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争寵

何琇入殿之時敏妃忍不住往她來的方向望去,而溫妃仍是沉靜地坐在一側。我記起蕭琰對孫儀藍的評價,這個女子果然溫厚沉靜,不似敏妃那樣心浮氣躁沉不住氣。

但是這樣地不動聲色端莊矜持,倒也像極了太後的氣度。同出一個家族,家教必然相似,行事風格相像也是平常事。

這樣的人,平日裏我倒是願意結交的。只是如今深宮大院,我同她分享共同的夫君,但願我們不要與彼此為敵。

何琇緩步進來,正要行禮,我連忙攔住她,道:“懷着孩子就不必行禮了,你快些坐下吧。”

何琇謝過恩,由她的宮女扶着,緩緩坐在敏妃下手邊。

“近些日子以來,你的胎象如何了?”我開口問道。

何琇淡淡一笑道:“胎氣還算不錯,多謝皇後娘娘記挂。”

我颔首,略帶了幾分責怪口吻說道:“既然懷着孩子金貴,就不要随意走動。眼下已經九月了,天氣不比以往暖和,你出來若是着涼可怎麽好?”

何琇笑道:“臣妾承蒙娘娘厚愛,自娘娘大婚入宮以來一直體諒臣妾有孕辛苦,免了臣妾的晨昏定省。但是今日兩位妃位小主入宮,臣妾不想失了禮數,縱然慶秀宮偏遠,臣妾也不得不來。”

我聞言覺得好笑,自她入宮從不曾主動前來給我請安,她自恃有孕偏居慶秀宮,連太後都免了她的晨昏定省,我自然不能日日召她前來請安,因而也算不上我主動體諒她。她今日此來,只怕是想見識一下新入宮的兩位妃嫔到底是何人物。蕭琰近些日子對我的眷顧,只怕已經讓她有幾分按捺不住了,何況如今又來了兩個要出身有出身,要美貌有美貌的女子。

心中雖然好笑,但我仍微笑說道:“既然來了,到底要成個規矩。你有孕不方便行大禮,只簡單給兩位小主行個禮,也算是見過。”

何琇聞言起身,按照宮人示意先對敏妃陳玉華屈膝行禮,道:“嫔妾慶秀宮貴人何氏參見敏妃娘娘,敏妃娘娘萬福金安。”

陳玉華看了一眼何琇,道:“本宮在邊關便聽聞你有孕,如今幾個月了?”

何琇恭謹道:“回敏妃娘娘,嫔妾有孕已然五個月,想來再過五個月孩子便能出生了。”

陳玉華點點頭,似是記起什麽後說道:“本宮聽說你很早以前就指給了皇上,可是看你有孕位分還不算高,你到底是何出身?”

何琇聽她提及出身,多多少少有幾分不自然,含含糊糊說道:“娘娘說的不錯,嫔妾出身微寒,承蒙皇上不棄納入王府,又得天眷顧才能有幸為皇上生育。”

Advertisement

陳玉華聞言嗤笑一聲道:“孩子只是懷上了,生不生的下來還不一定呢,貴人這話可說的早了。”

何琇既驚且怒,還未及說什麽我已然開口:“敏妃放肆了,無論貴人是何出身,眼下她懷的是皇上的骨肉,便是正統的皇室血脈,豈容你随意诋毀詛咒?!”

陳玉華聞言,像是也意識到說錯話了,連忙起身說道:“臣妾失言了,皇後娘娘恕罪。”

我看她的樣子甚是倨傲,口中說着失言,身形卻仍是直立于椒房殿中,連膝蓋都未曾曲一下,不由薄怒。

“本宮念在你年紀尚小,難免會有失分寸,所以這次不加責怪。只是你今日入宮,便是宮中妃嫔,你的一言一行皆要符合皇家風範,記住了嗎?”我壓着怒氣說道。

陳玉華直直看着我,眼中亦是閃爍着怒意。她出身名門,想來從小也是被疼寵到大的。看她不懂分寸的樣子,只怕她在家中做什麽底下人都說好,哪裏被人這樣教訓過?

“臣妾記住了,多謝皇後娘娘教誨。”她起先并不願意低頭,恍若沒聽見我的問話。倒是她身邊的丫鬟機靈一點,看情況不對扯了扯陳玉華的袖子,她這才勉強說幾句臺面話。

我掃了一眼她身邊那個丫鬟,只見她十五六歲的年紀,面容清秀身材嬌小,整個人簡簡單單清清爽爽,不曾沾染了陳玉華一絲一毫的傲慢氣息。

我令陳玉華坐下,又向何琇指了指另一旁的溫妃孫儀藍,道:“這是廣陽殿溫妃孫氏。”

何琇緩步過去,俯身欠身道:“嫔妾參見溫妃娘娘。”

孫儀藍微笑颔首,起身親自扶起她,道:“何妹妹有孕辛苦,快些起來吧。”

何琇謙卑一笑,道:“多謝娘娘。”

我微微颔首,孫儀藍家教甚好,比之陳玉華懂事許多。這樣的人做朋友是極好的,若是來日為敵倒還不如年輕氣盛直白莽撞的陳玉華。

因着蕭琰,我留她們在宮中坐着,四個女人閑聊,倒甚是容易知曉對方的底細。

陳玉華是家中獨女,其父靖邊将軍陳炜也沒有別的子女,自幼深得寵愛。靖邊将軍常年駐守邊關,在邊關的威信甚大,甚至有人知靖邊将軍威名而不知朝廷。陳玉華又不似一般的大家閨秀,日日養在深閨。她自小同男子無異,出入将軍府,随父探查軍情,熟知軍務。如果她今日不曾入宮,或許将來她能成一代女将軍。

孫儀藍是孫氏家族第五個女兒,太後是她遠方姑姑,有着這一層,孫儀藍自己又教養甚好,想來立足後宮并非難事。

大約到了巳時初刻,蕭琰就下朝了。椒房殿中皆是俯首下拜,恭迎這一國之君的到來。

蕭琰健步走來,走至我面前伸手扶我起來,道:“起來吧。”

我含笑起身,問道:“皇上下朝了,可餓了麽?”

蕭琰搖搖頭,說道:“今早朝中談了些煩心事,朕現在可沒胃口。”

我情知後宮不得幹政,大約蕭琰也不意在這麽多人面前談及政事,因而我目示蕭琰笑道:“皇上沒有胃口用膳,可有沒有興趣看看這幾位新入宮的妹妹呢?陳妹妹和孫妹妹都是極好的,母後的眼光果然是不差的。”

蕭琰一笑,道:“母後眼光最好的就是選了你為朕的皇後,皇後何須總是誇贊別人?”

言罷,蕭琰坐于上首,落英在蕭琰一側加了一張椅子請我坐下,他這才命殿中衆人起身。

“貴人,你怎麽在此處?”蕭琰看清何琇站在下面,不由得微微一愣。

何琇微笑說道:“前些日子皇上與娘娘大婚臣妾恰好有幾分動了胎氣,耽誤了給皇後娘娘請安。幸而娘娘大度,不曾多加責怪臣妾還十分體恤。如今又有兩位娘娘入宮,向新娘娘請安是臣妾的本分。若是借孕之故推诿,豈非不敬?”

蕭琰連忙先讓何琇坐下,道:“你的身子向來很是柔弱,這些本不過都是些虛禮,你實在不必如此看重。看你的臉色不太好,你在未央宮待了多久了?”

我心下驟然覺得不好,果然聽何琇說道:“回皇上,臣妾同三位娘娘極為談得來,便忘了時辰,想來已經坐了一個時辰了。”

蕭琰蹙眉問道:“按照太醫叮囑,你辰時三刻必要喝安胎藥的,你可喝過了?”

何琇起身垂首,樣子極為自責,道:“皇上恕罪,臣妾一時忘記了。”

蕭琰看了看我,微微不悅不由加重了語氣,道:“皇後只顧着同她們說話,也忘了貴人有孕需要多加休息了麽?她身子本就弱,如何能在未央宮坐一個時辰,豈非勞累!”

我聞言心中委屈不已,這還是第一次,蕭琰因為別的女人責怪于我。何琇何時服用安胎藥,我又如何知道。而她有孕如此重視,又怎麽可能是忘記了?我好想為自己辯解,好想告訴蕭琰,她沒有服用安胎藥,分明是故意的。

可是我不能,蕭琰已然生氣,必然不會聽我解釋。我只得起身請罪,道:“皇上恕罪。”

蕭琰輕嘆一口氣,伸手過來。我搭着他的手,緩緩起身聽他說道:“罷了,皇後年紀太輕,也沒有過身孕,疏忽也是有的。”

我點點頭,看了看何琇,她仍是一副自責神色,雙手撫着隆起的小腹,又像是在安撫腹中的孩子。

忽而心思一轉,我說道:“臣妾年紀輕,疏忽了貴人服藥的具體時辰,但貼身服侍貴人的宮人們絕不該有此大意。既然貴人在臣妾這裏,她們便該提醒貴人服藥,如今竟然也忘了。臣妾身為六宮之主,不曾察覺貴人身邊有這樣不盡心的宮人,也是臣妾失職。皇上放心,改日臣妾一定好好給貴人安排幾個得力的宮人,也好讓貴人安心養胎。”

何琇聞言連忙說道:“皇後娘娘不必費心了,臣妾身邊的宮人雖然不如皇後娘娘的伶俐,但是臣妾用慣了,倒也不覺得什麽。如果驟然換人,臣妾還覺得不适應。”

我正色道:“貴人此話錯了,貴人有的是皇上的血脈,本宮怎能不費心?宮人們照顧貴人飲食起居乃是份內之事,如今竟然連請貴人按時服藥這樣的大事都給忘卻了,來日忘記做什麽還未可知,必要換了本宮才能放心。”

何琇不敢多加争辯,只得應了。蕭琰看了看我,又看了看何琇,起身說道:“朕看貴人臉色實在不太好,皇後,朕先陪貴人回宮了。來人,傳禦醫。”

我看着蕭琰陪何琇離去的身影,這才赫然明白何琇今日此來的真正目的是什麽。她不是為了陳玉華和孫儀藍,也不是因為我。她懷着五個月的身孕從偏遠的慶秀宮來到未央宮,不過是為了勾起蕭琰對她的憐惜之情。

後宮的女人,原來真的可以到利用孩子争寵的地步。何琇如今縱然得到了蕭琰的憐惜關懷,但是她并未按時服藥,對胎兒的發育必然會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她心中可會心疼她的孩子?

又或許是有的,只是相較于她未出世的孩子,她還是更在乎蕭琰的疼寵。她待蕭琰的情份,果然非同尋常。

也是我自己傻,她懷着身孕一直留在未央宮中,我只以為她想試探了解新入宮的妃嫔都是何等人物,卻并未意識到她遲遲不肯離去必然有別的算計。我此番終究是讓做了何琇的墊腳石。

又看了看殿中的陳玉華和孫儀藍,我心下又是一嘆。她們現下比我更可憐,蕭琰從進殿到離去,根本沒有正眼看過她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