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高招啊
宋玉延收攤後就順道去了石家買原料。
雖說她這次賺了八十八文錢,但是刨除成本後,她也就只賺了三十八文,兩三天才賺了三十八文,這似乎不如去打工來得好。
不過這也只是開始,凡事都不可操之過急,等她更加熟悉編織工序後,她有把握在一天時間內編出兩張席子來,要是晚上有燈火,她還能多編出半張。
想到燈火問題,宋玉延也知道這兒的照明條件不比後世,蠟燭的制作成本高,一般人家用不起。油燈倒是用得普遍,可油的來源也多數是植物油,也有魚油。
她倒是會做蠟燭,只是她得先弄來模具跟白蠟蟲産的蠟。在沒找到蠟之前,她也不打算分心去做這事。
這次她只留下十幾文錢,剩下的都用來跟石家買原料了,她除了要燈心草外,還多要了一捆蒲草,畢竟她除了編草席外,也想編一些枕套、蒲扇等。
枕套給自家人用就行了,因為倒春寒過去後,梅雨季節就要來了,而天兒也會一天天地熱起來,這樣的枕頭就不合适了。
可天氣熱了也說明賣扇子的旺季要來了。
眼下流行的扇子所用的原料無非是蒲草、蒲葵葉、紙、布跟竹木。
文人士子一般用竹木或名貴的材料為骨的折扇,貴婦人、大家閨秀多用團扇,但是受衆最廣,使用的人最多的,還是便宜又實惠的蒲扇跟葵扇。
宋玉延暫時不打算走高端路線,畢竟大戶人家買東西,肯定去值得信賴的老牌鋪子買的。她如今還未闖出名聲,做的扇子再精美也會因為身份而大打折扣。
……
宋玉延這邊認認真真地開展她的草編事業,她的鄰居們卻發現了她的異常,好事之人天天坐在門口幹活盯着她進進出出的動靜,還有的去買菜洗衣服的時候拉着唐枝盤問。
唐枝年紀雖小,可卻并非沒有心眼,這些人想做什麽,她都清楚。她也是年幼喪父,小時候就沒少受這些鄰居的碎嘴,名為關心,實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對方見她經常去找宋玉延的茬,這段日子居然相安無事,這能不讓人好奇嘛!
唐枝便道:“我與她不熟,再說她也沒招惹我,我哪知道那麽多事呢!”
Advertisement
那人一臉不相信:“他居然會這麽安分?”
“安分點不好嗎?”
唐枝平日裏都是眼睛明亮,看起來聰明又精神。此時眼神朦胧,面上也裝得迷糊,一副天真懵懂的模樣。
她這模樣,大家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跟她打聽下去了,再拉着別人窺探宋玉延的事情,這不是為難人嗎?
于是有人讪笑轉移了話題,詢問了一下唐家的菜能不能便宜點雲雲。
等人群散去,唐枝才收起那副懵懂的樣子,宋玉延以前偷東西沒偷到那些人家頭上,她們倒是有這閑心操心這麽多。
等她關了菜園子的門跟唐葉回去時,發現宋玉延正站在自家門口東張西望,她的神情一下子古怪了起來,莫要她剛說完宋玉延安分,這人轉過頭就又有花花腸子了吧?
看見她,宋玉延面上一喜,堂堂正正地站了出來,道:“唐小娘子,你們可算是回來了。”
“有事兒?”唐枝挑着菜,一臉警惕。
“有,我想找你買菜。”
唐枝悄悄地松了口氣,不過宋玉延找她買菜,她怎麽覺得這麽怪呢?
不過轉念一想,便明白過來了,宋玉延這一招使得可真好——這會兒買完菜洗完衣服的婦人都回來了,宋玉延光明正大地找她買菜,這不就是要讓大家知道,她以後不需要偷唐家的菜了嘛!
不需要刻意去說什麽,偶爾透露出的實際行動就足以慢慢地改變她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如何不能說這是高招呢!
宋玉延巴巴地看着她,等她回複,可不知她這小小年紀,心裏卻想了這麽多。
實際上宋玉延這麽做并不是故意的,她這些天起早貪黑地幹活,雖然知道唐家的菜園子在哪兒,可她也沒空跑那麽一趟。唐枝有時候會挑一些菜回家,方便那些離菜園子遠的鄰居少跑一趟,故而她只能在自家門口等唐枝回來了。
還別說,雖然只是宋玉延的無意之舉,可周圍的鄰居卻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仿佛第一次認識宋玉延。
唐枝賣給她一點菜,這些菜足夠宋家姐弟三人吃兩天的了。
末了,她狀似無意地提了句:“你的席子編的怎麽樣了?”
這句話也是在告訴衆人,宋玉延最近都有正當營生,讓她們少打聽那些有的沒的。
宋玉延心情很好,熊孩子宋玉版雖然還總是嗆她,但是上草的動作越來越利索,小蘿蔔頭宋玉磚也乖巧得很。
而且她最近編的花紋讓收購的人很滿意,所以又賣出去了幾張,價格都在二十五文一張。
五天出九張,扣除成本,雖然不比去打工的一天三十文工錢要高,但是也有二十來文。只要腳踏實地、平穩發展,日後還是能賺到那個數的。
況且她最近多餘的時間都在編蒲扇,目前已經積了好幾面蒲扇了,林永明說了,這些蒲扇他也收,不過價格跟別人的一樣——林永明就是跟她收購席子、蒲扇的人,職業類似牙儈。
唐枝見她嘴角微翹,便知她對自己的草編活計很滿意。她總算沒有跟以往一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宋玉延反問:“唐小娘子,那張席子睡得如何,可有不适?”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口碑,要看售後怎麽樣,如果售後問題多,那就該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做的産品有問題,要及時改正。
唐枝的臉上挂上一絲笑容:“兄長說還不錯,他睡得那張席子有好些年了,托你的福,換了一張新的,睡得也踏實。”
“那就好!”
宋玉延還得回去忙活,所以沒有跟唐枝聊太久。
……
過了幾日,天氣也開始變了。之前的春雨只是偶爾下一陣子,下得人舒爽,可是最近陰雨綿綿天氣還熱,下的雨讓人感覺身體粘稠,俨然就是梅雨時節要來了。
這江南地區,百姓最讨厭的估計就是梅雨時節了,因為時常一個多月不見陽光,所有的東西都容易發黴。食物倒好,當天吃完就不怕發黴,可是這衣衫,陰幹後總有股臭味。
林永明趁着梅雨時節到來前,找宋玉延收了她手上的席子跟蒲扇。要知道梅雨時節,除了衣物不能幹之外,席草缺少翻曬的條件,新編的席子也沒機會放在太陽底下曬幹處理。
舊的席子則容易發黴,所以有條件的人家往往會買一張新的席子回去先用着,而草席在短時間內缺少供應,這就使得草席的買賣也好了起來。
宋玉延聽了林永明的話,倒是多想了一些,因為他提醒了她,如果梅雨時節缺少陽光,她要怎麽曬新草席?難道只編蒲扇就好了?
林永明見她一臉沉思,便也盯着她看,直把她看得心裏發毛。
“我的臉上可是有何不妥的?”宋玉延問,有些擔心對方這是見她長得還算清秀,會認出她的女兒身來。
她自從穿來後,對衛生可講究了,為了清潔,也肯吃苦每天去挑水。只是她把自己搗饬幹淨後,別人看她确實順眼多了,卻也容易暴露她本來的面目,引來別人的揣測。
林永明倒是沒她這心思,而是笑道:“宋掌櫃說得沒錯,你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
宋玉延好會兒才回過味,發覺他提的宋掌櫃是指宋冰。
她微微詫異,問:“您跟二十一叔認識?”
林永明笑道:“慈溪就這麽小,大家都是在這兒做買賣的,自然認識。不過,在我認識你之前,我倒是不知道你是他的侄子。”
聽林永明說,宋冰在他買了宋玉延的席子後找過他,為的也是希望他能收一下宋玉延的草席,算是給宋玉延行個便利。
林永明給他一個面子,到了宋玉延家才發現兩人見過面,所以接下來的買賣,就談得很順利了。
“說實話,若非是宋掌櫃推薦,我可能會發揮奸商本質,在價格上壓你一壓。”林永明道。
宋玉延這才知道宋冰跟烈嬸在背後幫她的忙,她十分感激。這又讓林永明生出不少的好感,能吃苦耐勞,也能知恩圖報,是有好品格的少年郎。
想到這兒他又提點了一下宋玉延:“我這兒不僅收草席、蒲扇,也收熏籠、焙籠,只要是竹木加工的,都能酌情收下。你會竹編嗎?”
作者有話要說: 糖妹:原來如此,如此這般,實在是高明的手段!
山藥:……我真的只是想買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