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妃

忽而明白了為何何琇不在蕭琰面前喝酒,原來人酒醉之時,真的會說出很多不該說的話。此番我仍是幸運了,我心裏的委屈沖淡了我對太後的偏見和怨恨,看樣子不曾說出什麽不敬的話來。如若我真的在不清醒的狀态下說了當日母親同我講的話……我根本無法想象蕭琰的反應。

“皇上,臣妾到底說了什麽。”我開口問道。

蕭琰見我惶惶不安,連忙安撫道:“也沒有什麽的,阿暄,你的心思和情誼,朕都知道了,必不負你。”

我心下動容萬分,認真看着他,問道:“皇上,這是您對臣妾的承諾麽?”

蕭琰點點頭,握着我的手,一字一句說道:“阿暄,你放心,朕喜歡你,恰如你喜歡朕,所以朕必不負你一片心意。”

我笑:“君無戲言,皇上不許騙臣妾。待到來日臣妾色衰垂老,皇上也仍舊不能辜負臣妾。”

蕭琰聞言失笑,似乎是覺得我有幾分孩氣,輕輕将我拉至他懷中,便道:“阿暄年老之時,朕只會比你更老。我們一個老翁一個老媪,誰都不要辜負誰。”

我安心靠在他懷中,只覺入宮之後從未這樣平靜知足過。必不負我,是他對我得承諾,也将是我立足後宮乃至我一生一世的依靠。我與他并肩站在這個王朝權力與光芒的頂端,如若待到我們垂老瀕死,仍能相互堅守一個這樣的信念,那将會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蕭琰,願我不負你,你不負我,我願與你同進退,共生死,直至地老天荒。

仲秋過後那半個月,我同蕭琰琴瑟和諧。他仍是日日去探望何琇,但是夜夜必來陪我。宮中人皆言我這皇後終于苦盡甘來,無論能否長久得寵,但終究被蕭琰捧在手心疼寵過一番。

我的起勢卻并未伴随何琇的勢微,她雖然不似以往得蕭琰寵愛,甚至半月未能留住蕭琰過夜,但到底她是陪在蕭琰身邊最久得女人,她腹中還有蕭琰第一個孩子。我心知如若是個男孩,那何琇将來前途無量,但如若是個女孩,她至多不過是保住她現下得到得榮寵。

可是我瞧着蕭琰的樣子,似乎也并不是那樣想要一個男孩。一日他同我依偎在未央宮中的梧桐樹下,他曾一邊替我篦着頭發一邊随口道:“她真的生了女兒又如何,朕又不是母後那樣急着抱孫子。其實朕心裏現在正想着,如果貴人能為朕生一個像阿暄這樣靈秀的女兒,也未嘗不是好事。”

我聞言失笑,道:“貴人的女兒,若是像皇上倒還說得過去,怎麽又會像臣妾?”

蕭琰湊到我面前,鼻尖裏我臉頰只有分毫。我本想躲開,卻被他牢牢牽制,聽他說道:“若是朕同你也有女兒,你說她會像朕還是像你?”

我嬌羞不已,掙紮着起身,道:“女兒都是像爹的,自然是同皇上更像。”

蕭琰莞爾,道:“既然如此,那快給朕生一個像朕的女兒吧。”

Advertisement

我含糊答應,他卻不容我糊弄過去,男子獨有的溫厚氣息蕩漾在梧桐樹下。我顧及宮中人多,連忙推開他叉開話題道:“再過兩日敏妃和溫妃就要入宮了,皇上之前可見過兩位新妃麽?”

蕭琰思忖片刻後說道:“朕見過儀藍,儀藍同母後是一族,算起來也是朕的表妹。小時候母後曾經召她入宮相伴,同朕相處過一段時日,朕記得她的性子十分溫厚,所以朕賜她封號為溫。”

我颔首,太後孫純寧與我母後籍貫都是江南,當年天下大亂,太後的生父同我母親的生父皆随太*祖起兵,這才輾轉到了北方。因為亂世,所以人口流失家族分崩,我們家族在帝都的也只有我祖父的支系,族中大部分人仍舊留在江南。

正如孫氏家族,太後大部族人遠在江南,只有和她和嫡兄長在京中。入宮為妃的孫氏儀藍正是太後族中的侄女,雖然甚少往來,但到底和太後是一家人,我須要在以禮相待之外,多幾分客氣。

至于另外一妃,乃是靖邊将軍陳炜之女陳玉華。傳聞陳玉華英姿勃勃,乃女中豪傑,甚至同父一同上過戰場,武藝極為不凡。何況其父鎮守山海關手握十萬兵馬,實力也不容小觑。

由此可見,此番入宮為妃者皆非尋常之輩。孫儀藍出身世家,有太後可以依靠。陳玉華将門虎女,其父威名赫赫。如此兩位佳人,皆是被蕭琰收入後宮。

兩日說慢也慢,說快倒也快極了。不知不覺間,便已到了兩人入宮的日子了。

清晨落英安我的吩咐仔細為我梳妝打扮,先将青絲梳成最複雜細致的淩雲髻,然後帶了二十四支寶釵步搖。長長的流蘇垂下,金玉相碰發出細細的聲音,好不空靈。

化過精致的妝容,我又穿上了皇後朝服。望着鏡中莊嚴持重的自己,我忽而想起了大婚那一日,也是一樣的威嚴神聖。

“阿暄?”

身後想起一個聲音,我回過身去,見是蕭琰起身了。

“皇上醒了?”我微微一笑。

蕭琰點點頭,從頭到尾盯着我細細看了一番,笑道:“阿暄,你今日穿的這樣正式,妝又化得這樣……精致,朕有幾分認不出你了。”

我聞言失笑,道:“今日兩位新妃入宮,臣妾怎可随便穿戴了去見,豈非怠慢?再者說了,這本就是皇後該有的裝扮呀。”

蕭琰走過來,似乎是想摟過我,卻又不知道該怎樣下手,最終也只是順了順我糾纏在一起的金珠流蘇。

“她們入宮時皇上正在上朝,母後那邊吩咐說要靜養,所以她們先來臣妾宮中。皇上要不要臣妾将她們留在未央宮中,等皇上下朝了直接相見?”我緩緩開口問道。

蕭琰想了想,道:“也好,省得單獨召見也麻煩,不如直接來你這裏相見。”

我點點頭,算是應了。蕭琰急着上朝,陪着我匆匆用過早膳便先離去了。我留在未央宮中,閑閑翻着幾本古書,大約半個時辰之後,新妃也就入宮了。

新妃入宮都是在極早的時辰,我看了看天色,只見清早的太陽剛剛露出一半,橙黃的光芒柔和圓潤,像是煮得半熟的雞蛋黃。朝霞絢爛,呈七彩狀懸挂在天邊,仿佛是在慶賀着什麽。空中偶爾飛過幾只飛鳥,它們清脆的鳴叫聲回蕩在在宮中久久不散,更顯後宮寧靜清幽。

我扶着落英的手,緩緩起身,走到未央宮正殿之時,宮人們細長的嗓音響徹天際。

“皇後娘娘駕到——”

我伴着這聲音緩步走入正殿,餘光看見殿中站着兩個宮裝女子,一粉一藍,聞聲皆是向我叩拜。

“臣妾參見皇後娘娘,皇後娘娘長樂未央。”

我緩緩坐在鳳座之上,示意落英命她們平身,這才看清她們的容貌。

粉衣女子甚是妩媚,眼睛不大卻極為勾魂。她微微上挑的嘴唇像是禮貌似的微笑,卻更像是不屑的挑釁。細細打量過去只見她五官精致,身材勻稱,恰到好處的淺粉色衣裙更将她襯得可人嬌柔可人,容光煥發。

相比而言,一側的藍衣女子顯得過于沉靜了。她端着恬靜矜持的微笑,微垂眼眸站在粉衣女子身旁,整個人淡然脫俗,雖不是絕色天姿,但卻自成一段溫柔娴雅。

我心中已差不多猜出這兩人分別是哪一位,當宮人們請她們按照規矩向我叩拜之時,她們雙雙跪在我面前,粉衣女子首先開口道:“臣妾章臺殿正三品敏妃陳氏玉華參見皇後娘娘,皇後娘娘長樂未央。”

緊接着,藍衣女子說道:“臣妾廣陽殿正三品溫妃孫氏儀藍參見皇後娘娘,恭祝皇後娘娘長樂未央。”

言罷,她們三拜九叩,才算真的禮成。

我緩緩說道:“你們一早入宮,想來都累了,先賜座吧。落英,吩咐人上茶。”

兩人分別坐下,我看着她們,敏妃看着我,溫妃卻微微低首,只是一人靜靜地坐着。

“臣妾雖然遠在邊關,卻常聽聞皇後娘娘的美名。傳聞中皇後娘娘承襲生母定國夫人的相貌,生得國色天香驚豔絕倫,號稱帝都第一美人。臣妾曾經憾然無緣結識皇後娘娘,卻不想臣妾與娘娘如此有緣,竟能在宮中相遇,實在是臣妾之幸。”敏妃首先開口道。

我微微一笑,她口中說着無緣結識,在我聽來卻更像是無緣較量。她的容貌的确是上上等,精致妩媚超過我見過的任何一人。而京中見過我的人也并不多,我這帝都第一美人之稱,大部分是因為我母親當年的盛名,所以好事者在坊間流傳,言之我的容貌更在我母親之上,定是帝都第一絕色。

“敏妃從前遺憾無緣同本宮相見,其實本宮也是一樣的。本宮在閨中常常聽聞敏妃的盛名,京中誰人不知靖邊将軍之女英姿勃勃,并非一般的庸脂俗粉。今日一見之下,敏妃果然美則美矣,天生的英姿更是在宮中舉目無雙。”

敏妃聞言似是極為得意,她笑道:“其實皇後娘娘也并未空負盛名,娘娘果然傾國傾城風華絕代,臣妾敬服。”

我淡然說道:“本宮同你們一樣,入宮皆是要全心全意服侍皇上。容貌這等事還是小,關鍵是品行。當日擇選你們二人入宮,并非只是聽聞你們的美名,更是因為你們出身大家,皇上與太後信得過你們的人品。如果妃嫔空有美貌而德行不匹,宮中是斷斷容不得的,你們可記清了?”

兩人聞言,連忙起身恭敬應了。我道:“本宮也不過囑咐一句,你們記下就是了。未央宮沒那麽多規矩,只要該有的禮節不錯也就罷了。”

話音剛落,殿中忽然走進一宮女,道:“啓禀皇後娘娘,慶秀宮何貴人前來請安。”

我聞言微微詫異,卻顧忌她懷着孩子,便令那宮人請她入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