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花襲葉

? 五月末的樹木已經枝繁葉茂了,沒有冬天的滄桑和秋天的蕭條,取而代之的是代表生命的綠色。

只是宮裏卻見不到這樣的綠色,只除了禦花園裏栽了些許珍稀的樹木和花朵;宮裏的其他地方,俱都是暴露在烈烈的陽光裏的。

李彩鳳也不欲出去,只在偏殿裏謄抄完了一份藥膳的方子,剛剛放下筆,準備拿起桌上的肘後方看一看,就聽得外頭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李姑娘,景陽宮的崔姑姑來了。”

李彩鳳急忙站起來,迎了上去。先向崔姑姑行了禮,行了一半就聽到崔姑姑冷硬的聲音:“別行那沒用的禮了,趕緊去把懿妃娘娘的藥膳方子拿過來。”她瞟了一眼李彩鳳,嘲諷道:“你們是怎麽當的差,也不知道送過去,可見這新來的,規矩都還沒有□□好。要是出了什麽岔子,仔細你們的皮!”

李彩鳳低頭把藥膳方子遞了上去,不敢辯駁。而剛才通報的小宮女子早已經吓得面如土色了。

崔姑姑見唬住了兩個小丫頭,嘴角一撇,哼一聲才姍姍去了。

李彩鳳見她走遠了,上前拉了那小宮女的手,道:“莫怕,她是吓唬咱們的。那方子,本來就該是她們景陽宮的人來取。”

小宮女子懵懂地點點頭,看得李彩鳳嘆息一聲。

這宮女子名叫武招弟,也是今年和李彩鳳一樣、新進宮的宮女子,只有十歲,真真是個半大的孩子,被人一吓唬就慌了神。

武招弟憨憨地撓了撓頭,李彩鳳一看,問道:“你頭上現在還長虱子?”武招弟頓時紅了臉,很不好意思道:“不長了。嗯……就是習慣了撓一撓。”

原來宮女子入宮的第一件事就是剃頭、藥水泡頭和洗澡。先把頭發剃成剛剛好紮成一個短短的麻花辮那麽長,再往水裏浸了藥,挨個洗一遍,把頭上身上的虱蟲全都殺掉。

有的宮女子足足洗了三遍還沒有洗幹淨,就像眼前的武招弟,雖然已經分到了司藥司來,可每半個月還是要去嬷嬷們那裏領來藥、殺一次蟲。

而李彩鳳雖然沒有虱子,但一頭枯黃的頭發也很是礙眼,被嬷嬷們看到了,一剪子下去剪得最短。

“你這頭發不好,可見的家裏頭定是窮得叮當響,沒吃過什麽油水。”給她剪頭發的嬷嬷道:“既然進了宮裏,吃食上不會虧了你。等這一頭頭發再長出來,就不是這個樣了。”

所有新進宮的宮女子們的頭發,都是烏油油的大辮子,辮根紮二寸長的紅絨繩,辮梢也用紅絨繩系起來,留個大約一寸長的辮穗,用梳子梳勻稱了,旁的花钿簪釵一個不讓戴。

李彩鳳伸手拉了她一道坐下,兩個人悄悄說起了話。

Advertisement

“李姑娘,我是真害怕她們。”武招弟道:“咱們兩個有福,也不是,其實是我托了你的福,能到這司藥司來。聽說分到其他地方幹活的姑娘們,腿都被姑姑們打爛了。”

說到這,李彩鳳也有點唏噓。新宮女入宮後,管上一代的宮女統稱‘姑姑’。還有專門管教她們的宮正司的姑姑們,要跟她們學規矩、學禮儀。這些姑姑的權力非常大,可以打,可以罰,也可以認為你沒出息,調理不出來,把你打發到遠遠的偏殿裏當灑掃去。

要是你學規矩出了差錯,姑姑們就會讓你把裙子撩起來,狠狠抽打你的小腿。這時候,你還不能哭喊。越是哭喊叫疼,姑姑們打得越厲害。

打也就罷了,忍一忍就過去了。小宮女子們最怕姑姑們說罰這個字。因為這個罰不是普通的罰,是讓你往牆角邊一跪,不說起你就不能起,不一定跪到什麽時候,四五個時辰膝蓋跪腫了的比比皆是。

要不說本朝的宮女子過得最苦呢,李彩鳳暗自道。

不過宮裏的生活也有明顯的好處。進宮兩個月了,吃食一道是最讓人滿意的,連前世吃過許多席面的李彩鳳也滿心盼望着每日的膳食。比如昨日吃的就是溫闊面、筍雞蒲、蓮子洋粉攥絲、杏仁豆腐,最後還上了一道甜碗子。

前面都是宮廷例菜,後面的甜碗子卻是永寧宮的沈貴妃賞下來的,今年入夏第一道消暑小吃。

甜碗子就是把杭州采買上的花香藕切成薄片,把甜瓜裏面的籽去掉,留下瓤和花香藕配在一起,加入葡萄幹、鮮胡桃,澆上百花蜜,冰鎮了吃。

李彩鳳是今年新進的宮女子,按理是得不到這樣的吃食的,只是司藥司的周典藥,十分慈和,留着自己的這份和李彩鳳、武招弟一起吃。

說道李彩鳳如今所在的司藥司,隸屬于尚食局。尚食局掌飲食進禦之事,就是給妃嫔們的飲食什麽的,都是尚食局烹調,然後試毒後呈上。

司藥司則是掌禦用醫方藥物之事,就是說,太醫們給妃嫔看過病後,所開的方子要先由司藥司的人記檔留案底,所用的藥物都要先由司藥司驗看之後才能交到妃嫔手上。

這樣嚴格的規矩,就是杜絕了宮裏宮外私帶違禁的東西,別說是下毒了,就是飲食中有相克的東西,也能被司藥司的人一眼看出來。

除此之外,司藥司還負責宮中的藥膳、藥酒一類的調制,可謂責任重大。

至于李彩鳳為什麽會被分配到司藥司來,也是說來話長了。

那時候,嬷嬷們把剛進宮的五百名宮女子召到儲秀宮前頭,一個一個進到東廊子的屋子裏量衣服尺寸,由頭上到腳下,包括鞋襪在內。

因為年歲小,長得快,在量尺寸的時候,給她們都加大了一碼。聽嬷嬷們說,以後一個季度量一次,可以發新衣。其他時候衣服如果破了,是要自己縫補的。後來發下了衣服,一共有兩套,李彩鳳穿到身上顯得稍微有一點大,不過她覺得剛剛好。

一套衣服就是她第一眼見到徐姑姑時,徐姑姑穿得那套,即團領、窄袖、折枝小葵花的衣裙,底下是珠絡縫金帶紅裙和小金花的弓樣鞋。

只是頭上卻沒有冠,據說是有品級的宮女才戴的。

還有一套衣服是襖裙。上面是大紅色的白護領短襦,下面是藍色馬面裙。這一套衣服有帽子,但是不像宮裏其他的宮女一樣有珠花和頂簪而已。

此外還有底衣四套,兩套是寧綢的;兩套是夏天用的紡綢。

李彩鳳真心覺得宮裏果然不愧是天下第一等繁華所在之地,要知道,宮女子有大概三萬人,而宦官有五萬,這八萬人的衣服吃食俱都是精工細作的,一定是一比極為龐大的開支。

等量完了尺寸,嬷嬷們把她們帶出了屋子,這時候外面的走廊裏又多了十幾個十分威嚴、與別人服飾不大一樣的嬷嬷,站在那裏審視着她們。

過了一會,領隊的華嬷嬷站出來,高聲問道:“你們中誰識得字?”

李彩鳳等了一會,見人群裏陸陸續續出來了三五個,她才不急不緩依言走到了臺階上。華嬷嬷又喊了幾遍,直到沒人走上來,才對身後的老嬷嬷微微點了點頭。

和李彩鳳站在臺階上的一共有七個孩子,俱都靜立無言,果然是念過書的樣子,不像下頭的宮女子那般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李彩鳳心微動,她忽然覺得,這就是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她所認為的轉折的地方。臺階上和臺階下,離得那麽近,可中間卻有了一道深深的鴻溝。

後來她就被帶進了屋子裏。

有四五個嬷嬷坐在上頭,用千字文考校了她,又讓她提筆寫了字。這些都難不倒李彩鳳,她字雖寫得不好,但是千字文卻背得出。

後來又慢慢問到了論語裏,李彩鳳這回不敢露才了,只是挑着幾句耳熟能詳的背了;至于比較生澀的,她就低頭說不會。

過了一會,有個宮女子給她到了一杯茶。因為暫時沒有人提問,反倒有一個嬷嬷很和藹地讓她喝幾口茶,再慢慢回答。

李彩鳳便呷了一口,但是茶水味道不是很好喝,她就把茶盞放下了。

嬷嬷們又問了幾個典故,都是比較簡單的如望梅止渴、卧冰求鯉或是負荊請罪,李彩鳳都一一答了。

等到差不多問完了的時候,為首的老嬷嬷嗯了一聲,揮了一下手,李彩鳳知道意思,端端正正拜了一下,站起來準備退下。

這時候那個讓她喝茶的嬷嬷忽然問道:“這茶,以前喝過嗎?”

李彩鳳覺得這裏頭肯定有玄機,但是她确實沒有喝過這玩意。

她正要搖頭,忽然想起了陸夫人讓她喝林檎渴水的時候說過的一句話。

“你進宮後,也許還會喝到官桂和白豆蔻仁制的禦方渴水呢。”

李彩鳳一個激靈,她仔細回想了一下,那茶裏果然有一股肉桂的獨特的香味。她便試探着說:“我沒喝過這茶水,但是聞到裏頭好像有官桂和白豆蔻的味道。”

那嬷嬷一直攢着的眉頭終于松開了,點了點頭讓她退下後,旁邊的嬷嬷笑道:“總算有一個了。”

那嬷嬷也笑道:“這一個,你們可不準同我搶。”

後來李彩鳳就被她帶到了尚食局下的司藥司裏,先當一個吏員,跟着周典藥學習。

李彩鳳在司藥司兩個月了,從一開始的百般不适應,到現在的有條不紊,也算是付出了不小的心血。

那個問她茶水的嬷嬷就是尚食局的李尚食,倒是和李彩鳳同姓,是正五品的女官。她的權力可不小,管着司馔司、司醞司、司藥司和司供司。

其他的司李彩鳳暫時還沒摸清,司藥司的一切流程她現在是心中有數了。司藥司有一個劉司藥,正六品,不過平時不易見,因為她大都在太醫院那裏;還有一個周典藥,正七品,是她的指導老師,平時多在一處,性子寬和,很好相處。

上次的甜碗子就是周典藥的份例,卻都分給了自己和武招弟。

說道武招弟,她不識字,本沒有機會分到司藥司來。但是李彩鳳剛來的時候正是司藥司缺人的時候,按理來說應該有十個人,但是經過了清洗後,加上李彩鳳只有三個人。

這三個人忙得昏天黑地,一天記案底、記藥方、改藥膳、驗藥材,就是晚上下雨也要擔心藥材是不是受潮了,披衣起來再檢查一遍。

特別是李彩鳳剛進來,什麽都不懂,越急越慌,越慌越亂,亂中差點還出錯。還是尚食局的李嬷嬷發了善心,讓華嬷嬷挑了個忠厚老實的小宮女來打下手,才稍稍分擔了三個人的擔子。

這個小宮女,就是武招弟。

聽她名字就知道,她爹娘是多麽盼望能再生一個兒子。只是聽她說,弟弟生出來了,她爹娘卻養活不起她,趁着選宮女便把她賣了幾十兩銀子。

都是一樣的,李彩鳳心道,我爹沒有賣我,但是我還是跟你一樣來到了這裏。

都是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