怎麽像是個讀過書的人?自己是個大門不出的女孩,為什麽李老爹偏偏認定自己識字,還讓自己讀信?

李彩鳳越想越心驚,腦子裏飛速地轉着圈,準備應對李老爹的盤問。

李老爹等了一會沒聽見聲音,磕了磕煙杆子:“咋了?是你哥信上說啥了?”

李彩鳳試探地說:“沒說啥,嗯……只是有幾個字不認識。”

李老爹忽然嘆了口氣,轉頭摸了摸李彩鳳頭上的兩個發髻:“你從小就聰明,跟着你娘認字,教一遍就會。你哥那個驢筋頭,到現在還不認識自己的名字。可惜你娘去的早啊……”

李彩鳳提着的心慢慢落下了,捏着信的手上已然出了一層汗花。看來原主她娘是識字的,而且還教了子女認字。

但是,在這樣一個朝代裏,一個家族最好的資源肯定是優先供給二郎們讀書科舉的,當然說的是普通或是貧困的家庭裏,高門大戶可不在數。大部分普通百姓家的女子都是不讀書不識字的,讀來何用呢?這個朝代不欣賞才女,只看重貞婦烈女。

Advertisement

李彩鳳心裏存了疑,正準備旁敲側擊地再問幾句,就見李老爹站起來合上了大門:“你哥不回來了,這個年咱兩過。你去把前幾天我買的糯米細面拿出來,爹給你包湯團吃。”

李彩鳳被打斷了思緒,她心裏愈加好奇了。但她也知道現在不是詢問的好時機,反正以後時間多着呢,而秘密總是掩蓋不住的。

糯米細面早都醒好了,一團一團的看着白嫩可喜。餡子也準備好了,就是普通的芝麻核桃。李老爹揪了一小團面,雙掌一合就把面擠壓成了圓形薄片。再拿着筷子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雙手邊轉邊收口,不一會就包好了一個圓滾滾的湯圓出來。

李彩鳳有學有樣,不一會也照葫蘆畫瓢地做出了幾個。只是餡子沒調弄好,看起來尖頭凸腦的。李老爹看着可笑,拿過來又用手搓了搓,忽道:“十幾年前,我在天津衛接了一樁大活計,過年也是回不來。後來正月十五的時候,東家給我們煮湯圓,那可不是一般的湯圓啊。我到現在還記得,裏面是雞肉的餡子,咬開以後裏面有一層清亮的油脂,看上去像油脂,其實不是。那是原湯……”

李彩鳳嘻嘻哈哈地聽着李老爹東拉西扯,一會說到江浙的珍珠百子湯,一會說到閩越的姜糖團,好似他都去過那些地方一樣。

燭光越來越暗,李彩鳳揉了揉酸脹的眼睛,拿起撚子又挑了挑燈芯。

忽然,盆子裏的湯圓不安分地左右晃起來,李彩鳳敏銳地聽到竈間擺放好的碗盞發出咯楞咯楞的聲音。還沒待她細想,李老爹粗大的手掌伸過來,一把撈起她,就往屋外跑。

李彩鳳頭暈目眩中看到自家的晾衣杆落在了地上,不知哪來的風将衣服吹得遠遠的。

接下來,她站在大門口,看到許多人驚慌失措甚至衣不蔽體地跑出來,邊跑邊喊:“地牛翻身了!”

簌簌夜風忽然把李彩鳳刮醒,她瑟瑟發抖地鑽進李老爹的懷裏,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