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小丫頭

杜衍四處游歷是以增進見聞為目的的,想着日後入朝為官後好做到不被外物所蒙蔽耳目, 所以走過那麽多地方的他也算是見多識廣了。

對于竹雕, 他也是跟人交游後才接觸的,雖然接觸的時間尚短, 可他好歹也算是見識過不少文人親自雕刻竹木的, 根雕、浮雕、透雕以及留青雕, 他都有所了解。可宋玉延送給他的臂擱, 并不太符合以上所說的雕刻技法。

他覺得這臂擱倒是有點像留青雕, 可是他所接觸過的留青雕,一般是只留下刻有圖案的那層青皮,若想具體展現該圖案,也只是在圖案上采取陰刻的辦法, 劃出線條來。

而眼前的臂擱呢?

上面也是只留下了一支梅花範圍的青皮,可是真正令他眼前一亮的是,這支梅花雕刻得玲珑有致, 它沒有用陰刻的線條來展現枝節的堅硬、梅花的花瓣, 反而是利用青皮的厚度來表現梅花的層次關系……

若說青皮的厚度是三分, 那麽宋玉延在雕刻枝節時,有些地方留了三分, 一些地方留兩分, 還有些地方只留一分。而這三分關系中,也不是突然變化的,而是層層遞進,讓這支梅花一下子形象了起來、靈活了起來!

上面的竹刺也已經被磨掉, 他忍不住拿在手裏摩挲,仔細地感受臂擱上的紋路。

這若是一幅畫,倒還不至于讓他産生如此情緒,因為在他看來,這“畫”的功夫還是可以再精進一下的。

可是這臂擱的精致以及層次關系,足以遮蓋畫工的不足!

而且他聽聞宋玉延從未學習過書畫,可要想刻出這樣的作品,那必定得有不淺的繪畫功底才行。所以在他的心裏,宋玉延必然是在族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一直默默地努力學習繪畫。

“即使生活環境再惡劣,也從未失去學習和進取之心,這孩子性格堅韌,對生活也擁有一片赤忱之心,如同當年的我!”杜衍心中感慨萬千,都忍不住為他跟宋玉延的堅忍不拔而感動了。

可惜,他比較擅長的是書法,不然可以跟她交流一下。不過,既然宋玉延不曾學習過書法,那他為何不能指點一下她呢?若是能趁機跟她探讨一下竹雕也是極好的!

想到這裏,杜衍倒十分期待與宋玉延的下一次相見了。

_____

不知道杜衍腦補了這麽多的宋玉延拿着書辭別了他就回家了。她白天就幹活,每日抽出一個時辰來雕刻,看書的時間都是從吃完飯後去散步消食的功夫裏擠出來的。

不過宋玉延雖然會寫繁體字,但是對于沒有标點符號,又是豎版文言文的書,要完全讀懂讀透還是稍微有些難度的。

Advertisement

好在她從小被爺爺敦促學習書法和國畫,倒間接習讀了一些古籍。加上杜衍有個很好的習慣,便是在自己的書上會注釋一些自己的見解,這就方便了宋玉延在反複咀嚼消化這些內容的時候,更加容易理解一些。

唐浩根來找她的時候,對于如何治理害蟲,她恰好有些眉目了,只是她還未實驗過,也不好主動去找唐家要菜田當試驗田。

現在唐浩根也希望能有更加經濟實惠的辦法來代替生石灰,那她正好可以拿唐家的田試驗一下。

“除了深耕翻土外,還可取兔糞二十斤,加水三鬥,漚制十幾天,再噴灑,能滅地根蟲等長在地裏的害蟲。另外也可以用新鮮黃瓜蔓兩斤,搗爛後加幾合水噴灑,能防治菜青蟲和菜螟。”

唐浩根:“……”

他的本意是敦促宋玉延多讀書來着,為什麽宋玉延不按套路出牌?

“你認真的嗎?”唐浩根想了很久,憋出這麽一句話來,他想知道宋玉延是不是忽悠他的。

若是在以前,他肯定立馬就信了七分。

也難怪他不太信任宋玉延,主要是他現在是以挑選妹婿的眼光來看她的,對她的态度就微妙了起來:他是不希望宋玉延當他的妹婿的,可是他妹妹要真對這人動了心,他也無可奈何啊!

宋玉延拿出《氾勝之書》以及《齊民要術》,很認真地推薦給他:“我們要相信科學,但是這些先人累積下來的經驗之道,也還是有可取的地方的!”

書是不可能借給唐浩根的了,畢竟還得還給杜衍,但是唐浩根在衙門當差,還是有很多機會借閱衙門裏的藏書的。

不過,唐浩根是不可能真的去看這兩本書的,因為他平日裏已經夠忙的了,閑暇時都拿來讀《論語》、《春秋》跟《禮記》了。

于是他去衙門借了這兩本書回來扔給唐枝,“宋大郎說這兩本書裏有解決害蟲之法,他已經找到了,不過你若是信不過的話,可以自己琢磨琢磨。”

唐枝道:“大哥你怎的真去找她了?”

唐浩根摸了摸後腦勺:“先前我們也談過了,礦灰還是有些貴的,你也快及笄了,所以嫁妝的事情還是得早做準備,所以能省的錢還是省一下。”

唐枝愣了一下,道:“大哥,我的婚事還早着呢,無需這麽早提。”

“我自然不會讓你這麽早嫁出去,但是大哥也希望你将來能找一個好夫婿,帶過去的嫁妝多一些,你便能多幾分底氣,才能活得跟在家一般恣意。”

不管怎麽樣,都得比宋家的家底豐厚許多,這樣一來,他妹妹才能壓得住宋大郎……雖然從目前倆人相處的情況來看,一般都是宋大郎被他妹妹罵了個狗血淋頭,但是,身為大舅哥,他是怎麽都嫌不夠的!

在唐枝略感動的時候,唐浩根又叮咛道:“這兩本書我就不看了,你自己好好琢磨!”

雖然識字,但是文化程度實在是沒有兄長那麽高的唐枝看着兩本書也有些發愁,或許等她從裏面找到宋玉延所說的解決之道時,她家的菜估計都得被蟲子啃沒了。

若是請宋玉延幫忙吧,可兄長都已經麻煩了人家一次,她不應該再去麻煩人家。最後她左思右想,秉着鄰裏和諧友好相處的原則,還是厚着臉皮去找宋玉延了。

宋玉延沒察覺出她心裏的別扭,不僅為她講解了防治害蟲這部分的知識,還将其餘的耕種之道也一并說了。

經過短短幾天系統的學習,唐枝發覺原來種地也能有這麽多門道在裏面。

她回去後就按照宋玉延提供的辦法,搜集兔糞、黃瓜蔓等搗鼓起來。

原本說好了不管這事的唐浩根又暗搓搓地關注了起來,因為他想着,這法子要真的管用,他可以向縣令推薦一下。

朝廷上下都重農輕商,縣令的職責之一就是督促百姓耕種,而明州這地方能耕種的土地太少了,要是遇上天災、蟲害等,收成往往不怎麽好。所以如果能找到什麽方法治理蟲害,由縣令去推行的話,對百姓而言那也是好事一件。

看在宋玉延這麽仗義地幫了唐家的忙的份上,在她要去伐竹的時候,唐枝想到宋玉延可能需要雇人幫她把竹子給運回來,為了替對方節省開支,便主動把唐家的牛車借了出去。

只是——

宋玉延一臉真誠:“我不會駕牛車。”

她在現代連機動車駕照都沒拿,更別提操作難度更高的牛車了。

唐枝:“……”

唐浩根要當值,沒空駕牛車送宋玉延一程。而最近找宋玉延買竹編制品的人還是挺多的,所以她對竹子的需求也在增加,自然不可能等到唐浩根有空了才去買竹子。

基于這種現狀,唐枝只好讓妹妹到宋家去玩,順道照看一下宋家的兩個小蘿蔔頭。而她自己則駕着牛車跟宋玉延一塊兒去了鼈子山。

_____

唐枝雖然自幼在慈溪縣長大,但是她到鼈子山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的,所以到了鼈子山後,她倒是不知道該怎麽走了。

宋玉延牽過牛車,到了山腳下的酒肆,跟那兒的老板閑聊了幾句。談笑間,酒肆老板就十分大氣地攬下了幫她看管牛車的事情。

“你在這裏喝過不少回酒吧?”唐枝問。

宋玉延笑道:“只喝過一回。”

唐枝不信,只在這裏喝過一回酒,對方怎麽可能這麽大度地幫忙看管牛車?

只不過宋玉延沒有解釋,她也不想多事,便沒去追問。

看見一路上都有不少人跟宋玉延打招呼,她不由得側目:“沒想到你在這兒的人緣還挺不錯的。”

“他們都是一群十分熱情的好人。”宋玉延道。

又是這般樂觀開朗的模樣!唐枝被她的笑容閃了一下。

想到自己也曾經被宋玉延誇作好人,她道:“在你的眼裏,也沒什麽壞人了吧!”

“怎麽會,只不過若是我遇到會讓我産生不适的人,我一般會敬而遠之。也就不會有機會讓你知道其實我的眼裏,也有所謂‘壞人’的。”

唐枝問:“怎樣的人會讓你産生不适?”

宋玉延思索了一下,道:“大抵是很混賬的人。”

唐枝又沉默了,她這話說了跟沒說一樣,這個标準也叫沒标準!

閑聊間,倆人便聞到了一股若有似無的尿騷味。唐枝皺眉想避開,宋玉延頓了一下,卻還是硬着頭皮走了過去。

唐枝想叫住她,但是也不好開口,只能捏着鼻子跟了上去。随着倆人越走越深,那味道也越來越濃烈。很快,在她們的面前,便出現了一處用竹木搭建起來的簡陋茅房。

宋玉延看着邊上那幾棵發白的樹,頓時有些哭笑不得——她大概猜到這個茅房是怎麽一回事了。

“宋大郎,你今日怎麽帶着一個小娘子一塊兒來了?”有跟宋玉延喝過酒的伐木工剛從茅房裏出來,看見她們便笑嘻嘻地問道。

唐枝看見他還在綁褲腰帶,趕緊轉過身去。而宋玉延也是下意識地擋在了唐枝的前面,微微一笑,道:“這是我妹妹,今日過來幫我的忙的。”

“原來是宋小娘子。”男人讪笑,他還以為宋大郎也開竅了來着。

待男人一走,唐枝才剜了宋玉延一眼:“你說誰是你妹妹呢?!”

宋玉延道:“可是小丫頭你比我小不是嗎?”

唐枝氣的跳腳:“你喊誰小丫頭呢,我才不是小丫頭!”

才十四歲,不是小丫頭是什麽?宋玉延心裏想着,不過想到這小丫頭好面子,便道,“嗯,是我喊錯了,你別生氣。”

唐枝聽了這話才想生氣,她看起來是這麽小氣的人嗎?在宋玉延的眼裏,她就是這麽容易生氣的?

“哼,我大度着呢,懶得跟你置氣!”唐枝道。

宋玉延無聲地笑了一下,唐枝見周圍經常有人進出茅房,就想把宋玉延扯走,“你想上茅廁嗎?否則來這裏做什麽?”

這時,白粲氣喘籲籲地來到這裏,他看了一眼白蠟樹,随後才重重地吐了一口氣。當他看見立在不遠處的宋玉延後,便欣喜地呼道:“宋大郎,你來了!”

宋玉延來了就好,不來的話他反而要擔心呢!

自從宋玉延告訴他白蠟樹的作用後,他的心情就一直很興奮和緊張,他對這幾顆樹寄予了厚望,又擔心別人會砍掉它。

輾轉反側幾夜,他才想出了一個法子——既然不能告訴別人這幾棵樹的價值,那他為什麽不能讓別人主動遠離這幾顆樹呢?

所以他想到了在樹下小便,用尿騷味來使大家避開它們。一開始他這個法子還挺管用的,大家一靠近這幾棵樹,就被臭味熏得下不去手。

可是慢慢地,也有人喜歡跑到樹下大小便了,他發現後,覺得這樣下去也不行,所以幹脆在不遠處搭個茅房,大家平日就在茅房裏解決生理問題,而等他們習慣茅房邊上有幾棵樹後,就不會再去關注那幾棵樹了。

果然,他的這個辦法不錯,大家都習慣将茅房搭建在有地方遮擋的地方,這些樹的位置正好。雖然有人關注過上面的蟲子,不過都不認識那些蟲子,也就沒當一回事。

盡管如此,他還是會每天都借着上茅房的機會跑來盯着這幾棵樹。

随着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白蠟蟲開始孵化,他就擔心宋玉延不來了。畢竟懂得制作蠟燭的只有宋玉延,她要是不來了,他的賺錢大計就得擱置了。

所以宋玉延一來,他就比拿到工錢還要高興。

“嗯,只要這兒還未封山,我自然會過來。為了生計,也得過來。”宋玉延笑道。

白粲也笑了,他正想跟宋玉延說這白蠟樹的事情呢,便看見了立在邊上的小丫頭。

“這是……”

避免宋玉延又開口胡扯,唐枝道:“我是她的鄰居,過來幫她的忙的!”

白粲恍然大悟:“你是唐典事的妹妹,唐小娘子吧?!”

唐枝暗暗吃驚,她一扭頭,便看見宋玉延憋着笑。她這時才知道,原來宋玉延壓根沒打算跟白粲說她是她妹妹!

“你知道我?”唐枝瞪了宋玉延一眼,問白粲。

“當然知道,宋大郎提過兩次唐典事。”

唐枝嘀咕:“她提兄長做什麽?”

“我們閑聊時提及的。宋大郎說唐典事,甚至唐家的人都十分善良,于他有恩。還有唐典事的妹妹,年紀小小就打理着偌大的菜園子……”

唐枝被誇得臉頰微紅,沒想到宋玉延在別人面前也會誇她兄長跟她。

忽然,她想到了宋玉延剛才的行為,斜睨這人,“那你剛才為何跟人說我是你妹妹?”

白粲替宋玉延解釋了:“宋大郎也得為你的名聲考慮,再說了,我跟宋大郎關系可不一般,他自然不會瞞着我。”

白粲有些得意,倆人可是共同藏着白蠟樹這個賺錢的秘密的,這關系能一般嘛!

唐枝皺眉,宋玉延跟孟水團的關系那麽鐵都還沒有白粲這句話令她感到不适。

同類推薦