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抱憾守缺
? 下過春雨後的天空一碧如洗,蓬勃明亮的太陽光窗戶縫隙間透下來,在書房裏形成一束束粗粗細細的光柱,不禁一掃暗沉的顏色,也把人的心裏照得通亮。
這個時候的書房裏的早課已經進行了大半了。這些天徐姑姑和李彩鳳每天在一起的時間很長,兩個人原先還有的一點局促都漸漸消了,就像今天,徐姑姑還對她憶起了自己剛進宮的一件事。
“那時候宮裏頭正端午,陛下在西苑射柳,晚上又燃放了一晚上的煙花。皇後娘娘承了旨,從宮外請了南戲班子,和前頭的教坊司一起,通天徹夜地歡喜了三天。”徐姑姑微笑道:“我那時候剛進宮,雖有嬷嬷們關照,可是哪裏見過這樣的好光景?擡着頭追着煙花去了,再一回眼都不知道走到哪裏去了。”
“我坐到宮階上,等着嬷嬷們來尋。可是等了很久,卻沒一個人。我當時委屈地很,抽抽噎噎的,心裏凄涼。後面就來了個人,問我是哪裏的,為什麽走到這裏,”徐姑姑眼睛很柔和,道:“他讓人取了鑰匙,從尚膳監拿來了一盒冰鎮的荔枝讓我吃,還講了個笑話逗我笑。後來我被嬷嬷領走了,才知道他是宮裏的大總管,掌印太監黃公公。”
李彩鳳也笑起來,道:“都說太監跋扈,沒想到黃公公是個這麽和藹的人。”她又問道:“那您再跟我說說宮裏的公公們吧,好相處嗎,為難人嗎?”
徐姑姑先問她:“我在宮裏呆地久了,你先和我說說外頭的人都是怎麽說的。”
“還能說什麽,就是閹寺亂政,屢禁不止什麽的。本朝不是有王振、汪直和劉瑾嗎?”李彩鳳道。
“慎言!”徐姑姑厲聲喝止了,然後皺起眉頭看向李彩鳳,放緩了語氣道:“你從沒有見過,必是聽人所說。而世人所說的,不一定是真的。”
李彩鳳剛剛有點吓呆了,她确實沒有聽到徐姑姑這麽嚴厲地說過自己,同時她也知道了這其中必有緣由。
”是。市井評書和戲曲裏都是這麽說的,說他們是本朝、本朝首惡。敢問姑姑,他們真的像說書的說的那樣,罪大惡極嗎?”李彩鳳小心翼翼地問道。
徐姑姑慢慢把身體直起來,正色道:“我在宮裏近三十年,阖宮肅然,沒有一個公公敢竊取主上威權。”她緩緩道:“當然是聖天子的緣故。但凡主上英睿,又何須公公們為他□□柄呢?”
李彩鳳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便放在心裏琢磨了。又聽到徐姑姑道:“至于王振、汪直、劉瑾,确實身死名裂了,有他們的過錯,但是掌千秋史筆的,畢竟是外頭的閣臣。他們自然是想怎麽說就怎麽說。”
“王振,他原是個教書的,英廟對他事多倚賴,自然礙了宮裏宮外的眼。但是英廟十七八歲還沒批過一份折子,國家大事都是由三楊說了算,要是沒有王振,主上的權柄早都被架空了。至于土木堡之變,原是英廟自己執意要去的,不是王振的挑唆,而且王振曾經私下對親近的公公說過,他可能一去不回了,後來果然應他的話。這就是為什麽英廟複辟後對他還是念念不忘,為他立廟祭祀的緣故。”
李彩鳳聽得恍然:“原來是這樣。王公公真是受了頗多冤屈,可惜沒人為他張目。那想必汪公公、劉公公也有不為人知的事了?”她已然換上了公公這樣的稱呼,而不是直呼其名了。
徐姑姑沉吟道:“汪直,他是個難得內秀于心的人。”她微微笑起來,像是想到什麽好玩的事,道:“他看透了世事,只求活得恣意。別人攬權柄為自己謀利益,他攬權是為了、為了讓自己的心快活。”
乖乖,李彩鳳是真的瞠目結舌了,她聽到的是真的嗎?
Advertisement
沒等她從這種驚天的言論中緩過神來,徐姑姑又道:“楊繼宗說他虧體辱親,他不以為意一笑置之,後來還對憲廟說楊繼宗的好話。他巡游時還喜歡為民伸冤,以至于後來有人冒充他時,竟然接到了幾十份老百姓的狀子。”徐姑姑也笑起來:“對他卑躬屈膝的人,他能說到一處;對他不假辭色的人,他也高高興興地,從來沒有怪罪過。”
李彩鳳也笑了,這樣的人,真是可愛。她覺得自己接觸到了一個新天地,是被後來人掩埋起來、卻又被她重新挖掘到的新天地。
“後來呢?”李彩鳳問道。
“後來朝臣參他,憲廟把他送到南京去了。這樣,他活得更自在、也更高興了。平平安安地,一直到孝廟即位了,還賞賜他呢。”
不知道為什麽,徐姑姑和李彩鳳相視而笑,也覺得很快活。
“那還有一個,劉公公呢?”李彩鳳也想知道這位的故事。
這回徐姑姑不太想開口了,她沉默了好久才說:“劉瑾,是這三人中最執拗的,所以下場也是最不好的。”
徐姑姑終于嘆了口氣,道:“誰說宦官就不知道忠孝仁義呢?誰說宦官就不能伸手救拔天下的苦難呢?劉瑾,只是伸手摸了不該摸的東西。”
李彩鳳覺得毛骨悚然,她更加渴求知道有關劉瑾的一切了,所以她道:“是什麽不該觸碰的東西呢?為什麽摸不得?”
徐姑姑看着她,好一會才垂下眼睛,道:“他想學王安石,給咱大明朝來一場翻天覆地的改革。”
李彩鳳終于徹徹底底地驚住了。
因為早上的一番對話實在是太過逆反了李彩鳳的思維,直到吃午飯時,她還迷迷瞪瞪地,不僅食不知味,還第一次吃到了徐姑姑後頭。
徐姑姑看了她幾眼,并沒有當場指正她。
等到兩人走到了池子邊的時候,徐姑姑終于語重心長地說:“你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但也有一個缺點。”等到李彩鳳茫然地對上她的眼睛時,她道:“你的心容易被外物所動。要知道,世事都不能盡善,抱憾守缺才能活得通透。”
直到她走遠了,李彩鳳才體悟出一絲奇妙的感覺來。她看着池子裏清澈透明的一汪水,覺得自己像是明白了很多,又像是什麽也沒弄明白。
三字經裏開篇的第一個字是人,等你自以為學會了這個字的時候,其實你并沒有真正地明白。這就是為什麽,挑選一個好老師教導你,是那麽重要的原因。
李彩鳳愛思考,她把這一句嚼地透透的,但也只是悟出了其中三味。真正的精髓,還是在很久以後的一天裏,在經過了最不能忍受的熬痛後,像破了繭的蝶一般,回頭看過了掙紮的痕跡,心裏卻什麽也不剩下,然後突然間就省的了。
但那也是很久以後的事了,現在的她并不知曉,只在心裏對徐姑姑更加心悅誠服了。以前覺得自己難以記誦的文章典故,如今她都花了更長的時間和精力,把它們牢牢地記在心裏。
她現在很明白,這些東西,既然徐姑姑讓自己背,那麽總有一天會用得上。
晚上的禮儀她也不暗暗叫苦了,以前她一個肅拜的動作要學半個時辰才能規範了,第二天早上胳膊提起筆來酸麻不已。如今她既生出了無盡的信勇來,自然也不覺得是在受苦,反而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有時候徐姑姑覺得可以了,而自己鑽到被窩裏,還想着偷偷再來一遍。
就這樣,日子也是一天天過得快。等到陸炳來看她的時候,她才發現,半個月前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已是翻天覆地的不同了。
人都是要變的。我也在努力地改變着。不管變成什麽樣,都是我心甘情願自己選擇的。
只是陸炳在考查完自己的功課後,又追加了一個問題:“女子為何也要學禮儀、知榮恥?你有想過嗎?”
李彩鳳沒有想過,不過她現在卻覺得不用想也能說出來:“女子學禮儀,不是為了和男子一争高低,也不是為了凸顯和不知禮的人的區別。而是為了不被人騙了,也能在它的條框裏、利用它的規則讓自己活得更好。最起碼在別人挑理的時候,手裏有了反擊的東西,不至于半句話也說不出來。”
陸炳心裏很高興,面上終于露出了一絲滿意來。他想起自己和老妻說的話,覺得那一天也不遠了。
李彩鳳心裏也是輕快許多,擡頭看他像是滿意的樣子,便眼巴巴地望着他,盼望着他帶回來的藍眼貓。
可是伸過來的,卻是一本厚厚的資治通鑒。
李彩鳳傻了眼。
喂,不帶這麽說話不算數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